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财经
2022
08/21
08:34
亚设网
分享

“我们这里42度都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夸张的准入门槛直观地展现出今年到底有多热。

全国各地持续饱受高温天气煎熬的网友贡献着具体的“高温伤害”案例:有患者确诊热射病命悬一线、多地企业面临“高温限电”、老鹰疑似因中暑坠江……

8月18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7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未来10天,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到10天。而据国家气候中心近日监测评估,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在数以亿计的人承受着酷热时,持续高温天气的成因引发广泛关注。除了干旱和中暑,高温天气还会产生哪些连锁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也许会愈发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

8月1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他分析称: “全球范围内,至少近十年或更长时间都将频发这种高温天气,甚至出现超高温天气。但从今年的应对情况来看,(人们)对超高温天气产生的影响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还远远认识不够。需要各行各业联动,共同加强对它的认识,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去应对。”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1变化,就会引发极端天气频次增多

气候变化已触发一系列极端事件

3月,十年以来最强沙尘暴侵袭北方;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12月,超强台风影响南海历史罕见……2021年中国气象局评选出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历历在目。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全球各地都观测到了极端事件的增加。

地球每升温一度,都将触发气候系统变化,罕见极端事件发生频率越大,极端热事件、强降水、农业生态干旱的强度和频次以及强台风(飓风)的占比都将增加。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8月20日,多地气温突破42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微博截图

NBD: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直观的感受是今年特别热,比往年都更难受。想请你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这种感受,这是今年的特殊情况,还是会成为未来常态化趋势?

许小峰:你们的感受是对的,今年确实特别热。而且这不是今年的特殊情况,也不是唯中国如此,整个地球都在变得更热。 至少未来十年,这种高温天气还会频繁、广泛发生。

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温度呈上升趋势;其次,极端天气出现的频次变高。气温总体是呈波动式上升,不是每年都比去年温度更高,但总体趋势是向上的。现在我们普遍认为,近一百年,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一度多。1可能听起来不多,但对整体大气有着强烈的影响。当大气中能量增加时,波动性也随之增加,极端的降雨、高温、大风天气出现频次就会增多,这也和今年的持续高温天气现象吻合。

包括去年的河南暴雨,河北、辽宁等地多现龙卷风,华南出现高温干旱,台风“烟花”长时间陆上滞留破纪录……诸如此类极端天气,都与气候变化的大背景相关,而且这种状况不会在短期内会消失,将持续很长时间。

NBD:除了气候变暖的整体影响,今年还有哪些气象因素加剧高温?

许小峰:直接影响因素是庞大、稳定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它的影响范围包括我们国家长江流域、江南部分地区,波及面积很广,造成高强度的闷热天气,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NBD:高温为什么会持续这么长时间?

许小峰:一般来说,高温天气一旦出现,至少会存在一到两个星期。它不像暴雨,会很快结束。从目前来看,预计全国至少还会存在一个星期。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8月19日官方微博

高温负面影响非常多元化开车都会更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8月13日,来自湖北宜昌的博主“大超在农村”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讲述,持续干旱,河里的水越来越少,他的父亲既想多抽一点水,又怕烧坏电动机,只能抽20分钟、停20分钟,已经连续两晚站在电动机旁,“种了40年地的他,似乎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但他仍然奋不顾身地抢救这一切。”

从7月20日起至8月19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0天发布高温预警。本轮高温40以上的覆盖范围达到历史最大。

更令人焦灼的是, 今年的高温还伴随着少雨,长江多处水位创下有纪录以来新低,甚至出现“汛期反枯”现象。占全年粮食产量75%的秋粮,距离收获仅有一个多月。抗旱、保电、保水,是多地面临的“硬仗”, 关乎下半年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大盘。

NBD:持续性高温是否会对人类社会带来更严峻的考验?

