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论市:社融超预期回落对A股影响几何?

财经
2022
08/14
18:35
亚设网
分享


十大机构论市:社融超预期回落对A股影响几何?

本周沪指上涨1.55%,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华西策略:社融超预期回落对A股走势影响几何?

7月信贷、社融超预期回落,反映疫后经济“弱复苏”。7月金融数据走弱反映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在疫情反复和房地产销售偏弱的影响下,本轮经济复苏相比2020年第一轮疫情力度偏弱。同时,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提到“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经济还需付出艰苦努力,继续抓好一揽子稳定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坚决支持稳定经济大盘”,表明稳增长政策仍将继续发力,且国内政策空间仍足,全年经济最终将实现软着陆。三季度国内经济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窗口,7月社融的回落再次强化了当前“经济弱复苏+资金面宽松”的格局,有助于A股底部区间的夯实。八月下旬的财报密集披露期,赛道股面临业绩检验,A股将更多的呈现“结构性震荡”行情为主。中长期来看,资产配置荒客观存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有利于对A股估值形成支撑,下半年A股中枢仍将缓慢上移,成长板块为布局重点。

广发策略:7月社融对市场及小盘股的影响

7月以来货币松信用弱有利于贴现率下行驱动的成长风格。7月新增社融低于预期。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对未来的金融条件过度悲观:(1)5.13央行表态“宏观杠杆率会有所上升”,历史上类似表述后,社融增速一般都会上升6个月;(2)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青年就业压力较大”,低于预期的社融数据反而强化宽信用“再加杠杆”的必要性。我们也判断:7月社融低于预期,叠加中国较低的通胀压力,能够缓和货币政策转向收紧的担忧,有利于成长风格主线。A股由贴现率下行驱动,继续把握成长股及局部扩散的投资机会。A股下行风险有限,事件扰动后中国经济运转依然将逐步恢复。当前依然维持成长较为占优的判断。建议结合中报业绩、出口链韧劲以及贴现率下行的驱动力,把握成长股及局部扩散的投资机会。行业配置:(1)疫后修复及PPI-CPI传导受益(食品饮料/家电/批零社服);(2)中报业绩验证、景气趋势向好(汽车含新能车/光伏设备/储能/半导体/煤炭);(3)限制性政策转向边际宽松(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地产龙头)。

中信策略:从“寻找新平衡”到“实现弱平衡”

预计下周市场将处于从“寻找新平衡”到“实现弱平衡”的临界点,市场对经济修复斜率、政策宽松力度、美元紧缩节奏的预期调整后,将逐渐形成弱平衡,存量资金剧烈博弈仍将持续,市场波动依然较大,本轮赛道内的大小分化将接近临界点,行业间的高低分化也将达到再平衡的临界点。首先,预计7月数据将明确国内经济修复斜率更平缓,催化基本面预期达到弱平衡。其次,货币政策定力较强,地产纾困循序渐进,政策宽松预期下修后,将达到弱平衡。再次,近期中美经济趋势和货币政策的分化收敛,外资配置快速调整后,也将实现弱平衡。最后,近期市场增量资金有限,存量资金调仓博弈依然剧烈,市场仍将维持高波动状态,结合投资者行为、估值分化程度和交易热度水平判断,本轮赛道内的大小分化和行业间的高低分化也将达到再平衡的临界点。建议继续坚持成长制造、医药和消费三大板块的均衡配置。

兴证策略:“新半军”赛道龙头拥挤度已显著消化

8、9月,“新半军”仍将是市场优势风格:1)虽然社融不达预期,但金融市场资金面仍然充裕。7月社融同比大幅回落。但整体来看,市场对于7月社融走弱已有预期,而总量超预期回落更多是因为前期透支+7月疫情干扰导致。后续需求乏力下,政策宽松的基调有望维持。与此同时,M2增速仍在加速上行,M2-社融增速差持续拉大,显示金融市场资金面仍较为充裕,也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2)货币环境依然宽松,成长风格依然占优。当前各期限shibor代表的市场利率均处在历史低位,7月以来国债利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落。此外,我们独家构建的货币条件指数也已超过2020年5月时水平,且在当前经济压力下易松难紧。“宽货币”环境下,对科技成长风格最有利。3)回到基本面,社融偏弱意味着经济复苏依然乏力,“新半军”景气优势凸显。4)根据分析师预期修正强度这一领先指标的判断,当前仍指向“新半军”处在上行趋势中。5)最后,动荡世界、大国博弈,市场关注点将进一步聚焦于独立自主、大国崛起、自主可控相关的“新半军”等科技科创方向。

国海策略:小盘风格能继续跑赢吗?

回看当下,在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偏弱、居民及企业端信贷需求不足的背景下,经济总量上行仍较乏力,国内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仍将维持合理充裕,基本面出现超预期上行或者下行的概率都不大。一方面,后续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的概率较低,小盘风格的优势环境仍将延续;另一方面,经济失速下行的风险也较低,景气度的比较优势亦将支撑小盘风格的超额收益继续走扩。但若接下来经济回升动能明显增强或失速下行,则大小盘风格会迎来再平衡,甚至是切换。今年7月以来A股市场大小盘走势出现明显背离,国内经济回升动能的走弱以及流动性环境的宽松为具备成长属性的中小盘股提供了优势环境,以“双碳”与“自主可控”引领的高景气赛道表现亮眼。展望后市,现阶段国内房地产市场供需偏弱,地产行业形势仍然严峻,7月社融数据显著低于预期,居民及企业端信贷需求仍然不足,在此背景下国内经济总量上行仍较乏力,国内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仍将维持合理充裕,若后续无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驱动经济回升,宏观经济环境或仍将利于小盘。与此同时,在“稳增长、跨周期”政策持续托底的情形下,国内经济失速下行风险亦较低,市场风险偏好有望维持,景气度的比较优势将支撑小盘风格的超额收益继续走扩。但若接下来经济回升动能明显增强或失速下行,则大小盘风格会迎来再平衡,甚至是切换。

