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康希诺披露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约6.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69.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223.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8.69%;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676.9万元,上年同期扣非净利润约为8.99亿元。
受消息影响,8月29日,康希诺跳空下跌,收盘下跌超过15%,报收130.6元/股票。
对于营收的下降,康希诺在半年报中解释:主要系报告期内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增长放缓,疫苗需求减少及产品价格调整所致。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2月,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克威莎有条件批准上市,成为康希诺生物首款商业化的产品,因新冠肺炎全球爆发,该疫苗曾为长期亏损的康希诺生物带来首次盈利。2021年年报显示,康希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加17174.82%;归属净利润19.1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康希诺也成为科创板首个“摘U”的生物科技公司。
但对于新冠疫苗未来的需求,康希诺指出,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的努力下,全球疫苗接种人数在2021年快速增长,并预计在2022年保持上升趋势,但未来疫苗接种的推进难度将会加大,全球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增速将逐渐放缓;同时,随着更多新冠疫苗产品的上市,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未来供应价格可能会呈现下降趋势;此外,人们对于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持久力等要求亦会更加严苛,给行业相关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更大的挑战。
沙利文大中华区医疗行业高级咨询总监李谦指出,新冠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的市场空间逐渐趋于饱和,随着需求量的减少,新冠疫苗销量呈现了一定下滑的趋势。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2年7月23日,中国全程基础免疫接种率为89.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71.7%。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至少1剂次疫苗接种率为89.6%,全程接种率为84.7%,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7.3%。
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康希诺指出,国内的疫苗市场庞大,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和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国内疫苗市场份额亦将进一步增大。根据公开信息,2021 年国内人均疫苗支出约为 8.4 美元,而 2021 年美国人均疫苗支出约为 65.0 美元,人均疫苗消费的巨大差距使得国内疫苗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空间。公司产品管线涵盖 12 个疾病领域 17 种疫苗,全面且有竞争力的疫苗管线将为公司后续的持续盈利能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康希诺的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4产品,曼海欣)正式获批,这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四价脑膜炎结合疫苗,也是康希诺除新冠疫苗、流脑二价疫苗以及埃博拉疫苗以外第4个获批的疫苗产品。
今年6月5日晚间,康希诺正式公告称,其与辉瑞于2022年6月4日签署了《推广服务协议之终止协议》,终止关于其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MCV4产品,曼海欣)的推广合作。
对于以上合作的终止,康希诺指出:“公司已建立体系完备的商业运营中心,其商业化团队将负责MCV4的国内外市场策略、营销活动规划与执行。”
当时业内也有观点认为,康希诺已经借助克威莎的商业化,积累了疫苗销售和推广的经验,无需再依赖其他公司的商业化团队。
此次半年报中显示,2022 年 6 月,其 MCV4 疫苗曼海欣首批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
东兴证券此前预估称,假设新生儿人口约1000万/年,MCV4的单价参考香港、美国同品种价格的50%-60%,假设为450元/剂,取3针免疫程序,若曼海欣在2022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6%/10%的新生儿渗透率,可为企业贡献营收8.1/13.5亿元。
而对于新冠疫苗厂商的未来,李谦指出,尽管新冠疫苗整体市场空间不如疫情发生初期一般广阔,但新冠疫苗的开发和生产带来了快速的技术进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新疫苗平台的临床开发能力,推动了规模化生产的进程,开拓了其商业化的程度。
“从长期角度来看,疫苗生产商可以凭借积累的研发经验和验证过的技术平台,转向其他疾病领域,而不仅限于新冠疫苗,未来新冠疫苗的生产厂商可以将这些新培养的能力应用于其他疫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李谦说。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