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部署要求,7月18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组织召开工作交流通气会,研究推进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实施以工代赈相关工作。
会上,地区振兴司有关同志介绍了《工作方案》出台背景、政策要点及下一步贯彻落实工作的初步考虑,教育、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体育、能源、民航、林草、乡村振兴等10余个部门有关司局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司局同志参加会议,并就有关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地区振兴司负责同志就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部署加大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地以工代赈项目正接连落地,涵盖农村公路改扩建、乡村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一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近日,陕西省2022年中省投资量最大的单体以工代赈示范项目——罗家河至龙家塘道路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中央及省级投资76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35万元,计划新改扩建道路10.3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缩短县城至产业核心区道路10余公里,改善李家坪、草坝两村4100人出行与农产品运输条件。项目实施过程中预计可组织当地脱贫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低收入人口在内的200余人参与项目建设。
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一项重要政策,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采用以工代赈机制,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工程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在四川省壤塘县,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已全面开工。据悉,今年壤塘县实施推广以工代赈村民自建项目30个,将带动全县920个农村劳动力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近就业增收540余万元。
“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将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此前的10%以上提高至15%以上,联合财政部已下达中央投资近140亿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5000余个,实际发放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已达20%以上,部分地方超过30%,带动30余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总的看,通过一系列探索实践,以工代赈政策实现了从专项扶贫政策向兼具就业促进、基本建设、应急救灾、收入分配、区域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帮扶政策的转型升级,这为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打下了坚实基础。”上述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加大重点工程项目以工代赈力度,近日出台的《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工作方案》,明确将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支持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并尽可能增加。
根据该方案,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要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对于非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鼓励相关主体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扩大就业容量。
方案要求,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要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劳务沟通协调机制,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
据悉,重点围绕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等七个领域,国家层面将研究制定能够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指导目录,列出适用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分领域形成年度项目清单。地方也将建立本地区适用以工代赈的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来源:经济参考网)
(文章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文章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