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利于稳定银行存款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定期存款占比更高的银行受益最明显,但更为重要的是,打开了存款成本下行的想象空间,对银行、实体经济、银行股来说,信号意义更强。此外,房地产风险暴露可能趋于缓和,信用风险担忧预计将有所修复。对银行股而言,建议积极关注经济修复、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房地产悲观预期修正带来的投资机会。当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本面处于底部,随着经济逐步改善、信用风险预期缓和,银行股配置价值凸显。
重点推荐标的:招商银行(600036.SH)、宁波银行(002142.SZ)、平安银行(000001.SZ)、兴业银行(601166.SH)、常熟银行(601128.SH)、成都银行(601838.SH)。
事件:9月15日,六家国有大行、招商银行均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安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存款挂牌利率是各项存款产品定价的“锚”。
存款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公布,是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会长期保留,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从未有过调整;存款挂牌利率以存款基准利率为基础,由商业银行在一定区间内自主决定,它是银行各项存款定价的基础和“锚”;存款实际利率是以存款挂牌利率作为参考、由银行与客户“协商”之后确定的。
大多数银行上一次调整存款挂牌利率还是2015年,而此次国有大行、招商银行公告下调活期存款挂牌利率5bp、下调三年定期存款挂牌利率15bp、下调其他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10bp,意在引导存款实际利率下行。商业银行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虽然其影响力较人民银行对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要更弱,但其效果类似于一次存款基准利率的全面下调。
此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是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影响下的常态化操作。
2021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再次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具体来看:
①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上限,由以前的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改为加上一定的基点确定,此次改革驱动活期存款、1年期及以内短中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基本平稳,2年期及以上的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有所降低。
②2022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即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各家银行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今年1月,1年期LPR曾下调10bp,4月26日,在上述改革机制公布后,国有大行、部分股份行将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调整,此次调整主要是各项存款产品实际定价发生变化,存款挂牌利率并未变动。
今年8月,1年期LPR下调5bp,5年期LPR下调1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有所下行,此次国有大行、招商银行顺势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是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下的操作,虽然存款基准利率并未发生变化,但对商业银行存款产品定价有较强的指引作用,其产生的效果也类似于降息,预计后续其他中小银行也会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利于稳定银行存款成本、缓解净息差压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信号意义较强。
静态测算,若此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传导至各项存款产品定价下降相同的幅度,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邮储、招行整体存款成本将分别下降约7.8bp、7.8bp、8bp、5.9bp、8.8bp、9bp、7.3bp,净息差将分别提升5.9bp、5.8bp、5.9bp、4.2bp、5.6bp、8.7bp、5.5bp。
若后续其他中小银行也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幅度与国有大行类似,则上市银行存款成本将下降约8bp、提振净息差5.7bp、提振2022年净利润增速1.63pct,定期存款占比更高的银行受益最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调整机制,对银行的指导是柔性的,并非刚性,在实际操作层面,也需要自律机制进行引导和协商,因此,在LPR或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发生调整时,各家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的幅度均由银行自主决定,而为了鼓励各家银行主动根据市场利率变化调整存款利率,人民银行在MPA考核中也有相应的激励。此外,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存款产品的实际定价还要综合考虑存款的竞争情况、存款结构的变化,在当前存款存在定期化的趋势、并且存款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款成本下行空间预计有限。
对银行而言,在当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资产端收益率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利率自律机制通过引导银行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动,有利于缓和负债端成本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缓和净息差下行的幅度。存款挂牌利率的调整至少打开了存款成本下行的想象空间,对银行、实体经济、银行股来说,信号意义更强。
对银行股可以更加积极一点。
①宏观层面,逆周期调节加码,经济预计温和复苏。为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8月24日,国常会决定在落实好前期33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并在之后的国常会上,李克强总理不断强调稳定经济的决心,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预计经济将呈现温和复苏格局,并扭转市场此前的悲观预期。
②社融增速预计逐步企稳,流动性较为充裕。8月金融数据呈现“表外融资强、表内信贷修复、债券发行退坡”的特征,整体来看,实体需求略有好转。展望未来两个月,社融增速预计将有所企稳:①国常会要求依法盘活地方2019年以来结存的5000多亿元专项债限额,10月底前发行完毕,优先支持在建项目,9月份、10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将有所改善;②8月24日,国常会提出再增加3000亿元以上额度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企业中长期贷款、表外融资均有一定的支撑;③全国层面与各地均在陆续出台房地产“保交楼”基金,叠加各地放松限贷、限购政策密集出台,预计短期房地产销售将有所修复。
③银行基本面:存款利率下调缓和净息差下行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信用风险悲观预期修正。此次存款利率下调,表明监管层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呵护银行净息差的决心,信号意义较强,打开存款成本下行的想象空间。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风险暴露可能趋于缓和,信用风险担忧预计将有所修复。8月以来,多部门在重要会议上均重点提及要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特别是郑州30天攻坚行动与以往政策相比,力度与决心之大非往日可比,此次政策一是“保交楼”决心更强,提振市场信心;二是举措更加细化,成效更为明显;三是时间跨度缩短。考虑到河南地区特别是郑州问题楼盘困局较为突出且人口体量较大,郑州积极救楼市的举措可能成为全国各地效仿的对象,更有力的政策落地后预计楼市销售端将有所好转。对商业银行来说,按揭贷款投放及房地产领域风险的预期或许可以更加乐观。
④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突出。从近三年上市银行板块整体股息率来看,股息率一直保持在4.5%以上,国有行整体股息率更高,且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在监管政策支持下,银行股有望受到长期限保险资金的青睐。
⑤总结:对银行股而言,建议积极关注经济修复、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房地产悲观预期修正带来的投资机会。8月24日,国常会提出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缓解市场对于经济下行的悲观预期;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专项债资金投入使用,对信用扩张起到支撑作用;此外,全国性房地产纾困基金逐步开始运作,各地也在出台相应的措施支持“保交楼、稳民生”,7月发生的“停贷断供”事件对于市场信心的冲击也将有所缓释;当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基本面处于底部,随着经济逐步改善、信用风险预期缓和,银行股配置价值凸显。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反复、疫情防控政策趋严、房地产政策放松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