许小峰:首先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中暑、热射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病率也会增加。

其次是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月以来,长江流域下雨都很少,庄稼严重缺水,导致欠收甚至绝收。

第三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比如青藏高原的冰川会加速融化,冰川本身是一个气候的调节剂,它的异常融化会对三江源地区产生影响,会影响长江中下游饮水资源。还比如林场树木因缺水导致死亡等。

还有能源问题,大家都开空调,能源供应就会紧张。甚至高温天气在路上开车都会更容易出现事故。所以高温的负面影响无孔不入、非常多元化。

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许小峰发出“高温红色预警”:时间跨度“至少未来十年”

“汛期反枯”,万里长江第一阁露出礁石地基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NBD:今年的高温伴随干旱,城市、工业供电满负荷运载,农村、农业受到怎样的考验?

许小峰:长江局部干旱的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但今年出现了更大范围且异常严重的干旱。这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引发持续高温,加上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导致长江流域出现“汛期反枯”现象。

由于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活动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出现大范围旱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自然生态影响是比较大的。近年来国家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投入很大。但相对城市,农村地区在抗旱方面依然比较脆弱,大范围的旱情下,一些具备现代农业设施的地区情况可能还好一些,如果是依靠天然降雨的地区,确实是比较困难。

NBD:大众对高温风险是否还认识不够?

许小峰:大家的认识确实还不够。同样的温度,空气湿度高会让人更难忍受。所以今年夏天有的地方除了发布高温预警,也提供了体感温度预报,这种信息会更科学一些。

但这涉及科普宣传的工作,大众如果不理解什么是体感温度,不清楚它和温度之间的差异,就算预警信息发了,也没有用。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相关认识,不注意防护,最终就会出问题。

改变生活方式,增强气候韧性 以适应与减缓并重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自然》杂志曾发文指出,在当前气候变化过程中,地球有15个关键气候临界点,是衡量地球生态气候稳定与否的关键标志。一旦这些临界点被突破,地球气候系统将陷入不可逆状态,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近日,作为临界点之一的格陵兰冰盖突然大面积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7月15日至17日的3天时间里,格陵兰每天流失的冰量多达60亿吨,足以填满720万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

NBD:从短期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

许小峰:首先气象部门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把情况了解、分析清楚,告诉决策部门和公众,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情况不明,怎么应对?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相较于暴雨、强对流这种短期的天气,对高温天气的预警难度会小一些,精准性也会更高。

另外就是要适当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需要加强各部门的联合。比如预估可能会出现能源短缺,电力紧张,那就需要提前准备;医疗机构相关诊室和药品也要有所预备;对一些需要进行室外作业的工作加强人员保障措施等。

NBD:过去高温天气的严重性没有当下这么突出,当前各部门对高温天气的联合应对能力是否也有待加强?

许小峰:的确,其他相关部门对高温的认知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的能力还需要加强。以前在应对这方面缺乏经验,可能导致警惕性有所欠缺。但经过这次高温事件之后,各部门也会提高警惕,以后也会更加积极地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对各相关部门来说,如果发现自己应对高温天气的能力有所欠缺,那从现在开始就要有所改进、有所调整,问题不是当下就能立刻解决,但要有所准备。

应对高温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光靠气象部门是不行的,预警信息只是一个信号灯,解决问题还需要各部门共同配合。

NBD:当前的高温天气是人类活动的代价吗?

许小峰:人类活动是一个主要原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大自然的“报复”。比如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

过去人们或许认为,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生态的“报复”在很远的未来。现在看来,不仅不再遥远,已经现实发生了,还会持续很多年。所以我们一定需要进一步提高警惕,更加重视和落实生态保护。

NBD: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许小峰:气候和我们每天关注的天气不同,气候是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时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过程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因子。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气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类活动也影响着气候。

现在国际上形成了保护环境、温室气体零排放的共识,中国也提出了“3060”目标(注: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力争分别在2030年前、206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以及实现碳中和)。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天气气候波动将变得更加剧烈,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或将成为绕不开的常态。人类唯有共同行动,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增加碳汇,改变生活方式,增强气候韧性,以适应与减缓并重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方能换来一个可期的未来。树立气候保护意识,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需要从每个人、每一天做起。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