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欧洲天然气价格继续上涨,10月交付的荷兰TTF期货价格收市时涨至245.93欧元,比上周收盘涨了14.5%,盘中涨幅一度达33%。
同时,急剧恶化的天然气供应危机也让欧洲股市和欧元大幅下挫,欧洲主要股指(除富时100外)周一绿成一片,公用事业公司、汽车制造商和化工股普跌。欧元兑美元周一曾跌至0.9877,创下2002年以来最低水平,收盘回升至0.9926。
不少人已经将欧洲当前境况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联系起来。芬兰经济部长Mika Lintila表示,当前欧洲的天然气危机已经具备成为能源业 “雷曼时刻”的所有先决条件。
当时的美国金融家靠着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行衍生品,将风险一层一层包裹、隐藏、放大,并将这些风险泡沫卖到国际上,最后在泡沫刺破之际,贝尔斯登和雷曼等国际投行相继倒下,整个冲击波不断扩大,并撼动了全球金融市场。
略有不同的是,当前的欧洲危机主要成因起于外部。俄罗斯抽走了欧洲天然气市场的流动性,将能源供应商、能源密集型行业和广泛受到影响的下游行业都置于不稳定性之中,最终或推动全球进入衰退。
工业崩溃
由于电价飙升,过去的一年中,欧洲已经损失了一半的锌和铝冶炼能力,70%的化肥产能被削减,欧洲大陆上用于钢铁冶炼的电弧炉也有相当大比例处于暂时停产状态。
而减产、停产的消息还在不断传来。
美国铝业公司表示,其挪威的铝冶炼厂产量将削减三分之一;Norsk Hydro ASA也称计划在9月底关闭其在斯洛伐克的铝冶炼厂;Speira GmbH则计划将德国冶炼厂的产能削减一半。
雅苒国际 ASA、CF Industries Holdings 和 Achema AB 等公司宣布减产化肥产品,欧洲大陆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宣布关闭德国的两家工厂……
此外,据分析称,汽车行业也难逃此劫。之前的芯片危机虽然大幅限制了汽车产能,但制造商仍能销售高端车型来增加回报率,并通过车贷来维持现金流。
但现在的通胀环境下,尤其是利率的上涨,车贷对很多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具备多少吸引力了。这意味着,汽车制造业不得不减少产能来应对成本上升和需求下降。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欧盟工业大量的产能消失,意味着全球对各类商品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大宗商品的价格涨势将继续保持,进一步威胁中低收入国家的生存。
而这些欧洲工业企业,不仅是全球供应链的中下游,也可能是某些产业的上游,一旦出现空白,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远比想象的还要更加深远。
巨大危险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Michael Hüther今年春天就警告,欧洲过快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将使整个欧洲大陆进入严重的危机之中。而年初欧洲工业生产依然强劲的重要原因是这些公司还在处理过去积压的订单。
但积压订单不会永远持续,国际金融研究所就曾指出,由于全球经济的疲软,原先能让欧洲公司继续运转的订单已经远去。这样的快速下降,也可能标志着经济周期的转折点。
《经济学人》一篇文章指出,受打击最严重的区域可能在莱茵河以东,如德国和奥地利。相关的行业领导者调查结果,正显示出这些国家不断增长的下行风险。而意大利工业则处于自由落体状态,欧元区之外的波兰和捷克也是重灾区。
欧洲当地的工业运转迟缓,而作为南欧和法国的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岌岌可危。今年夏季,人们受到解除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鼓励,热情迎接旅游旺季,慷慨地花掉在疫情期间的储蓄,支撑了消费者数据。
现在,像是噩梦反噬,钱包瘪瘪的消费者猝不及防地迎来可能没有足够天然气的冬天。同时,他们还需要面对其他必需品的价格上涨。
据当地媒体报道,德国主要超市中的大型消费品牌正在被抛弃,达能、雀巢、汉高……都被廉价的超市自营商品取代。而这些公司曾经在一季度和二季度财报中收获不俗的业绩,但如果他们的商品纷纷从超市下架,它们还能靠什么来增长业绩?
牵一发而动全身
俄罗斯只是捏住了天然气,就让欧洲从上到下陷入泥沼。
欧盟现在正讨论如何最好地保护各国的家庭和企业,探索诸如天然气价格上限之类的工具,和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
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美国能源部长(Dan Brouillette)表示,欧盟为降低电力成本而采取的补贴政策,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庞氏骗局”。
“它减轻了无法支付电费单的直接痛苦,但钱只是从消费者手里流到电力公司,这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他还表示,全球的能源市场随着冬季临近将更加紧张,更多的能源将用于取暖和其他用途。雪上加霜的是,欧佩克+集团昨天还象征性地削减其石油产量目标。
Brouillette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产量,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
欧洲政客还在努力阻止当地出现天然气危机,但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如企业破产潮似乎已经兵临城下。
而在全球供应链仍连结在一起的现在,欧洲企业既是上游,又是下游,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谁能全身而退?
达摩克斯之剑现在似乎又悬到更多国家的头上。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