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沪指下跌0.52%,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中信策略:稳经济总动员 中期修复的主行情正在临近
步入6 月,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稳经济的一揽子政策预计将集中起效,海外扰动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并开始逐步缓和,中期修复的主行情正在临近,预计仍以轮动慢涨为特征并将持续数月,坚定布局四大主线。首先,从内部环境来看,二季度以来,稳增长政策全面铺开,但疫情反复导致政策合力难以得到释放,预计6 月全国范围内疫情会有根本性改观,政策蓄力后迎来集中起效窗口,经济已经出现修复迹象,6 月将开始进入加速修复阶段。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海外通胀重压下,中美贸易环境或有阶段性改善,美联储加息预期顶点已过,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不断升温可能会进一步缓解加息预期,俄乌冲突日渐明朗,对全球商品市场预期冲击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最后,A 股市场流动性近期明显改善,当前绝对收益投资者仓位仍在相对低位,随着内外部环境加速改善,中期修复的主行情正在临近,坚定布局现代化基建、地产、复工复产和消费修复四大主线。
国君策略:吃饭行情进入尾声 不恋战、开始切换
从4月27日A股市场反弹以来,已经一个月余,前期超跌的板块得到了明显的修复,汽车板块上涨25%,新能源板块上涨21%,军工板块上涨19%。很多投资人认为本轮市场反弹是由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预期改善。但如果以上逻辑正确,那么与经济周期相关、受到疫情冲击的受损板块应该明显修复,但是下游消费板块反而在反弹中表现最弱。我们也看到,5月以来分析师普遍下调了广谱性行业的盈利预测,票据利率疲弱也持续反应融资需求的低迷。以上均表明,本轮吃饭行情与基本面并无直接的联系,更多的来自于前期可预期风险认识的修正(比如疫情管控、美债利率、政策空间etc.)。但是股票市场在反弹之后,对风险认识的修正尤其是政策稳不稳增长的预期已经从分歧走向了一致,而政策效果的分歧还非常高,可以看到本轮反弹行情两融交易者参与意愿极低,前期反弹强势股开始走弱,表明吃饭行情已经进入到了中后阶段,6月中上旬后需求判断会重新主导行情,莫要恋战。
中金策略:A股“稳增长”继续发力
后市来看,在反弹已经延续一段时间后,我们认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前期的政策暖风和疫情拐点,转为更加重视基本面企稳能否得到确认,这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左右市场走势的关键。当前上海、北京等国内局部疫情持续好转,随着后续复工复产陆续推进,有望边际减轻对增长的担忧。我们重申当前市场在政策、估值和资金情绪等方面都具备偏底部的一些特征,市场已经具备中线价值;市场环境依然有一定挑战,后续更多上升空间需要更多积极的基本面催化剂,尤其是盈利预期的环比改善可能较为重要,未来重点关注国内基本面的修复力度,重点包括房地产、消费需求等。结构上,我们认为低估值“稳增长”领域仍具备一定配置价值;成长风格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下,切换契机尚待观察。
国盛策略:从左侧到右侧的信号
对于现阶段的市场,总量意义上的宽松已不是重点,核心在于企业中长贷表征的内生性信用扩张能否实现。从基本面的角度看,信用疏导的打通是推升风险偏好的关键。2020年疫情以来,企业中长贷表征的内生性信用走向,事实上决定了大盘的走向。时间节点上,中长贷趋势拐点最早于7月确认。4月信贷触冰后, 5、6月总量意义上的信贷大概率迎来企稳,而从企稳到确认趋势,需要看到:中长贷趋势回暖(连续2月以上)、同比增速至少达到疫情前水平(增速超过3月),因此趋势拐点最早有望在7月确认。合理情形下,中长贷或在三季度后段确立上行趋势。根据历史经验,企业短贷领先于中长期贷款16-18个月,以此推算,企业中长贷或将于三季度后程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企稳回升。同时,考虑到地产链宽松政策的传导时滞以及房企资金压力缓释的时点,三季度后段至四季度初有望企稳回暖。
西部策略:疫后修复反弹进入下半场
疫后复苏反弹进入下半场,以慢制快稳中求胜。5月以来市场在政策支持下情绪得到较大提振,估值相对较高板块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对于6月而言,市场的关注点将由快变量的政策预期,逐步回归慢变量的经济金融数据验证,这也意味着市场的交易的节奏将逐步趋缓,交易风格也将更加均衡。核酸常态化带来疫后修复的节奏和结构变化,15分钟核酸圈带来短距离消费场景投资机会。借鉴深圳疫情修复的经验,消费结构性变化导致消费板块修复节奏不同。从出行链与消费链两个链条维度来看,常态化核酸检测背景下,居民更倾向自驾以及自行车的方式,私人出行相比公共交通修复更快;消费结构性变化也使得户外短途旅游、外卖、冰柜需求、智能投影等居家娱乐迎来修复。看好出行链的汽车整车、新能源车、自行车及配件;消费链的户外用品、纺织服饰、连锁餐饮、白电、智能投影。
华西策略:U型行情步入2.0阶段 波动加大、由普涨到分化
我们前期预判U型行情中上证综指的波动区间或在【3000-3200】。本轮从2900点-3150点定义为技术性超跌反弹,后续行情驱动因素在于企业盈利。截至5月27日,上证综指点位在3130点,我们认为本轮U型行情步入2.0阶段,即:A股行情由“技术性超跌反弹”到“企业盈利”驱动,由“普涨行情”到“结构分化”行情。在当前时点,我们不建议继续追高,而是待U型行情2.0阶段的相对底部区间再布局。在保持适度仓位的同时,精选优质个股成为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唯一途径。中长期角度来看,A股处于夯实底部区间,中枢逐步上移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行业配置上,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低估值高景气板块:采掘、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电力等;2)“稳增长”相关的“基建类”板块,如:建筑建材等;3)新能源高景气板块:电网、光伏、风能等。
广发策略:“信用底”右侧 “复苏交易”有何线索?
