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一哥的产品也逾期了!
今早,上市公司富安娜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3月19日购买1.2亿元、期限12个月的“中信证券富安FOF定制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下称:“富安1号”),到期日为2022年3月19日,该产品截至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产品本金1350万元,剩余产品本金约1.07亿元及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故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据了解,该产品的底层资产包括北大资源杭州海港城,该项目债务人浙江蓝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早已实质违约,且2019年和2020年审计报告均被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主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北大方正集团重整计划执行期限日前被法院裁定延长至2022年12月28日。
券商中国记者从投资人处获悉,目前可能已经有几个版本的处置方案,不过还没具体给到投资者手中。该产品所投的底层资产可能涉及16个亿,富安娜只是买了其中1个亿。
中信证券称,将积极推进事件的处置进展,尽最大努力保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希望能尽快兑付
券商中国记者从投资人方面了解到,总共一个多亿违约资金目前还在处置当中,中信证券应该在内部形成了好几个方案,不过还没有明确的方案给到投资人。这个资管计划投资人买过好几次,之前都是顺利兑付。后面才发现,它的底层资产在2019年就存在风险了,不过管理人好像没有进行及时提醒。
“我们对头部央企还是比较信任的,又是固定收益产品,这种情况的出现是预期之外的。我们打听了一下,底层资产涉及16个亿,我们只是买了其中1个亿。当然,中信作为头部券商,应该也很担心,也不希望违约情况的出现,处置方案也希望尽可能地给到投资者本金和收益。”投资人表示。
投资人称,公司都是以闲置的自有资金做理财,在途理财资金没有到期的还有12个亿,基本上全部是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安全性较高。
中信证券方面表示,将积极推进事件的处置进展,尽最大努力保证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中信资管产品违约
今日,富安娜公告,2021年3月19日,富安娜以自有资金1.2亿元购买期限12个月的“富安1号”,到期日为2022年3月19日。
公告称,“我司本应在2022年3月19日前后拿回该笔投资本金和收益,但经过多轮沟通,截至本公告日,我司仅于2022年4月14日收到中信证券兑付本金1350万元,剩余资金已逾期。”
富安娜表示,剩余产品本金10650万元及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故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
根据中信证券提供的富安1号产品2021年年报及询证函显示,截至2021年底,“富安1号”产品资产总值为13037.73万元,资产净值为12875.30万元,本期账户收益率5.76%,该产品持仓东方红货币B、北大资源杭州海港城。
公告表示,北大资源杭州海港城项目债务人浙江蓝德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早已实质违约,且2019年和2020年审计报告均被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主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北大方正集团重整计划执行期限日前被法院裁定延长至2022年12月28日。
“根据中信证券提供2021富安1号产品年报及出具给我司询证函显示,我司持有份额1.2亿元,产品公允价值1.2875亿,为降低风险,我司多次沟通要求中信证券先行兑付2000万元货币基金,但中信证券仅在2022年4月14日兑付1350万元给我司,未兑付的650万元货币基金中信证券未做出合理解释。”富安娜在公告中称。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公告内容梳理发现,此次逾期未兑付的“富安1号”为富安娜第五次购买该产品,自2018年4月18日至2020年3月20日,富安娜已不间断四次购买该产品,均获得了正向收益和正常兑付,累计收益约3865万元。
存量理财产品无类似风险
对于此次所购买逾亿理财产品未按期兑付,富安娜表示,在获悉富安1号产品逾期情况后,公司高度重视并指派公司总经理牵头,成立了由公司财务部以及董事会办公室等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积极向中信证券了解情况,并督促其尽快履行合同义务。
另外,富安娜还多次通过函件、电话、视频、现场会议等方式与中信证券沟通相关事项,就其购买的“中信证券富安FOF定制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目前情况及后续的兑付安排进行反复沟通,富安娜敦促中信证券尽快处置富安1号底层资产,尽快做出兑付的实际行动及后续兑付安排。
此外,富安娜称,鉴于富安1号的最新净值及实际产生的损失尚不明确等原因,公司保留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的权利,公司将采取措施督促中信证券尽快履行合同义务,尽最大努力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备受关注的是,富安娜所购买其他理财产品是否存在类似风险?对此,富安娜表示,公司全面自查存量自有理财资金投向,经全面自查,公司存量理财产品投向安全,尚未发生类似风险事件。
至于本次事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富安娜表示,投资资金延期兑付或存在部分损失的风险,公司在2022年半年报中已将该产品账面盈余部分875万元计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截至本公告日,由于中信证券尚未出具最新估值表/净值说明,公司无法准确预计该笔投资可能带来的本金损失,具体影响以审计机构2022年度审计确认的结果为准。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