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取消远程功能被指虚假宣传

财经
2022
06/23
06:30
亚设网
分享


长安汽车取消远程功能被指虚假宣传

近期,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的话题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有些车企开启整改动作。日前,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将从2022年6月30日开始,对长安汽车APP、智慧云控App、引力域App进行功能调整,调整之后将无法使用远程监控、360度全景、远程智能泊车等功能。消息一出,随即引起了车主们的不满,称其涉嫌虚假宣传。


事实上,除长安汽车外,小鹏汽车、东风日产等品牌也于近期对车辆远程功能进行了调整。多家车企调整的动作来源于去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签署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何在拓展用户智慧用车边界和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之间找到平衡,已成为车企需要深刻探讨的问题。

长安汽车取消远程功能被指虚假宣传

“我们当初购车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远程自动泊车功能,这个功能也是uni-v的重要卖点之一。该功能是用钱买的,不是赠送的,厂家发个通告就可以直接删除原有的功能吗?这太霸道了。”

最近,在某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上,记者发现,有多名车主投诉长安汽车减配的问题,主要涉及长安uni-v、长安CS55 PLUS等车型。据车主们所说,长安App发出一份通知,决定自2022年6月30日直接取消远程监控(即手机远程直播功能)、360全景(即手机车外远程拍照功能)、远程智能泊车功能,这让车主们难以接受。

此次下架的功能,也就是长安汽车曾经作为卖点的“哨兵模式”。为何长安汽车会突然取消这些重要功能呢?长安汽车客服表示,接到国家工信部通知,设计到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可实时拍摄车外画面的带有拍照、录像功能的配置都将会被取消。与此相关的最新法律规定可以追溯到2021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其中明确表示,包含人脸信息、车牌信息等的车外视频、图像数据属于重要数据,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对于长安方面的回应,车主们显然不能接受。有车主对此忿忿不平:“国家政策调整的风险不应该仅由全体车主承担,而且国家政策去年就颁发,新车今年才上市,广告中大力宣传目前下线功能,我们要求开发符合国家要求的远程泊车功能,并在新功能未上线期间给予顶配版车主补偿。”对此,长安汽车尚未作出回应。

法律法规约束会影响智能汽车发展吗?

除长安汽车外,小鹏汽车、东风日产等也在此前对车辆远程功能进行了调整。

据了解,小鹏汽车于5月23日宣布取消了车辆远程摄像头功能。小鹏汽车对此回应称,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安全法规的要求,小鹏汽车暂停了“App端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功能,该调整并不影响车辆“哨兵功能”的使用。据悉,此前小鹏汽车车主可通过小鹏汽车App远程查看车况、控制空调、门窗,也可以查找车辆与遥控摄像头查看车周边环境。

与小鹏汽车类似的,东风日产也发布了功能关闭通知,关闭日产智联App远程拍照功能、车机端DVR中照片分享和上传功能。

调整车辆的一些远程功能之后,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避免汽车收集车外视频或对他人造成身份侵权。随着参与整改的车企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法律法规的约束是否会影响到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我们相信答案是否定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每一项领先时代的事物出现一定会受到质疑和约束,这是必然的。但对于车企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警铃呢?

相信在时间的催化下,拓展智慧用车边界和保护用户隐私信息之间的平衡点将会被找到,未来的智能汽车将会在更加人性化的法律法规面前,更加安全高效地行驶。

(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