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烧油、不充电的汽车来了。
7月5日,纯太阳能汽车“天津号”亮相天津市西青区大数据中心。该款车型研发历时5个多月,由天津阿尔特汽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特)牵头,联合天津市42家单位攻关,实现了关键核心零部件“含津量”100%。
图片来源:世界智能大会WIC报道截图
对于“天津号”的亮相,阿尔特投资关系负责人郝世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采访时表示:“该款车型是天津市‘揭榜挂帅’式科技攻关的首款产品,项目隶属于天津市科学技术局,阿尔特参与其中并牵头研发,但具体的车辆性能参数及后续量产计划还需向天津市科学技术局确认。”
据介绍,“天津号”完全依靠纯太阳能驱动,不使用任何化石燃料和外部电源,实现了“零排放”。相关资料显示,“天津号”的太阳能组件面积约8.1平方米,电池能量比为330Wh/kg,自动驾驶等级达到L4级及以上。
图片来源:世界智能大会WIC报道截图
测试数据显示,在晴好天气下,“天津号”纯太阳能车年平均日发电量达到7.6度,支撑续航里程79.2公里。
事实上,对太阳能汽车进行大胆尝试,“天津号”并非首例。一直以来,不少车企都在尝试利用太阳能进行补能。早在2010年3月,比亚迪投向市场的F3DM车型,就有配备车顶太阳能电板的版本,该车搭载了全新的车顶太阳能电池充电系统,售价比普通车型高出2万元。
试水太阳能补能领域已久的丰田,在首款纯电动SUV——BZ4X的配置中设置了可选装的太阳能充电穹顶,可通过太阳能直接为电池充电,1年内为车辆提供额外的1750km续航里程。
前不久,由荷兰光年汽车公司设计的全球首款量产版太阳能汽车——光年0号“已开始路测并公布售价。设计方称,如果每天行驶不超过35公里,在天气足够好的情况下,”光年0号可行驶7个月无需额外充电。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然而,“光年0号”约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76万元)的售价以及其过于“理想化”的补能条件也引发网友“吐槽”。有网友留言表示:“176万都够我加一辈子油了。”“每天35公里还不如(两轮)电动车。”更有网友称,使用太阳能汽车完全是“靠天吃饭”。
而相较“光年0号”采用“太阳能与直充”混合补能的方案,“天津号”则完全由太阳能作为单一电能来源。对此,有网友留言表示:“这种车只有北方人造的出来,南方人想都不敢想。”另有网友调侃道,“天津号”或只适合在西藏等阳光充足的地区使用。
但也有网友对“天津号”的亮相表示支持。该网友留言称:“就不能往好的方面看么?好不容易创新搞个产品出来,容易么?”
尽管车企一直在积极尝试,但有业内人士并不看好“纯太阳能+汽车”的组合。英国拉夫伯勒大学名誉教授、汽车工业学会会长、汽车专家吉姆·萨克曾公开表示:“太阳能电池板一直没能成为汽车的重要特征,因为它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表面积进行充电。”
特斯拉CEO马斯克也称,虽然他支持太阳能,但公司一直回避这项技术,因为“利用太阳能最低效的领域就是汽车。”
而“天津号”在研发之初也曾苦于太阳能转换电能的效率过低问题。为此,“天津号”采用了与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以及“天和”核心舱相同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空间砷化镓太阳电池技术”,而上述技术可保证“天津号”在阴天情况下依然可以发电使用。
但有观点认为,即便解决了能量转化率较低的技术难题,昂贵的造车成本及售价也将是“天津号”推向市场的最大阻碍。毕竟,技术上并无过多突破的“光年0号”售价已高达176万元,“天津号”的最终售价或许更高。
根据规划,下一阶段“天津号”将以园区接驳、景区观光、校园通勤等场景应用示范为目标。“目前‘天津号’还存在成本高等问题,技术上能实现和作为消费产品,这还是要走一段路。”阿尔特汽车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郭元涛表示,考虑到经营效益,未来或将推进“天津号”落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