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世界大会2022:从陆地到太空 百度在智能时代继续破局

财经
2022
07/22
00:31
亚设网
分享


百度世界大会2022:从陆地到太空 百度在智能时代继续破局


百度世界大会2022:从陆地到太空 百度在智能时代继续破局

今日(7月21日)上午,由百度与央视新闻联合举办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如期召开。本次百度世界大会以“AI深耕,万物生长”为主题,探索AI走向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的路径。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及百度各业务领军人出席大会,分享最前沿的AI技术与产品,并发布百度在智能云、自动驾驶、大模型等领域的重磅产品。

每年的百度世界大会,都是百度一次技术创新成果的汇报,在李彦宏看来,“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要有一把自己的刷子,技术就是百度的那把刷子。技术始终是百度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武器。”

这一年的世界大会上,从陆地到太空,百度再度凭借其AI技术带来了突破性的成绩。自动驾驶层面,百度突破性地发布了无方向盘无人车,与此同时,无人出租车萝卜快跑订单量全球领先;航天领域发布全球首个航天大模型,这也意味着百度为航天领域的AI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无方向盘无人车亮相

在陆地交通中,无人驾驶的落地毫无疑问是如今备受关注的技术方向。

对于自动驾驶车企而言,一个乘客愿意频繁乘坐其自动驾驶汽车超过600次,能否成为其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迭代、领先的佐证?

随着近两年百度等自动驾驶领先企业在国内带起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落地潮,越来越多人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体验者,但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超过600次的北京市民陈先生应该是头一个。

作为汽车科技的爱好者,陈先生一开始体验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因为好奇,于是他打了一辆红旗EV.而谈及第一次乘坐的感受,他表示,一开始自己其实比较紧张,基本就是按照指示介绍去操作。

随着乘坐次数的增多,陈先生本身也在见证与经历着百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如果说刚开始试乘时,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出于安全考量,面对前方车辆违停的情况还会选择长时间停车、等待,但现在,根据他个人的体验,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能处理得比较顺畅了。此外,在行车速度、遇到红绿灯和斑马线时提前减速等方面,百度自动驾驶汽车现在也表现得越来越自然。

超过600次的打车频率,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这位乘客的日常出行方式,这无疑是百度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成熟度、乘坐舒适性、站点覆盖率等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最直接的佐证。

事实上,百度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突破,比陈先生感知得更加迅速。

今年4月,百度萝卜快跑获得了北京无人驾驶测试许可。据悉,截至目前,百度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数超3200万公里,萝卜快跑订单量超100万。

这次的百度世界大会,是其无人驾驶技术的又一次阶段性的成果展示。百度发布了没有方向盘的自动驾驶汽车RT6,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重大突破,把无人车的成本,降低至业界的1/10,和市面上的普通新能源车价格差不多。按计划,百度明年将在萝卜快跑平台使用RT6,未来将在全国部署上万辆。

无人化正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自动驾驶在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百度作为中国自动驾驶发展的领军企业,作为其商业化落地代表的萝卜快跑拿下全球订单量领先的成绩,也通过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度,甚至是青睐度,反向印证这是我国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水平。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83%的人接受自动驾驶,远超其他国家;而百度已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务落地10城。

下一步亟须解决的是运营资质、产品合规、监管合规等制度性建设。政策先行才能激发自动驾驶领域的创新,以及规模化落地能力。

7月20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百度萝卜快跑首批25辆北汽极狐无人化车辆正式获准开展常态化付费出行服务。正式开启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运营。

中国自动驾驶抢占全球第一,政策的逐步落地成为关键。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专家邓志东此前曾表示,期待我们的政策规划与部署,不仅要能够跟得上自动驾驶领域快速发展的步伐,而且还要能更加有利于尽早实现全无人车上路和自动驾驶产业的商业化落地,小步快跑,以点带面实现政策支持层面上的突破,同时又能够使相应的安全风险可控、可预期。

率先发布全球首个航天大模型

在太空,中国的航天梦还在继续,AI技术的加入,正让“星辰大海”更近。

7月21日,百度CTO王海峰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重磅发布世界上首个航天领域大模型——“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航天-百度·文心大模型”从航天领域的数据和知识中融合学习,可以对航天数据进行智能采集、分析和理解,助力深空智能感知、规划和控制等技术的突破。

这也并非百度首次助力中国航天。

2021年12月,百度就与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探月航天工程人工智能全球战略合作伙伴”,随后双方在包括月球探测、行星探测等在内的深空探测领域,开展航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合作。

在当时的签约仪式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后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突出。深空探测重大专项欢迎百度参加,特别是在智能探测领域。”

随着深空探测任务规模化、科学任务复杂化,可自主完成任务的智能探测解决方案,成为一个核心技术方向。未来,24小时连续无人作业等机械自动化技术将应用在深空探测设备上。比如挖掘标本、搭建临时建筑、故障检测修复等均可由AI操作完成。

而这背后,也需要作为中国探月航天工程人工智能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百度,利用其积淀多年的百度飞桨和文心大模型等AI底层技术优势,帮助中国航天探索更多深空探测AI的应用。

此前,百度文心已经发布了10多个大模型,并且在业界首发了两个行业大模型。一个是百度联合国家电网发布的能源电力大模型,一个是联合浦发银行发布的金融行业大模型。此次在航天这一关键领域推出大模型,成功推动AI在航天领域应用的背后,是百度在AI底层技术层面积淀的绝对优势。

飞桨(PaddlePaddle)是百度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作为AI开发和应用的底层技术支撑,相当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截至2022年5月,飞桨平台上已凝聚477万开发者、创建了56万个AI模型,服务了18万家企事业单位,位列中国深度学习平台市场综合份额榜首。

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发布《中国深度学习软件框架市场研究报告(2021)》,报告从应用、产品、生态能力三个维度分析评价深度学习软件框架的综合竞争力,结果显示,目前,百度飞桨竞争力综合排名第一,其次是Meta的PyTorch和谷歌的TensorFlow.

在飞桨训练推理一体化技术的有力支撑下,百度的文心大模型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目前飞桨已构建了业内布局极全、极适宜产业应用的模型库体系。目前文心家族已经发布了20多个大模型,包括联合发布的鹏城-百度·文心、国网-百度·文心和浦发-百度·文心等。

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将进一步拓宽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场景覆盖广度,更加深了产业应用的深度。

在本次百度世界大会的最后,李彦宏提到,“我们正处在技术创新的大周期中,新能源、太空探索、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纷纷涌现。中国的科技发展一定会走到世界前沿。而这条路,需要很多‘石块’铺就。百度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块‘铺路石’,在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贡献力量。”

AI深耕如何使万物生长,百度通过这次的世界大会,从陆地到太空的突破,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