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服务企业获得直接融资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本轮经济恢复和重振过程中,作为资本市场中介的证券公司,正通过多种举措向企业输送金融“活水”。
申万宏源集团和申万宏源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储晓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证券公司要牢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发挥好直接投融资直达实体经济的特点和优势。申万宏源始终坚守“有信仰、敢担当”的国有金融企业发展定位,采取有效措施,发挥金融专业优势,全面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经济循环,为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输血供氧、纾困解难。
牢记天职当好实体经济护航员
自今年3月以来,证券行业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创新直接融资服务方式,助推实体经济加速恢复重振。
“我认为在本轮经济恢复过程中,证券公司要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牢记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好直接投融资直达实体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加大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储晓明说。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申万宏源不断磨砺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既注重优势专长,也注重拓展创新。一方面,申万宏源发挥固收产业链以及在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等板块的专业优势,积极助力疫情下的中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拓展具有申万宏源特色的“期货+保险”业务范畴。通过“期货+保险”模式有效平抑原材料和农产品预期价格,目前已经开展了涵盖生猪、玉米、苹果、饲料、白糖、红枣、鸡蛋、大豆、棉花、橡胶等标的的一系列“期货+保险”业务。
申万宏源还为稳就业贡献出一份金融力量:2022年至今,公司加大业务骨干引进和应届生招聘力度,新入职员工近500人,各项招聘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在纾困投入方面,申万宏源优化纾困基金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先评审积极参与中小微企业投资,切实为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输血供氧、纾困解难;加大合理让利力度,对受疫情影响的76家新三板督导挂牌减免督导费用570余万元,对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80余万元。
储晓明表示,后续,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纾困帮扶力度。目前正在推进成立上海申万宏源公益基金会,初始资金800万元,打造有特色、见实效、规范化、可持续的公益品牌项目;近期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计划年内投入帮扶捐赠资金4000余万元,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驱动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提升。但也存在一定的资金无法有效流入的金融“空转”情况,即“最后一公里”困境。
针对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储晓明建议,可以从多方面着手,畅通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首先是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其次是加快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尤其要重视做大做强场外市场。三是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机构,充分发挥股权投资机构在引导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作用。最后是加快打造良性的生态系统,强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聚焦实体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储晓明谈到,申万宏源结合自身业务特色,通过持续的转型布局和业务创新,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工具以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具体来看,为顺应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申万宏源坚持做大做强客户经理队伍,大力发展资管、公募基金业务,加快普惠金融产品创设,提高数字化经营水平,积极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体系。为加大对中小企业服务支持力度,公司持续深化普惠金融业务布局,围绕投行端、投资端、研究端、做市端、产品端全面加大战略投入,将新三板业务优势复制推广至北交所“专精特新”业务。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公司重点加大对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大西南、新疆、华中等重要区域布局投入,深化推广“研究+投行+投资+基金+财富管理”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稳步做好重点区域的一级股权投资基金布局。
注重风险防范,才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储晓明强调,申万宏源充分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增强做好风险防范化解的责任感紧迫感,健全“合规风控一票否决制”,夯实风险管理“三道防线”作用,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扎牢夯实风险篱笆。
三管齐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经济市场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的背景下,证券行业也需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自实体经济的要求和挑战。
在储晓明看来,证券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顺应“三新一高”、践行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的重要举措。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证券行业的“专业服务力”,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专业化水平。“三新一高”客观上要求证券行业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实现做精做强做优做专。目前能反映行业专业能力的指标之一是投行及资管业务收入占比,与国际一流投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增强专业服务水平,要提升产品创设能力,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权益类、债券类、商品类及其他金融衍生品在发行端的改革创新,发挥证券公司作为市场产品创设主体的重要作用。要提升资产定价能力,发挥行业研究优势,在新资产定价估值上推出更多“中国标准”,确保经济“双循环”的效率与安全。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证券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证券行业的人民性。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包括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的能力。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与国家战略相匹配,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需求,助力推进形成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提升证券行业的人民性。要加快打造产业型投行,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和资产证券化率水平,服务实体经济。要加大产品创新,推进财富管理业务从重产品销售向重产品管理转型,加快推进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转常规并拓展至私募产品,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要从重方向性投资、两融、股权质押向重做市、FICC、衍生品业务转型,服务多元主体交易需求。
三是要进一步增强证券行业的“风险管控力”,全面助力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证券行业的风险管控力,既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效益端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证券行业应注重管控自身风险,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另一方面,证券行业是经营管理风险的金融行业,要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本服务有效缓释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新旧风险的交叉叠加,通过风险经营创造价值。特别是在经济“双循环”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背景下,证券行业要把握住对中国核心资产的定价权,要吸取一些地区在金融开放中的教训,大型国有证券公司要把握住对行业发展的主导权;持续强化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证券行业安全、资本市场安全和国家金融安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