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内疫情好转以及政策持续发力,市场反弹回暖,“聪明钱”正在跑步进场。
数据显示,自5月27日以来,北向资金已连续7天呈净买入,追平年内最长净买入纪录,期间合计净买入金额超450亿元,创年内新高。具体个股方面,新能源等赛道多只个股获增持,此前表现较好的部分周期股以及城农商行股则被减持。
分析指出,随着6月份上海解封以及之后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国内经济同样有望稳步复苏,同时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底部区域,依然具备相当性价比,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的大趋势仍将不变。
北向资金连续7天净买入450亿
今年一季度,受俄乌冲突影响,北向资金曾出现大幅净流出现象,但随着外围的扰动逐渐消退,外资已开始逐渐回流A股,近期流入节奏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5月27日至6月7日,北向资金已连续7天净流入A股,期间合计净买入451.07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262.6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88.44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发现,今年来,北向资金曾在1月连续7天净流入,期间净买入329.31亿元,而此次北向资金连续7天净流入,时间上追平1月纪录,净买入金额则创年内新高。
市场接连反弹,北向资金参与交易的意愿也明显提升,6月6日、6月7日北向资金成交总额均在1000亿以上,逐渐恢复至年初水平。
年度视角来看,历史上外资均是净流入A股。今年以来,3月份的净流出曾导致外资年度出现净流出迹象,近期随着外资回流,年内北向资金流出局面得以扭转,2022年以来净流入191.31亿元。
海通证券表示,目前A股在全球投资组合里的占比依然还很低,2021年中国GDP在全球的占比达到18%,2020年A股上市公司市值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13%,而MSCI ACWI全球市场指数里A股的权重仅约为0.4%,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
此外,从全球大型投资机构持仓来看,例如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根据其最新披露的数据,中国上市公司在其股票投资组合中占比仅为3.8%。海通证券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中长期视角下外资仍将持续流入A股。
外资近期买了哪些股?
从每日公布的北向资金前十大活跃股成交情况来看,近7日,贵州茅台、中国中免、招商银行、宁德时代、五粮液、东方财富等获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10亿元,而海螺水泥、万科A、韦尔股份等不少个股被净卖出。
不过,该数据统计有一定局限性,即需该个股每日都能上榜的情况下,数据才是准确的。若从持股比例变动来看,在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个股中,汽车、锂电池、光伏、医药等行业相关股票个股获明显增持。
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持有广汽集团股份占总股本比例5月26日为0.35%,但6月6日公布的数据为0.66%,期间北向资金增持了91.86%持仓股份。锂电池产业链相关股票,天华超净、江特电机、盐湖股份、盛新锂能、雅化集团等获北向资金大幅增持。此外,天合光能等光伏产业链股票以及君实生物等医药股也获北向资金增持。
从北向资金大幅增持股票可以看出,随着新能源等赛道股反弹,北向资金近期增持非常明显。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十亿股票增持情况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股票被北向资金减持,中国铝业、海螺水泥等周期股被减持幅度较大,捷佳伟创等光伏赛道股以及天赐材料等锂电池产业链股票也被减持。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十亿股票减持情况
而在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百亿的股票名单中,记者注意到,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隆基绿能、伊利股份、中国中免等多数行业龙头获北向资金加仓。5月27日以来,北向资金增持招商银行、伊利股份、中国中免、五粮液、东方财富、紫金矿业等行业龙头幅度比较大。
而海螺水泥、宁波银行、韦尔股份、格力电器、亿纬锂能等被北向资金减持幅度较大。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超百亿股票持仓变动情况
A股有望持续强势
自4月底以来,A股市场已经接连反弹超1个月时间,不少新能源赛道股在此期间强势反弹,带动内外资合力做多。接下来,A股市场将如何表示?多数机构认为,2863点应该已经探明了本轮行情的低点,但市场从反弹到反转,一般不会一蹴而就,市场可能会反复震荡走高。
东莞证券认为,市场上半年的调整在于内外部因素冲击导致,也是消化之前市场持续上涨的估值压力,随着市场回调幅度和时间逐步累积,下行压力也有所减弱,特别是对于负面因素的消化较为充分,虽然仍有外部美联储加息、二季度业绩增速回落等压力,但随着政策稳增长的加快发力以及经济面的恢复,以及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政策底逐步夯实后有望逐步走出“市场底”,迎来阶段性企稳反弹机会,修复上半年弱势格局,下半年市场修复反弹值得期待。
方正证券表示,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地有序推进复商复市,叠加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此前4月27日上证综指2863点的位置应该已经探明了本轮行情的低点。
但市场从反弹到反转,一般不会一蹴而就,立马走出V字型行情。方正证券认为,一方面,当前各项利好政策纷纷出台,但从政策出台到数据明显变化,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欧美等海外市场利空因素仍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已经板上钉钉,欧洲央行也大概率会在7月份首次加息,外围环境存在着经济衰退与加息周期的双重利空影响。
加仓!外资涌入中概互联网股 A股港股唱多声起
机构研判A股下阶段投资主线 三大题材最聚焦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