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或将拥有除海底捞、颐海国际之外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7月13日晚间,海底捞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海国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以介绍形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分拆之后,海底捞将聚焦国内市场,特海国际则主要负责在海外地区的餐饮经营业务。
持续亏损
海外开店速度放缓
特海国际称,由于中餐同时保持一致的品质及获得跨文化认同十分困难,因此,成功拓展至国际的中式餐饮品牌寥寥可数。2021年,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超过10家餐厅的中式餐饮品牌和覆盖两个或以上国家的中式餐饮品牌分别仅占国际市场约13.0%及不足5%。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的收入计,特海国际是国际市场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按截至2021年底的自营餐厅覆盖的国家数目计,公司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中式餐饮品牌。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于2012年开设位于新加坡的首家海外餐厅。自此,其逐步扩大海外的餐厅网络,截至2019年1月1日在5个国家开设24家餐厅,截至2022年3月31日,海底捞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的11个国家拥有97家餐厅。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特海国际至今仍未盈利,且过去三年亏损持续扩大。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3300万美元、5380万美元、1.51亿美元及2850万美元。在招股书中,特海国际将业绩亏损归结为新餐厅比例高及疫情影响。
同时,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11.11亿元,同比增长43.7%,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1.63亿元,日均亏损约1141万元。这是海底捞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持续亏损,海底捞也放慢了海外开店节奏。2021年,特海国际新开设了22家餐厅,较2020年的36家有所减少,2022年第一季度则新开了3家餐厅。
“将公司轮廓清晰、具有竞争力的板块分拆上市增加了公司的融资渠道,同时能够将其直观地展示在投资者眼前,录得比原主体更高的估值水平,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强了市场影响力。”一位专注港股的投资人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根据招股书,截至一季度末,特海国际超过95%的餐厅已实现首次每月盈亏平衡。公司预计,随着疫情态势的缓解,最近开设的餐厅将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首次每月盈亏平衡。
仍存负债压力
分拆难言对流动性帮助有多大
招股书显示,特海国际于分拆上市前的股东架构中,海底捞持股90%,雇员激励平台持股10%。本次分拆,海底捞拟将其所持有的全部特海国际股份,按照各股东于记录日期在海底捞的持股比例分派。分拆完成后,海底捞将不再保留特海国际的任何权益,特海国际将不再为海底捞的附属公司,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将继续成为特海国际的控股股东。
有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海底捞还是特海国际,均面临有较大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需要持续融资等财务风险,“这才是海底捞最大的软肋”。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特海国际招股书也披露了该风险。特海国际在2019年、2020年、2021年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69亿美元、3.24亿美元、4.23亿美元。截至2022年5月31日,特海国际的流动负债净额为4.32亿美元。“我们可能需要为我们的经营取得大量融资。倘我们未能筹措充足资金,我们的增长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此外,特海国际的负债净额也处于风险区。2019年、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3月31日,特海国际的负债净额分别为0.11亿美元、0.67亿美元、1.87亿美元、2.25亿美元。
“经营者过度操作资本市场,往往最后有可能伤害到自己。”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我不认为海底捞这样做对流动性帮助有多大,香港算是很公开及透明的资本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