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上半年农行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的经营走向,那就是‘韧’字。”农行董事长谷澍如是说。面对各类风险挑战,农行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韧性,也与农行横跨城乡的客户基础和机构布局密切相关。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农行会有更深的“护城河”,在不确定性和挑战面前,像农行这样韧性十足的银行,应该具有更强的投资价值。
8月29日,农业银行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并召开业绩说明会,农行董事长谷澍,副行长张旭光、林立、徐瀚,董秘韩国强在会上围绕市场关心的上半年经营成效、信贷投放、数字化转型、资产质量等热点问题做出详细回应。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农行营业收入3872亿元,增速5.9%;拨备前利润2618亿元,增速4.86%;净利润1290亿元,增速4.98%;总资产突破32万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1.94%。
上半年,农行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的定位,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增长”决策部署,出台助力稳住经济大盘40项措施,前瞻主动地让利实体经济。尤其是在信贷投放领域,多项指标续创新高:新增贷款再创历史同期新高,人民币实体贷款增量、增速均为同业领先;聚焦新发展格局,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其中,“三农”县域贷款增量、余额占比均创十年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当前银行股估值过低的问题,农行管理层再次为该行股票“站台”。谷澍认为,资本市场对当前中国银行业的估值偏低,这似乎有一种误解——逆周期管理、宏观审慎管理与银行市场化经营理念相矛盾,中国银行业无法进行市场化估值。但实际上,宏观、微观审慎管理相统一已成为全球银行业经营和监管的共识。
“银行与宏观经济高度绑定,银行本身就有维护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缓释风险的作用。如果经济下行,银行通过简单收缩信贷进行风险审慎管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宏观经济没搞好,银行微观审慎管理也做不好。”谷澍称。
助力稳经济大盘成色足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离不开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国有大行更是要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增加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上半年,农行稳健实施跨周期信贷投放,新增贷款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农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万亿元,新增1.6万亿元,增速9.6%。其中,人民币个人贷款新增3666亿元,增速5.2%,增量、增速均为同业领先;人民币对公贷款增量超过1万亿元,余额突破10万亿元,增速11.6%。
与此同时,贷款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聚焦新发展格局,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三农”、重大项目、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具体来看以下数据:
一是持续加大对“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力度,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做出更多农行贡献。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县域贷款增量、余额全行占比均创十年来新高。截至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6.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176亿元;上半年涉农贷款新增5571亿元,增速11.8%,全方位满足“三农”领域的金融需求。
二是积极服务“稳增长”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加大对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市管廊等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和综合金融服务;做好对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以及电气化铁路、城市轻轨、地铁等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融资支持。上半年投放重大项目贷款4042亿元,同比多投671亿元。截至6月末,农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4.1万亿,年增量2875亿元。
三是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持续推进金融赋能制造业升级转型。截至6月末,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5%,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长34.1%,居同业领先。
四是发挥集团经营优势,建立科创企业“投-贷-服”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专门设立16家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名单。截至6月末,农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1.11万亿元,增速29.2%。
五是聚焦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加大金融政策和资源保障。构建起涵盖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绿色理财等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37万亿元,增速20%,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609亿元。
数字化转型提升助企纾困、民生金融质效
近年来,农行将“全面实施数字经营战略”作为重要战略之一,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以掌上银行为载体的数字化平台更是成为零接触、高效率金融服务的重要利器,线上经营能力稳步提升。
据介绍,近三年来,农行掌银累计更新大小数十个版本,持续提升掌银的客户体验与业务办理效能。截至6月末,农行掌银注册客户达4.34亿户;月活跃客户(MAU)达到1.64亿户,增量和存量都保持同业第一。
“掌银是银行今后和客户交互的主要渠道和界面,这也将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徐瀚称,截至6月末,掌银的日活高达2800万户,农行全国网点数量有2.2万个,这相当于在没有掌银的情况下,平均每个网点每天需要服务客户达1200人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果没有掌银,农行根本做不到提供这么多人次的服务。
特别是今年以来,数字化转型助力农行在民生金融服务等方面质效双升。
2022年3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大金融机构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农行针对新市民基础金融服务、创业就业、购房安家、医疗教育等方面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
例如,开发“工薪宝”农民工工资监管代发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工资支付保函、“民工薪融”等产品,助其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实现农民工代发工资同比增长38%;依托金融科技优势,持续完善农业银行智慧公积金管理系统,助力新市民住房公积金缴存渠道便捷化、服务智能化等。
“三农”服务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实现了农民办贷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近年来,农行大力推广农户线上贷款“惠农e贷”,农民通过掌银线上申贷用贷、借款还款,办贷时长缩短至两三天,最快可当日申请当日批贷。大幅提升了办贷效率,极大改进了客户体验。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达到7081亿元,增速30%,今年以来90%以上的农户选择线上办贷。
中信证券此前的研报表示,农行管理与经营能力稳健,客户与渠道基础扎实,不良认定与拨备计提充分,三农县域、绿色金融、数字经营三大战略下,未来公司有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为城市及县域业务联动再赋能。
有力稳住资产质量基本盘
对银行来说,守住资产质量就是守住风险底线。今年以来,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进一步加大,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银行资产质量、风险抵补能力的变化情况亦备受市场关注。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16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4.87%,较上季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不过,从农行的数据看,上半年该行有力稳住了资产质量基本盘。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1.41%,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00%,下降8BP;关注贷款率1.46%,下降2BP.
