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晚,今年以来A股共有385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其中84家回购金额过亿元。从回购目的看,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占比超过七成。部分上市公司将回购期限设置为3个月,回购热情较高。上市公司通过积极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向市场传递看好企业内在价值的信号。
回购态度积极
上述385家上市公司中,74家已经实施了回购计划,68家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15家处于股东大会阶段,其余228家处于正在实施阶段。从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看,材料、技术硬件与设备、医疗医药类上市公司数量较多。
今年以来,不少行业内的头部公司发布大额回购方案。如房地产行业的万科A;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比亚迪;家电行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集团;防水建材行业有东方雨虹;医疗行业的迈瑞医疗等。
从已回购金额方面来看,今年以来84家上市公司已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19家已回购金额超过5亿元,顺丰控股、比亚迪、海尔智家、万科A、美的集团、荣盛石化、恒力石化已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已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中,有3家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回购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回购期限设置较短,以万科A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将回购期限设置为3个月,以顺丰控股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将回购期限设置为6个月。而在此之前,较为常见的回购期限为12个月。
从回购目的看,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有271家,用于市值管理有32家,其他目的有82家。回购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达到70.39%。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陈欣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利用回购股份进行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可以避免增发新股。对于普通股东来说,避免了股权被稀释的问题。回购后的股份,上市公司通常会打折授予高管或员工,并设置与业绩挂钩的解锁期和解锁条件。这种操作,本身对普通股东的影响是正面的。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公司可能为了达到未来几年业绩解锁条件,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做低利润考核基数,这些都是普通投资者在研究回购概念股时需要考虑的潜在风险。
提振投资者信心
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2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回调,上市公司管理层或者实控人认为股票价格被低估,启动了回购方案,扎堆进行回购股份。回购有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对于投资者来说,还需要跟踪实际回购的规模和进度。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股份回购后如果注销可以减少上市公司总股本,提升财务报表上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净利润,对于股票价格有帮助,可以提升投资者信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今年以来,选择回购和增持的A股公司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回购增加的原因主要来自公司现金流充裕同时股价相对较低,上市公司估值回落至相对低位,因此部分公司选择回购股份。大多数上市公司整体利润情况依旧良好,为其回购奠定了基础。尤其是生物医药、电子、化工等行业,利润情况良好且现金流充裕,在上半年市场回落较大,同时在公司短期无扩产计划的背景下,公司将资金用于回购股份也有助于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信心。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