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通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年来,资本市场在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同时,着重加强投资端建设,改变了过去“重融资,轻投资”的局面。十年来,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机构投资者占比显著提升,居民投资渠道和财产性收入来源也因资本市场发展而得到有效拓宽。
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建设不断推进、机构能力不断提升、投资者更加理性的趋势下,资本市场将在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资本市场已成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居民收入翻番,增速快于经济增速。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持续推进基础制度建设,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为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和提高财产性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投资者数量稳步增长。2016年1月,股票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亿;2019年3月,股票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2022年2月,已突破2亿大关。十年前,基金投资者不足4000万;截至2021年底,基金投资者已超过7.2亿,十年间增长了17倍。
资本市场不断汇集优质的发行人和上市公司,基础投资标的日益丰富。
一方面,上市公司分红成为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新渠道”。2011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超过9.7万亿元,如今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率稳定在30%以上,平均股息率在2%以上,与国际水平基本持平。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专业机构的财富管理产品规模不断扩大,价值投资理念不断增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总资产十年间增长5.5倍;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到26万亿元,十年增长8倍,成为投资者的重要资产配置工具。
公众理财意识不断提升,公募基金业迎来大发展。从传统封闭式基金谢幕,到开放式基金占据主流;从“宝宝类”产品主动控规模,到回归主动管理本源;从保本、分级基金退出历史舞台,到公募FOF、养老目标基金加速进场……基金行业跑出了“加速度”。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资本市场为财富管理提供了平台,让投资者共享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促进共同富裕;财富管理也为资本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机构投资者成长推动资本市场实现健康发展。
机构投资者力量壮大
投资者结构深刻变化
近十年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的十年。资本市场着力深化投资端改革,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推动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政策,大力倡导专业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专业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持有流通股市值占比达到22.8%,比2016年提升了6.9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首次降至70%以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的理念逐步建立。
公募基金的财富管理功能进一步显现,并更好助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自成立以来,公募基金行业累计分红3.8万亿元。截至2021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股市值6.4万亿元,占A股流通总市值比例为8.1%。基金公司受托管理的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规模合计约4万亿元,超过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运作规模的50%。截至去年底,141只养老目标基金的存续规模为1099亿元,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1.25%。
此外,保险资金、银行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力度不断加强。截至2021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3.2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41.56%;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资产31.19万亿元,其中权益类资产约1万亿元。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为居民重新安排理财组合提供条件,改善收入和风险结构,增大财产性收入的比重,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参与感、责任感和获得感,从而使得社会的整体福利与幸福水平不断得到有效提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