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中场狭路 连亏28亿的叮当健康杠上阿里京东

财经
2022
09/14
20:32
亚设网
分享


医药电商中场狭路 连亏28亿的叮当健康杠上阿里京东

9月14日,叮当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叮当健康”)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据港交所公告,叮当健康公开发售价定为每股12港元,市值约161亿港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1年收入计算,叮当健康在中国数字零售药房行业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0%。而排名第一、第二的服务提供商为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市场份额分别为10.0%及6.5%。此外,叮当健康在2021年还是中国实时到家数字药房行业最大的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达6.8%。

在叮当健康上市之前,素有“医药电商三巨头”之称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已经齐聚港股,市值均超百亿。如今叮当健康上市,免不了会与“巨头”进行同台竞争,而叮当健康的商业路径究竟能否跑通也备受质疑。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王文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叮当健康的模式是否能持续的关键点,是对其盈利能力的预期。从过往数据来看,由于自建线下药房、物流系统以及高企的营销费用,叮当健康成本的增长远超其收入的增长。实际上,这种模式的成功需要时间布局卡位,使叮当健康成长为足以抗衡互联网大厂的规模体量,才能够发挥其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实现盈利的可持续性。

“但尴尬之处在于,叮当健康还没有成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阿里、京东、美团等巨头也看中了互联网医药这块‘蛋糕’,纷纷下场并迅速将叮当甩在身后。”王文华表示,叮当健康并不是医药基因入局互联网卖药,公司当初提出的极致服务理念更是无法将自身与互联网巨头差异化开来,因为这些优势同样是互联网大厂擅长的地方。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叮当健康未来在多长时间内实现盈利仍是一件不太确定的事情。

与“巨头”抢食

叮当健康的业务模式主要以在线和线下运营向用户提供全套实时医疗产品及服务,如快药、在线诊疗及慢性病与健康管理。

叮当健康登陆港交所后,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在内的医药电商平台已经全员齐聚港股市场,这也意味着互联网医疗的下半场争夺战已然开启。对于中国数字医药零售布局者而言,这一市场的“蛋糕”实在可观,谁能夺得较大份额也备受关注。

王文华介绍,市场上有两大类通过互联网卖药的模式:一类是平台型,将平台巨大的流量转换成药品销售的用户;另一类是叮当快药的自营O2O模式,通过“前置仓”功能的线下零售药房,以自建配送物流团队实现药品的销售。叮当的模式决定了其收入增长速度将跑输平台型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和美团。

从各家互联网电商巨头发布的2022年财报数据不难看出,上述的道路均非坦途。不过,经历多年的探索后,有的平台型互联网医疗企业开始逐步走出困境,亏损同比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开启扭亏为盈。但也有些企业仍在固有业务范畴内不断挣扎。

根据京东健康发布的2022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京东健康上半年总收入为202亿元,同比增长48.3%;期内盈利2.2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5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东健康在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31亿,相比去年同期净增加超过2270万。

在京东健康亏损收窄之际,平安健康发布 2022 年中期财报显示,平安好医生上半年总收入为28.3亿元,同比减少25.9%,环比下降 19.6%。从业务结构来看,平安好医生的营收主要由健康服务和医疗服务两大板块的业务支撑,分别占总收入的60%和40%。健康服务收入为16.96亿元,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25.6%;医疗服务实现收入为11.32亿元,同比下降14.5%,环比下降8.4%。

至于叮当健康,据招股书显示,叮当健康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12.76亿元、22.29亿元、36.79亿元;同期对应亏损分别为2.74亿元、9.2亿元、15.99亿元,年内亏损率分别为21.5%、41.3%、43.5%,三年累计亏损约28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为9.87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7.8亿元;期内亏损为4.04亿元,上年同期的期内亏损为7.49亿元。

“之所以连年亏损,是由于目前整个处方药零售企业在互联网医疗与零售打通、保险拓展、渠道下沉上的合作仍显不足,尚未形成一体化的生态系统,未来有待进一步拓展。对此,整体生态合作的必要性在于数字化搭建与人才培养。”有证券机构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早期行业关于市场份额的数据比较局限,线上B2C、O2O渠道刚刚兴起,在一系列外部数据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若要做到精耕细作,就存在盲人摸象的弊端。

“另外,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过去药品零售渠道相对是自然销量的渠道,但是在零售市场进入高速发展之际,人才的培养跟不上需求。如何特定培养符合零售的人才,需要时间、体系、多方推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分析师强调。

O2O迎高速发展

叮当健康二次闯关IPO终于成功,也被认为与当下医药O2O高速发展密不可分。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和监管的严格性,零售药店的起步较整个零售行业晚,医药O2O领域也是如此。在其它零售行业O2O的发展基础上,零售药店O2O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送药APP平台大部分以低频告终。2014年前后,有不少平台开始布局医药O2O业务。其中主要代表有快方送药、药快好、药给力、叮当快药等。在这个阶段,药店对O2O的认知不够,导致送药APP对药店服务难以把控,配送不及时,难以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同时,消费者网上购药的心智仍处于市场培育的初期,加上物流体系并不发达,送药时间成本较高,导致这些APP使用频率较低。而且受政策的约束,处方药不能在网上销售,因此线上销售的品类也受到限制。最终,许多送药APP平台无法支撑而暂停或消失,留下来的代表平台是叮当快药。

第二个阶段,互联网平台O2O模式跑通,以高频带动中低频,各方积极参与,覆盖的城市和药店不断增加。互联网基因较强的泉源堂正式进军O2O业务,包括美团、阿里健康、饿了么等互联网企业也积极参与,O2O覆盖的城市和药店不断增加,消费者的心智不断强化,零售药店O2O发展进入快速上升期。

第三阶段,疫情促使更多的药店加入O2O,消费者心智强化,工业企业介入。新冠疫情暴发后,药店到店人流减少,医疗机构就医不便,无法开具处方,零售药店O2O购药的优势则明显体现,发展进入了爆发增长期。第三方平台提供更多便捷性的工具,让更多的药店上线O2O成为可能。消费者心智不断强化,工业企业也介入O2O对产品进行推广、给药店引流等。如美团加大与线下药店合作,不仅推出了扶持24小时药店的“小黄灯计划”,还推出“腾飞计划”,通过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鼓励更多线下药店入驻平台。第三方平台在进行零售药店和消费者双重教育的同时,利用强大的LBS(基于位置服务)系统和庞大的配送团队,不断提升医药服务能力。

据米内网发布的《中国零售药店O2O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约有20万家药店加入O2O,占全国零售药店总数的1/3;预计到2030年零售药店O2O的规模占实体药店整体市场的份额将升至19.2%,市场规模将达1444亿元,如果线上医保全面开放,份额将升至32.1%。

此外,在数字化大潮下,全渠道布局成为众多零售药店的共识,较早布局O2O的上市企业,近两年O2O的销售额增长翻倍。米内网认为,零售药店O2O主要以药品为主,与网上药店的品类结构差异较大,预计2030年零售药店O2O药品规模将追平或赶超B2C网上药店药品规模。另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7950亿元,其中,网上药店(药品和非药品)首破2000亿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