值得注意的是,受楼市风波影响,银行涉房贷款的资产质量问题成为近期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关注的共同热点话题。据了解,农行坚决贯彻“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部署,前瞻性全面开展“保交楼”情况排查,存在“保交楼”风险的楼盘1112个,涉及逾期按揭贷款余额12.3亿元,占全行按揭贷款余额的0.023%,及时采取措施,多方协同推进风险化解和住房消费者权益保障。
张旭光表示,农行房地产领域的对公贷款余额与同业相比不算大,风险较为可控。截至6月末,农行房地产领域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335亿元,不良率3.97%,较上年末上升0.58个百分点。目前涉房对公贷款不良暴露比较充分,而且农行总体房地产对公贷款余额量在同业里并不是很大,所以这个风险整体可控。
展望下阶段的涉房贷款投放,张旭光表示,农行将保持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稳定畅通,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民生项目。有效区分具体项目风险和企业集团风险,不搞一刀切,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支持项目并购等多种金融手段,主动支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保交楼,全力做好保交楼、稳民生的金融服务。
下半年信贷投放增长量大概率超去年同期
整体看,上半年,农行不论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的多项经营指标均居于可比同业前列。对于上半年盈利的主要驱动因素,谷澍表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的支撑:
一是正确认识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关系,主动向实体经济让利,以量补价,实现收入增长的稳定。上半年,农行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大于同期LPR下调幅度,日均生息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0.8%,推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
二是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一方面,得益于农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有效发力。上半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持续发力,保持市场主体“青山常在”,这也大大减缓了银行拨备计提的压力。
三是在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有序释放前期积累的拨备余额。
展望下半年的盈利前景,谷澍强调,相信下半年农行的盈利水平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为投资者交上有质量的答卷。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判断:
一方面是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尽管7月金融数据有所波动,但这是在经济回稳最吃劲节点时的盘整,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企稳回升。
谷澍透露,尽管7月银行业信贷投放规模低于市场预期,但农行当月信贷投放规模达1681亿元,同比多增378亿元,8月信贷投放规模同样有望超过去年同期。
“农行在7、8月份的信贷投放量均超过去年同期,9-12月大概率还会延续这种信贷增长的态势。”谷澍称,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判断,是因为截至7月底,农行已经审批但尚未发放的对公信贷储备规模同比多增。个人信贷项目的储备量尽管比对公项目储备要弱,但对公项目同比多增的规模能够覆盖缺口。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角度看,7月新增信贷社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我们判断这种情况应该是暂时性的,7月金融数据主要受房地产预期偏弱的影响,从长周期看,则属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期间的波动。”谷澍称,经济增长新旧动能的转换不可能一帆风顺,经济波动不代表趋势,7月经济回稳的基础尚不稳固,这主要是因为各类政策见效需要时间,从新增存款和广义货币(M2)大幅增长可以看出,资金投放尚未完全落地见效。相信在稳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的推动下,有效投资会稳定扩大,消费需求会稳步回升,房地产预期会逐步企稳。
另一方面,盈利水平的支撑还来自于农行横跨城乡的客户基础。谷澍表示,农行的客户一部分在城市,一部分在农村,这是农行独有的特点,也是农行的“护城河”,可以让农行有能力抵御不确定性的冲击。
“农行的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二是做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从信贷结构看,目前县域贷款大概占全行信贷的37.5%,上半年普惠、基建、个贷领域的县域信贷增量占各自领域新增信贷总量的比重都超过50%。”谷澍称。
此外,数字化转型、充足的拨备同样为盈利水平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