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组织中,日常工作信息会散落在文档、邮件、笔记等介质中,一方面知识收集难,企业经营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当员工离职或转岗时,企业可能面临知识资产流失等情况。
而在数字经济大潮下,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知识量和不确定性增加,“增长与减熵”成为企业发展诉诸的关键目标。如何保持创新活力、减少组织消耗,做好知识管理,成为各个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研发密集型企业的思考重点。
近期,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集团首席信息官李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是人工智能技术为主导的AI时代,尤其是大模型技术实现了质变的发展,知识的理解、解析和管理都出现了更多可能性。
“AI时代的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样,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我们总结为AI×知识管理=创新流水线。”李莹表示。
何为创新流水线
流水线似乎是“无人化”作业的代名词,AI时代下知识管理的创新流水线应该怎样来理解?
事实上,创新流水线没有那么简单实现,它需要连接知识、员工和场景三要素,将企业的异构知识进行单元化、结构化、规范化拆解和企业知识图谱的建设,将各场景的文档、知识库、设计方案、经验总结等,通过技术进行组装,根据场景和员工需求进行识别和智能匹配,形成完整的知识流水线。
这个过程中的拆解、分发、组装,百度的经验是基于大模型和知识图谱技术进行,使得员工需要知识的时刻和场景下,实现知识精准高效的分发。
李莹认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AI技术,让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发生颠覆性创新质变;另一方面,要形成创新的闭环,员工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知识的消费者。让员工基于创新流水线持续、高效创新和成长,同时让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产生倍增的收益。
据了解,目前以如流APP和知识库作为知识创造和消费主阵地,百度已经基于知识管理的“创新流水线”理念,构建了产品增长飞轮,从如流APP+知识库,到搜索+推荐双引擎,再到流式引擎,打造了知识创造、知识沉淀、知识流动、知识应用及知识反馈的完整闭环,有效实现了效率提升。
例如在智能制造行业,尤其是类似芯片制造等工程量大、周期长以及知识协同跨度广的超级工程,对于知识管理、工具的依赖程度很高。
作为如流知识管理的应用公司之一,昆仑芯科技的CEO欧阳剑表示,由于芯片工程中涉及大量的协作任务,不同部门之间要不断通过会议、共享文档进行内部信息的流通对齐,同时还需确保每个分支线跟上进度,对知识管理的需求更加紧迫。
“如果某个团队出现工程进度延后,或是产生内容偏差错误,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欧阳剑指出。
知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思想,同时也是先进的工具。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曾多次强调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早在2021年,李彦宏就判断知识管理是AI时代决胜未来的八大关键技术之一。
“一方面,知识管理是公司创新最重要的基座,尤其是对于百度这种需要持续创新的AI科技公司,特别需要知识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百度有更多的AI技术底色,百度的知识管理也是构建在百度文心大模型、飞桨、知识图谱等AI产品和技术内核之上的。”李莹表示。
如何打造知识创新主阵地
据了解,为了加速知识的流动,如流APP+知识库、搜索+推荐的分发系统和流式引擎成为百度做知识管理的重要抓手。
2021年12月10日,百度推出如流智能工作平台2.0,李莹表示,如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工作方式的智能化变革,以“智能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让个人聚焦价值创造,让组织提升效率,最大程度激发组织和个人的活力,成就“智能组织”。
2022年 8月,李莹在百度首届知识管理大会上提出:AI×知识管理=创新流水线。为企业带来大幅提效和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价值所在。
在“搜索+推荐”双引擎驱动环节,百度打造了行业首个“基于大模型的”企业知识分发系统,将员工获取知识的方式从“主动搜索”转变为精准的“送货上门”。
围绕场景的流式引擎环节,百度知识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人-事交互形式,从“人找事”到“事找人”,员工不再需要将所有计划任务记在便签本上,系统会自动提示“下一步”。
以周报为例,上传周报后,每次收到组内成员评论,系统都会以卡片形式,通过会话消息,发送给被评论人,而被评论人则可以直接在消息卡片中对信息进行查看和回复。
而在研发型企业高频的Code Review工作场景中,研发人员能够通过如流收到卡片并直接操作,将“任务”和“人”更充分地连接起来,每天操作步长累计缩短10万步以上。
据了解,企业内知识库、专家库、案例库、平台技术等异构知识,后续将实现更大规模地应用。
李莹指出,通过大模型与知识图谱等领先技术,百度知识管理将异构知识标准化、单元化,对员工需求进行画像与识别,并根据工作场景进行知识的实时推荐,以保证员工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创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