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对复星流动性的讨论时隐时现。这是这家拥有近万亿资产的大型集团,无法避免的话题。
8月底,复星国际(00656.HK)如期召开了中期业绩说明会。很多人涌进了复星官微视频号的直播间,想听听当面对一些外部议论时管理层们的声音是否铿锵有力。
从业绩表现上看,复星国际上半年的成绩单仍不乏亮点。在地缘冲突、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球通胀和加息周期持续影响的外部环境下,该集团报告期内总收入增长提速,达828.9亿元。净利润则同比有所下滑,降至27亿元。对此,复星国际执行总裁、首席财务官龚平也客观分析了原因,“上半年集团归母净利润下滑,主要受到疫情冲击、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数字往往是直观却不生动。但在复星国际联席CEO徐晓亮看来,眼下的复星正重视现金流和投退平衡,“业务充满韧性,足以穿越周期。”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徐晓亮正在欧洲考察调研复星在欧洲的主要产业布局。在业绩会上,有投资者曾提问,眼下国际局势似乎进入了“去全球化”的趋势,这是否会影响复星的全球化战略?
“复星的全球化已经进入到3.0时代,即站在全球看全球。从充分借助中国动力,到嫁接全球资源,再到中国、全球双向对接,通过双轮驱动,复星积累和收获了全球化和产业运营的能力。这一路,不变的是让全球家庭生活更幸福的初心,变的只是不同阶段具体的战略侧重。”徐晓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变与不变:复星的过去和现在无法割裂而看
“全球化不只是把中国的产品卖到海外,也不只是海外的产品卖到中国,更多是利用全球资源为全球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在海外出差期间,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更加明确地表示,复星是一家植根中国的全球化企业。
徐晓亮同样深有感触。当在欧洲看到自己分管的“快乐”板块业务之一的Club Med海外业绩快速反弹时,他又一次深切地体会到了复星全球化过程中的苦与甜。
迄今为止,复星已经在全球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所布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接近一半,海外员工超过4万。欧洲是该集团主要目标市场之一,这其中,Club Med是其在全球化产业布局中的代表。
2015年,复星完成收购Club Med,拿下了这个全球知名的度假村品牌。然而,随着疫情冲击全球旅游产业,Club Med的全球运营亦陷入冷热交替的状态。但随着海外市场旅行禁令的解除,Club Med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迅速回升——实现营业收入5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恢复至2019年的90%。
“全球化的过程中,难免有沟沟坎坎、磕磕碰碰,交过学费,但收获更大。”徐晓亮并不回避复星在过去所历经的难关。
的确,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其过去与现在已经无法割裂看待。
“没有过去的积累,就没有今天复星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徐晓亮认为,复星的全球化已经进入到3.0时代,即站在全球看全球。在集团海外运营委员会和海外各共享中心的统筹协同下,夯实本地运营,强化全球协同。“就像过去相互独立的井,现在相互连接打通了。”
但三十而立的复星,不可能一成不变。
“过去的二十九年,通过深度产业运营和产业投资,复星完成了全球化的能力布局,在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取得了长足的产业深耕。”徐晓亮表示,复星想要健康可持续地活着,成为百年企业,这意味着要面对更多挑战,穿越更多周期。
“变化的是不同阶段具体的战略侧重,不变的是‘助天下’的初心。”徐晓亮坦言。
加与减法:强化运营提升复星业务韧性
最近几年,对复星流动性的讨论时隐时现。这是这家拥有近万亿资产的大型集团,无法避免的话题。
明显的现象是,最近两年里,复星股权投资退出动作频频。9月6日晚间,复星旅游文化发布公告,该公司控股股东复星国际于2022年9月5日收市后,以每股港币8.57的价格将共2800万股股份协议出售给独立第三方。通过这次交易,复星国际变现2.40亿港元。
类似的动作,此前还相继发生在复星医药、中山公用、青岛啤酒、泰和科技、海南矿业、金徽酒等一众上市公司身上。于是,舆论不免疑虑:从过去的“买买买”到现在的“卖卖卖”,复星“生意经”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徐晓亮给出了答案。
“从2019年开始集团层面就很少再做对外层面的投资,而是聚焦产业运营,并加大对子公司的业绩要求。”徐晓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集团布局已经基本完成,原则上不再投资新的产业赛道,更多支持旗下子公司获取战略性项目。”
自2017年开始,复星全面进入了“深度产业运营+产业投资”的阶段。而眼下,投资更多是为了补强运营的缺漏和短板,是手段,不是目的。尤其是在C2M物种打造和生态构建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投资,比如收购IGI,完善了珠宝产业链完整性;合作BioNTech、真实生物,完整了复星在抗疫板块的拼图等。
投资和运营策略的变化在本次中期财务指标披露中也有所体现。在这次中期业绩中,复星国际对外披露了企业经营性利润23.3亿元,同比上升35.5%。“企业经营性利润剔除了同期披露的产业运营利润中二级市场投资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进入剧烈波动期,这一指标大幅提升,反映了复星多年来持续夯实成员企业产业运营的效果已逐步显现,这也是推动复星行稳致远的底层动力。”龚平在业绩会上解释。
事实上,复星近期的新一轮加减法,必须要适应经济周期波动。当经济周期往不利方向波动时,企业经营者没有退路可言,只能提前想方设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可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企业家都具备判断周期的能力,但真正的考验则是在周期中,如何强化资产管理并保障现金流。
截至今年上半年,复星国际总资产上升至8497亿元,杠杆率为56.8%。该集团期末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人民币1176.5亿元,较2021年底增加了208.7亿元。
近期,有关外资投行调整复星国际评级的话题热度较高,部分机构给出的评级有所分歧。
“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多数穿越周期的百年企业自身的评级都是投资级的,因此自上而下都更加重视公司评级工作。”徐晓亮表示,当前复星正从两方面着手,提升发展质量:一方面,不断提升各个产业的运营能力,优化现金流,做好投退平衡;另一方面,通过打造C2M物种,构建相互协同具备乘数效应的生态,来减少和消除市场对于多元化企业的担忧和顾虑。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