A股“美联储坚决紧,国内信用底已过”。中国经济政策最悲观时刻已度过,“稳增长+稳就业”迫在眉睫,本周国常会、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后地方政策密集落地,涉及促消费、稳就业、工业稳增长等各方面;海外阶段性呈现“衰退交易”特征,但并未改变“滞胀+收紧”本质,海外流动性只是喘息窗口而非下行拐点,我们判断美债利率中期仍将是上行趋势,“海外政策底”还需等待美联储进一步鸽派信号。“中国复苏”是下一阶段关键词,按供需修复层级寻找疫后重建线索。1. 打通供应链梗阻:电商/物流/公路/港口;2.制造业修复及贸易修复同步发生,沿上海优势产业,复工复产供给恢复为辅,需求验证为主,半导体(设备/IGBT)、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车)、医药(CXO/医疗器械);3.消费修复仍要等待,借鉴20疫后关注结构性“补偿性消费”(黄金珠宝/化妆品/体育用品)及“政策刺激消费”(汽车/家电/家具)。
兴证策略:新半军6月进入验证期和布局期
6月,推动“新半军”这一轮修复的三个因素将迎来验证期:1)美联储加息缩表进一步落地后美债利率的走势。在我们的“新半军”择时框架中,美债利率与“新半军”的表现呈显著的负相关。5月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叠加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升温,美债利率从3.2%的高点大幅回落至2.75%左右,成为“新半军”修复的重要支撑。但在进入6月后,先是6月1日美联储启动缩表,之后6月15日又将大概率加息50bp.若后续美债利率再度大幅上行,或对“新半军”形成冲击。2)复工复产的进度。5月随着国内疫情逐步改善,以及决策层持续推动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场对于疫情结束后企业盈利困境反转,尤其是复工复产较早的汽车制造、集成电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普遍给出较高预期,进而驱动相关行业板块显著反弹。但6月,随着国内疫情进一步逼近尾声,上海等地加速解封,前期最美好的“炒预期”阶段过去,复工复产的真实进度将接受数据的验证。3)景气的持续性。一季报业绩超预期,对疫情免疫力较强、且后续能够维持高景气,同样是“新半军”、特别是其中光伏、风电、军工新材料等方向,得以引领本轮市场反弹的重要原因。而6月作为上半年订单集中交付、工程验收的时点,相关板块景气的持续性也同样将接受验证。
民生策略:再谈通胀主线 寻找长夜守护者
下游需求变化琢磨不定,不逆大势而行可能比判断短期需求的波动更重要。我们重申《长夜的守护者》中的各大类板块指引线索:周期中能源(油气、动力煤)与农产品(化肥、高标准农田)其受到信用周期波动影响较小,通胀能力较为确定,而大宗商品空间错配下资源类的运输的系统重要性正在上升(油运、干散运),金属类(铜、铝、锌)则对需求变化有更大的弹性,黄金将在通货膨胀型衰退中表现优异。成长投资不应该逆通胀而行,其中通过创新改变行业原有环境依赖的公司会获得更好机遇,制造业的成长股需要寻找供需两端独立于滞胀,部分军工中的细分存在这一能力。高端消费品并不抗滞胀,选择精神消费可能是远离通胀的方法,传媒中细分行业可以挖掘。对于大金融板块看,当下看行业格局出清的龙头地产仍然从中期视角看占优,而区域性的银行仍然能够捕捉结构性的增长机遇。具体推荐思路为:油气、铝、铜、动力煤、油运、黄金、房地产、化肥、银行和军工。
信达策略:反转和反弹的分歧点
近期投资者对反转和反弹的分歧较大,背后主要是由于不同投资者观察的时间维度不同。观察短期边际变化的(比如疫情、政策),认为Q2差,Q3会反转。观察中期经济趋势的(比如房地产、美国经济),因为这一次盈利负面冲击还未完成,至少要看到信贷改善才能确认熊市结束。我们认为,2022年下半年,大概率会见到宏观领先指标的改善和1个季度的盈利环比改善,但盈利和经济同步指标下降的趋势还很难快速回升,要想完全扭转,估计至少要到2023年上半年。不过对股市来说,由于估值合理,资金会逐渐宽松,市场依然有可能在1个季度内反转,只是反转的条件主要不是长期盈利预期的恢复,而是“短期盈利环比改善 + 宏观领先指标改善 + 资金宽松”,盈利逻辑不是最重要的,预期和资金是更重要的驱动力。短期来看,市场依然没有度过反转到反弹的临界点,未来半个月到1个月,市场可能会是震荡的格局,等待二季度末或三季度初的反转信号。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