风险依旧高悬,但中概股仍备受关注。
美股最新13F持仓数据显示,多家顶级机构仍在大举押注中概股,这其中既有顶级投资机构高瓴、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也有知名私募景林,甚至还有此前一度喊出中概股“不可投资”的华尔街大行摩根大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监管阴霾仍未消散,但中概股显然已经走出了3月的“至暗时刻”。
对于近期市场有所回暖的原因,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目前的低估值下多家机构加仓中概股,其中逢低配置的意义绝对要大过短期追涨杀跌的博弈。从港股的回购企业数量和金额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目前以港股为代表的海外中国股票具有一定的性价比。MSCI中国与MSCI全球指数的相对估值在触底之后有一定的抬升,但仍处于6成左右的低水平,低于2018年,MSCI中国指数的相对表现仍处在历史低位。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对于中概股来说两个关键因素出现了好转迹象,第一是国内的监管政策,现在可能已经进入到常态化了。第二个是美方的监管政策,这涉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协调,现在双方已经做了尝试性的沟通和一些优化措施。中概股此前跌得比较多,相对于整个美国科技股而言,中概股可能存在更大的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
多家机构押注中概股
美东时间5月16日,高瓴旗下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的基金管理人主体HHLR Advisors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数据,中概股成为关注焦点。
具体来看,HHLR一季度新进滴滴、满帮、富途、大全新能源,增持唯品会、京东、贝壳、ACM(盛美半导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滴滴、满帮和贝壳均为高瓴在一级市场投资企业,此次进入持股名单应该是一级市场投资上市后的普通股转成二级市场可流通的ADS.与此同时,HHLR在一季度清仓了拼多多、蔚来和小鹏,减持了理想。
在经过本轮调仓之后,HHLR最新十大重仓股为百济神州、京东、赛富时、传奇生物、On 昂跑、唯品会、爱奇艺、SEA、亿滋国际、DoorDash,其中5只为中概股,唯品会和亿滋国际是新面孔。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也在押注中概股。桥水基金向SEC提交的最新持仓报告显示,一季度桥水基金增持阿里巴巴321万股至748万股,创下单季度增持最高纪录,增持幅度高达75%。目前阿里巴巴已升至桥水第六大重仓股,持仓市值达8.14亿美元,占总持仓比重的3.82%。
此外,桥水还加仓了拼多多、百度等公司。一季度桥水增持拼多多227.75万股,增持幅度超85%,持仓市值为1.98亿美元;增持百度37.66万股,增持幅度达50%,持仓市值为1.49亿美元。
除了高瓴和桥水,景林也在大幅增持中概股。景林一季度前五大加仓标的分别为京东、KraneShares中国海外互联网ETF、贝壳、网易、满帮,在一季度调仓过后,网易、贝壳、京东晋升为景林最新的前三大重仓股,持仓比重分别为13.86%、10.85%、10.81%。
景林一季度还增持了富途控股、台积电、英伟达、BOSS直聘等个股,新进了天境生物、晶科能源、腾讯音乐等标的。此外,一季度景林减持了拼多多、中通快递、哔哩哔哩等中概股,并清仓了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唯品会等个股。
颇为有趣的是,在3月SEC“预摘牌名单”引发中概股急跌时,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发布了看空中概股的研报,称中概股“不可投资”。但随着市场恐慌情绪逐渐平复,5月16日摩根大通上调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美团等公司评级及目标价,预计中国互联网行业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将降低,而此次报告的执笔分析师已不再是3月份的Alex Yao。
需要注意的是,摩根大通旗下基金也在加仓中国互联网概念股。晨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来自摩根大通的旗舰中国基金“JPMorgan Funds-China Fund A(acc)-USD”加仓了腾讯、美团和京东。其中京东获得了该基金12.54倍的加仓,加仓后京东位列第四大重仓股,持仓市值为2.12亿美元,而腾讯与美团则分别获得了3.38%和2.12%的小幅加仓。
在多家机构押注中概股的同时,也有大行偏向看空。例如,高盛在第一季度大幅减持了阿里巴巴1697万股(42%),减持后持仓市值为24.71亿美元。此外,高盛还小幅减持京东13.92万股(2.97%),减持网易58.92万股(15.26%),减持腾讯音乐297万股(36.7%)。加仓方面,高盛增持了百度114.92万股(84.3%),增持后持仓市值为3.32亿美元。
何时能迎真正“拐点”?
在监管因素、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下,过去一年多只中概股走势持续颓靡,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去年重挫42.7%,今年股价仍未走出颓势,再度跌逾30%。中概股何时能够迎来拐点?
尽管近期中概股投资氛围略有回暖,但只要退市风险不解除,股价也很难迎来真正的“拐点”。
自3月初以来,SEC已经将超过100只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从过去几批名单的经验来看,SEC基本是在根据上市公司提交年报的顺序更新名单。不过相较于3月初首批名单引发中概股下跌,近期SEC的几批名单并未给市场造成太大影响。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底在回应中概股下跌问题时表示,中美审计监管问题是核心,需要做一些安排,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安排不是简单的事,但双方团队每周都开会商谈,相信这个不确定性很快就会消除。
对于中概股的前景,邵宇分析称,未来有两个因素一定要考虑,首先是中国和美国监管机构磋商的相关进展。另外还要关注美联储大力加息对美股估值的影响,一些大型中概股也属于科技股的一部分,所以可能也会受到连带影响。
除了退市风险,中国经济表现和监管政策对于中概股而言也至关重要。
王昕杰对记者表示,4月中下旬以来,多场高层会议传递出各种利好政策来支持经济,继续夯实3月16日金融委会议以来形成的“政策底”,海外中国股票目前估值极低,也会受到经济政策的支撑,未来疫情缓解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提升风险偏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利好信号也让中概股压力有所缓解。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强调要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总体来看,中概股目前已被低估,有望迎来“修复”契机。王昕杰分析称,好的一点是,股价已经大部分体现了相关不利因素的影响,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目前的市净率已经回归到1.7,处于赴美上市热潮之后的最低水平。目前影响中概股的主要不是基本面,而是来自一些市场噪音。
中概股最难时刻或许已经过去,但股价真正的“拐点”仍需要投资者耐心等待。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