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三地上市” 新交所向更多中概股“抛绣球”

财经
2022
05/24
20:32
亚设网
分享


蔚来“三地上市” 新交所向更多中概股“抛绣球”


蔚来“三地上市” 新交所向更多中概股“抛绣球”

2022年5月20日,蔚来汽车(NIO)在新加坡交易所“二次上市”,成为首家在美国、中国香港(也是“二次上市”)、新加坡三地上市的中概股企业。今日开盘价为16.90美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开始,考虑到中概股存在从美国退市的风险,众多企业未雨绸缪,纷纷赴港寻求“二次上市”,这种上市方式更为方便快捷。过去几年,新交所也努力吸引更多中国企业上市,但出于地理位置和流动性的顾虑,当时企业积极性有限。但蔚来汽车的上市无疑开了先河。

新交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谢采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概股企业进行“二次上市”可分散风险,相关咨询也越来越多。她称,“三地上市”的好处在于,若出现从美国的交易所退市的情况,企业可以选择将中国香港或新加坡作为主要上市地,并维持另一地的“二次上市”状态。

蔚来美、港、新“三地上市”

据记者了解,20日蔚来在新交所举行敲钟仪式。蔚来早前已在纽交所第一上市,是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和领军企业。公司从事设计、开发、合作制造及销售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并集中发展自动驾驶、数字技术、电动力总成及电池方面的创新。

“今天是蔚来一个新的里程碑。蔚来通过新加坡上市进一步完善了全球资本市场布局。”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他称,借助新加坡作为国际创新与科技中心的优势,蔚来计划在新加坡建立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并与当地科研机构展开合作,继续扩大和提升公司的全球研发能力。

蔚来近年来加速技术突破及创新,例如其换电技术、电池租用服务(BaaS),以及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及自动驾驶订阅服务(ADaaS)。

该公司的上市无疑是对新交所地位的一种提振,近年来各大交易所的竞争越发激烈,中概股企业成为主要争夺目标。

新交所执行副总裁兼全球业务发起和拓展部主管保得胜(Pol de Win)于20日表示:“随着蔚来利用新加坡扩大与全球投资者的联系,并作为在本地区拓展业务的跳板,我们已充分做好与蔚来合作的准备,助力其实现增长及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与IPO上市不同,此次蔚来属于介绍上市,不发行新股,也不涉及融资,只是公司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与此前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小鹏汽车类似,但意义仍然得深读。

此前,美国证监会(SEC)已将蔚来、小鹏等在内的88家中概股加入“预摘牌名单”。蔚来在新加坡上市,一方面和回港上市类同,可以增多交易地点,进一步缓释地缘政治风险,给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全球资本市场布局,拓宽未来海外融资渠道与平台。新加坡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近年来中国企业越发关注拓展东南亚市场。

中概股企业加速启动“B计划”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已经采取了“B计划”,即赴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据记者了解,早前并非首选的新交所目前也被越来越多企业纳入考量。

当地时问5月4日,SEC将88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其中就包括京东、拼多多、哔哩哔哩、蔚来等,原因是无法检查这些公司的审计底稿。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名单近期增加较快,主要与近期上市公司披露财报时间点较为集中有关。

理论上讲,在双方监管部门就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前,大部分中概股公司都会进入该名单。中概股公司进入该名单并在15个工作日之后确定,是美国证监会执行 《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一个正常步骤, 进入确定名单也并不意味着公司必然退市,中概股公司是否退市要看双方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目前,退市开始的最早时间点是2024年,但不排除存在加速到2023年的风险。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近期再次表达了中央政府对希望赴美上市公司的支持,对中概股而言是正面的信号。本月初,外媒报道,中美监管机构就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审计合规讨论即将达成共识。按照我们的基准情景,两国在年末前有望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方面对记者表示,惩罚性科技监管周期或即将结束。

尽管积极的信号不断释出,但企业仍希望做二手准备。如果同时选择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二次上市”地点,则好比“双保险”,即万一从美国退市,可以从香港和新加坡中选一个地点进行主要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港两地上市的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从“二次上市”转为“双重主要上市”已在5月初获港交所确认,为中概股首例。相比之下,虽然“二次上市”上市手续更为便利,但公司无法被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在港交所进行“双重主要上市”的企业则有望获得更多来自内地的南向资金投资。

蔚来“三地上市” 新交所向更多中概股“抛绣球”

交易所竞争日趋激烈

近两年来,全球交易所的竞争都日趋激烈。由于香港拥有地理位置优势,无疑是中概股的首选“B计划”。

2021年11月19日,港交所还宣布落实放宽第二上市要求,容许没有同股不同权(WVR)架构、业务集中在大中华区的公司到港第二上市,原本须为“创新产业公司”的要求刪除;同时最低市值门槛,公司只需要上市5年兼市值达30亿元,或上市两年兼市值达100亿元,较现行要求为低。新规在2022年年1月1日生效。新交所也不甘落后。除了允许“二次上市”,2018年6月,新交所就已经推出了双重股权架构股份上市规则,与痛失阿里巴巴后寻求改革的港交所类似。

2012年英国曼彻斯特联队有意寻求在新交所上市,希望采用双重股权架构,但当时受制于公司法的相关规则,最终曼联放弃新交所转赴纽交所。

新交所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负责人陈庆此前对记者表示,除了允许双重股权架构,新交所还祭出新加坡资本市场津贴(GEMS) ,凯利板上市审核时间最快提至4周,并与纳斯达克联手建立企业上市通道。

事实上,港交所的流动性可能仍远不及美国市场,新加坡市场的流动性此前也是企业的顾虑之一。陈庆此次表示,“IPO只是第一步,在流动性的支持上面,新交所通过做市商政策和active trader模式,希望能够提升市场流动性 。”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