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大宗商品成为其中一抹靓丽风景线。被誉为“大宗商品之王”的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涨幅已达60%,并引领商品市场整体上行。
6月14日,国家发改委公告称,自2022年6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90元和375元。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十次上涨,部分地区95#汽油步入10元时代。
本轮调价后,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在9.1-9.3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9.1-9.3元/升。据卓创资讯测算,国内92号汽油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部分地区95号汽油正式迈入“10元时代”。这一价格水平刷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历史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牛气冲天的商品行情下,CTA(管理期货)私募取得了不俗业绩,成为不少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新选择。
成品油又涨了!95#汽油步入10元时代
根据发改委公告,6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390、375元,折升价92#汽油、95#汽油、0#柴油分别上调0.31、0.32、0.32元。本次上调是年内第10次上涨,涨跌互抵后,汽、柴油累计分别上涨2720元/吨、2620元/吨,折升价92#汽油、95#汽油、0#柴油分别为2.14元、2.26元、2.23元。
本次上调政策落实之后,国内92#汽油全面进入“九元时代”,部分地区95#汽油进入“十元时代”。
据卓创资讯测算,本次上调政策落实之后,消费者出行成本小幅增加。以油箱容量在50L的家用轿车为例,加满一箱92#汽油将较之前多花15.5元左右。油耗方面来分析,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车为例,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2022年6月28日24时)之前的时间内,消费者用油成本将增加25元左右。物流行业,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斯太尔重型卡车为例,在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增加608元左右。
卓创资讯指出,下个周期,国际原油方面,夏季不仅是需求旺季,且处于墨西哥湾地区飓风的高发期,或将油价进一步推高,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易涨难跌。受此影响,重新计算后的变化率或仍处正值范围,新一轮调价周期初始为上调预期,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存“五连涨”可能,调价窗口在6月28日24时开启。
不过,目前国际油价120美元/桶以上的价格,距离成品油调价规则中130美元/桶的封顶价仅一步之遥。
原油引领大宗商品走强
据数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6月14日21:00,纽约商品交易所7月交收的WTI原油期货收报122.29美元/桶,年初至今上涨62.1%;洲际交易所8月交收的布伦特原油收报123.7美元/桶,年内涨幅也达58.7%。
涨势如虹的原油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欧美央行已开始采取紧缩政策,强劲的需求让其继续被机构所看好。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原油高级分析师安紫薇指出,原油价格维持震荡上行的趋势,尽管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导致全球风险偏好显著下降,造成原油价格相对抗跌的核心因素一方面是供应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是中国市场需求改善预期。
“供应不稳定因素包括短期利比亚产量大幅下降。因利比亚局势不稳定而出现油田停产或港口关闭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其原油产量持续滑坡。此外,OPEC+迫于外部压力确定在7-8月提高每月增产目标,但大多数产油国受限于产能瓶颈,未来实际增产量依然可能不及增产目标。俄罗斯原油出口虽在短期内将保持平稳,但制裁导致的供应不稳定性仍可能上升。中国疫情形势整体仍向好,疫情对居民出行的影响预计将逐步消退,利好于国内汽油消费的恢复。海外高通胀压力虽然自二季度以来对需求构成负面影响,但幅度尚温和,季节性因素使得海外需求仍有较强韧性。全球原油市场低库存和供给弹性偏低的格局依旧对油价构成支撑。”安紫薇表示。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研究员董丹丹称,原油价格高位震荡,虽然近期遭遇中国提升成品油出口量,美国CPI创纪录高位的利空冲击,原油的供需格局仍健康,尤其是需求端仍有增量,这就是油价最大的支撑。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整体延续强势,却并未拖累需求,环比提升的拥堵水平和航班数印证了这一点,油价后期将延续强势。
TomTom NV关于市中心拥堵的更频繁数据显示交通量有所上升,6月6日早间,罗马,伦敦,雅加达和东京的拥堵水平都高于2019年同期的平均水平。Google Mobility数据显示全球陆上交通量整体攀升,除中国外的海外交通量周度环比提升0.4%,中国上海、北京的拥堵指数快速回升,上海距离正常值还有5%左右,北京有12%。
彭博统计全球航班数,从6月2日至8日,全球客机航煤需求环比增长3.7%。全球所有地区的周涨幅均超过3%,其中涨幅最高的是亚太地区(4.5%)和欧洲(4.2%)。在欧洲,欧洲管制区的离港人数环比增长2.3%,荷航,汉莎航空和土耳其航空等航空公司的航班活跃度上升。与此同时,美国的乘客数量增长了4.3%,Covid-19的测试要求被取消。中国方面,由于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继续放松疫情封控,根据目前的航班安排,未来四周中国国内已排班航班数量将增加87.2%。
富达国际分析师李章筠指出,这一轮全球能源价格上涨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20年的下半年。究其原因,是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驱动的结果。随着能源价格高企,影响全球能源价格最重要是以下两点:一方面在能源供给方面,供应商扩产的意愿以及最终扩产的速度可能发生变化。如果扩展速度较快,能源供需紧张的局面可能会有所缓解。另一方面在需求端,一些对能源价格敏感的工业需求是否会迅速弱化,从而导致需求出现较大的下降。
CTA私募表现突出,量化CTA领跑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今年来有业绩记录的2102只CTA产品整体收益为4.26%,其中1294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为61.56%。其中量化CTA产品年内整体收益为4.09%,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589只,占比为64.65%;主观CTA产品年内整体收益为-1.33%,实现正收益产品有160只,占比为47.48%;主观和量化结合的CTA产品年内整体收益为6.65%,实现正收益产品有545只,占比为63.82%。
CTA策略今年在各类策略中表现抢眼,相对股票的负收益更是突出。从CTA策略内部看,量化CTA的业绩要明显好于主观CTA,这也是值得关注的另一特点。
对此,华软新动力组合投资总监程栋梁分析表示,今年商品是海外驱动为主,国内主观CTA私募团队的研究能力主要在国内,这类机构对于海外变化的把握能力相对有限。此外,今年国内商品行情上集中在能化和农产品板块,能化板块上游强、中下游弱,对于主观CTA私募来说并不好做。最后,部分主观CTA私募偏好的黑色类品种还在限仓,操作起来难度加大。
上海某大型量化私募人士称,今年一季度,能化、农产品、有色的行情趋势明显,走势比较顺畅,这样的行情量化CTA会更有优势的,更容易捕捉到这样的行情。主观CTA和量化CTA有各自适合运用的行情,去年主观普遍比量化业绩好一些。不过长期来看,如果参照海外发展经验,确实量化CTA会更加主流。
产品发行方面,截至6月14日,今年内共成立了972只CTA策略产品,其中百亿CTA私募发行了122只产品,占到发行CTA产品总量的12.55%。分子策略来看,年内一共发行了474只量化CTA产品,占到总量的48.77%,年内发行的主观CTA产品有111只,占比为11.42%。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