海通策略:成长大小盘相对强弱看啥因素

21年7-12月、22年7月以来,小盘成长(中证1000)明显跑赢大盘成长(创业板指)。中证1000指数除了能代表小盘股外,还兼具较强的成长属性,目前(截至2022/08/12,下同)中证1000的行业分布中电力设备、TMT、医药和军工等典型成长板块的占比高达47%(沪深300中只占36%)。因此,我们可以将中证1000视作小盘成长的代表指数。此外,鉴于创业板指由创业板中总市值最大的前100支个股组成,其成分股总市值均值约为650亿元(中证1000为130亿元)、中位数330亿元(中证1000为100亿元),所以创业板指能够较好代表大盘成长风格。近期创业板指和中证1000走势出现背离,背后反映的是A股成长风格内部出现分化。

国盛策略:脆弱的平衡面临打破

6月底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市场的整体节奏是“大势已成但不急一时”,过去的1个多月里,大盘的调整已经相对较为充分,市场继续向下空间已经不大。向后看,策略真正的难题,是在市值继续下沉和左侧布局反转中做选择。对于8月而言,打破现有格局的条件尚不具备,我们有理由认为,上有顶、下有底,重个股、轻指数的“垃圾时间”仍会继续一段时间。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宏观指标(疫后新低的货币利率、6年新低的社融、历史新高的M2-社融),还是微观指标(板块间的交易热度与仓位分化),都达到或接近了历史极值状态。极值的出现,并不代表一定会逆转,但一定意味着脆弱性。一是“经济弱复苏+政策强定力”的预期面临打破;二是需要警惕交易结构的脆弱性导致的波动放大。而对于长线而言,大的原则是“抱内需,避外需”,消费(医药、出行链、消费建材、消费电子)仍是逢低布局的最优选(三季度末),同时等待半导体周期下行拐点前科创50的战略机遇(大概在年末)。

开源证券:把握趋势性大周期机会 重点关注黄金

展望2022H2:美国经济已现疲态,货币紧缩对美国长端名义利率的影响已经明显弱化,叠加就业市场活跃,薪资持续上涨等,将导致美债长端实际利率“易跌难涨”。考虑到:(1)2022H2计算实际利率的通胀指标或仍将持续高企;(2)本轮美国经济“滞胀”在货币政策转向之前,保守估计实际利率约有100bp的下行空间,这与历史经验的调整幅度基本吻合。一旦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实际利率的下行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打开。以史为鉴,在美国经济下行期间,即便货币政策依旧趋紧,实际利率下行依然将带动黄金迎来上涨行情。配置建议:(一)站在流动性复苏初期,把握经济结构中或率先复苏的制造业机会,依然坚定看好“新半军”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尤其重视300~600亿市值的中盘成长,配置“毛利率+营收”双升且估值合理的行业,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储能、光伏、风电、机械设备和军工等;(二)静待国内经济驱动力“反转”及流动性加速扩张,左侧配置基本面高度依赖于流动性的券商;(三)把握趋势性大周期机会,重点关注:船舶制造业;(四)把握趋势性大周期机会,重点关注:黄金。

西部策略:保持耐心 聚焦龙头

降低预期,聚焦龙头。当前市场核心矛盾依然是通胀与经济的拉锯战,虽然7月CPI上行幅度不及预期,但是趋势并未发生变化,随着本周金融数据的公布,下半年经济修复仍有颠簸。另外一方面,随着海外通胀回落,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美对华贸易政策仍有反复,对于市场情绪仍然会有所扰动。而随着M2-社融剪刀差达到高位,宽信用政策逐步推进,引导金融市场流动性逐步转向实体,与宏观经济强相关行业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短期关注受益于国产替代方向的电子和计算机等,以及宽信用抓手的地产链和金融及消费龙头。从中期来看,通胀依然是全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持续关注受益于通胀上行的农业,业绩稳健的食品饮料,家电和医药等消费行业龙头,以及虚拟现实,游戏等泛消费概念。

民生策略:重定价正在开始

当下世界的核心矛盾其实是资源和劳动力供给在全球货币供应量支撑的需求下相对不足,在这种环境下政策制定者想要压制通胀,需要更严格和更长期的需求抑制。决策者想同时解决“滞与胀”,反过来可能会强化两边。未来化解这一矛盾的路径无非是:长期收紧货币供应(有利于短久期资产),货币信用体系遭受冲击(通胀受益),地缘政治(军工)以及低资源消耗的需求补偿(元宇宙和数字经济)。根据基本面演绎的不同路径,我们推荐:(1)在加息预期缓和、海外处于“滞胀”环境之下,国内阶段性动能趋弱后,交易主线看向与海外“滞胀”共振的领域:有色(铝、铜、金),能源(油、动力煤)和油运。(2)看好与国内经济相关的资产潜在修复的可能:房地产、白酒、基建。(3)成长领域我们推荐通胀之下不同解决路径下受益的板块:国防军工、元宇宙。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