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终于有所缓解,各地车企开始复工复产之时,有消息传出,全球最大的汽车技术供应商博世正与车厂协商,拟因不可抗之因素终止合约,并重新进行价格谈判。
5月31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微博发文称:“博世涨价不是传闻,还有其他Tier1(也在涨价)。这次涨价的都是必不可少的芯片。” 沈晖还称,近期汽车芯片又出现了一轮涨价现象,且按照涨价后的价格计算,智能电动汽车的芯片成本已经超过了电池包。
年内芯片短缺和涨价或成常态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内需要使用的芯片规格也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因为芯片短缺,造成了价格多次上涨,最终出现了芯片成本超过动力电池成本的现象。正如沈晖所言:“这也意味着电动车的行业赛道从电池转到了芯片。”
自2020 年下半年以来,汽车芯片短缺问题成了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截至目前,芯片短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芯片的价格也一直在上涨。分析人士表示,过去一年来,全球芯片价格已经提高10%—20%,今年年内芯片价格可能继续增长,涨幅或在5%—7%之间。
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简称“AFS”)表示,截至5月8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为169.38万辆,AFS全球汽车预测副总裁Sam Fiorani表示,受目前大环境影响,全球汽车制造商将在未来进一步减产。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指出,缺芯对我国汽车产销产生巨大影响,2021年由此减产的数量近200万辆。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在5000颗以上其中,缺少的很多是汽车专有芯片,且大部分是价格便宜的芯片,不是被广泛关注或很贵的芯片。而就是这样很便宜的芯片,成本仅几元的产品,经人为爆炒后,价格却翻了几百倍。
有企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零部件供应不足以及芯片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企业内部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减少芯片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在寻找更多的芯片供应商。“价格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能有芯片供应。”该人士表示。
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也在4月份曾公开表示:“目前芯片供应还没有回到芯片危机之前的状态,这个月(4月)芯片依然供不应求。”他希望今年下半年芯片供应能有好转,明年可以有根本性的好转。
行业分析认为,随着生产进入淡季再加上市场半导体供应量增加,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的大多数半导体短缺问题将得到缓解,但汽车供应链中的一些类型半导体器件仍短缺,这一问题或将持续到2022年末。
但专业机构预测,从2022到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增长率约38%,因此,在大需求面前。2022年的汽车芯片短缺趋势仍将持续,供不应求和涨价的现象将成为常态。
车企加速芯片研发
近两年由于疫情反复加上全球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给汽车产业供应链带来了不稳定影响。
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使得车企不得不选择调整产品价格,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不一,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而在此情况下,汽车企业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原材料和零部件价格上涨,反应到终端必然导致车价上涨;另一方面,疫情的反复和整个经济下行导致消费者买车的需求减弱,此时汽车价格再上涨,对销量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为芯片短缺直接影响企业创新、产品投放和生产节奏,让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的安全可控稳定,可能是在当前以及未来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多家车企开始从源头自救,或选择汽车芯片自研,或选择与芯片供应商联手研发新的芯片。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参与芯片研发不仅可以增强对整车成本的控制,而且能够保证更高的适配度,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定制化产品。”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自主车企中,比亚迪率先开始了芯片研发,其自研的1.0代IGBT芯片于2010年问世;2021年,2.0代芯片正式载入比亚迪E6;2021年,完成微电子与光电子的融合;2021年后,自主研发的IGBT2.5芯片诞生,比亚迪开始使用自己的芯片。
另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芯片的企业就是特斯拉,得益于自研芯片,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力得以大幅提升。有观点认为,特斯拉能在智能汽车时代“领跑”,与自主研发芯片有很大关系。
从比亚迪和特斯拉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芯片可控性在特殊时期和智能化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众多车企也在不断加速自研芯片的步伐。
在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中,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硬件研发已经涉足芯片领域,主要研发自动驾驶专用芯片。2020年10月,蔚来汽车就被曝出计划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并成立了独立的团队。
去年5月,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众汽车计划自主设计开发高性能芯片和所需软件。
此外,部分车企选择与科技公司合作,加速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吉利选择了亿咖通,长城汽车选择战略投资芯片公司地平线,进军芯片行业。
“站在当下来看,无论车企选择芯片自研,还是合资合作,都释放出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那就是汽车产业愿意与芯片融合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对记者表示,需求方的推动和促进,将有望推动汽车与芯片两大产业的更紧密合作。
而面对当下即将来临的又一波零部件和芯片的涨价潮,沈晖认为,企业还是要做好精益化管理,避免出现终端产品涨价。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