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9月30日,振华新材(688707.SH)在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时的电话会议、参加券商策略会及一对一沟通时表示,公司二季度收入较一季度的25.8亿元环比增加约10%,从出货量方面看,二季度因4月疫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出货量环比略有减少。公司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层状氧化物路线,目前已升级为第二代产品,已向客户送样,同时也有部分小规模产出并销售。此外,振华新材表示,碳酸锂的价格走势受供需、汇率变动等因素综合影响,目前新能源行业对锂盐需求较大;公司根据锂盐价格走势、库存情况以及生产计划动态制定锂盐的采购策略。
二季度收入较一季度环比增加约10% 公司目前已恢复正常生产
公司二季度收入28.6亿元,较一季度的25.8亿元环比增加约10%;二季度净利润3.2亿元,较一季度的3.4亿元环比下降约5%;从出货量方面看,二季度因4月疫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出货量环比略有减少。从单吨净利的角度看,上半年相较之前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1)公司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加之前期采购策略得当,存在部分库存收益;(2)公司产能利用率较高,摊薄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3)产品结构得到有效改善;(4)公司地处西部地区,人工、电价上可能有一些相对优势。谈及三季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时,公司表示9月初贵阳出现疫情,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贵阳新材位于贵阳市白云区沙文工业园,贵阳新材目前承担了公司20%产能,因此疫情影响相对有限,疫情管控期间公司实行闭环生产管理,目前已恢复正常。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升级为二代 尚未向海外客户送样或销售
振华新材介绍称,目前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同时公司前瞻性布局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向主要客户送样和小批量出货,希望借此契机得以进入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原材料储量丰富、生产工艺简化且易于管控、产出效率高,但技术门槛高,盈利能力较好。同时,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倍率性能优异,安全性能良好,同时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适合于储能、中低续航里程电动车、工程车、小动力(两轮车、三轮车)等领域。公司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目前已升级为第二代产品,已向客户送样,同时也有部分小规模产出并销售。第二代产品相较第一代,在克容量、首效、碱度控制上均有改善提升。
公司称目前钠离子电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极材料行业的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说明钠离子电池的未来越来越明确。但目前能够吨级量产,并且符合下游客户要求的正极材料企业还非常有限。谈及钠离子电池的量产进程时,振华新材表示钠离子电池是一个新的化学体系,在向市场推出量产前,需要经过谨慎的验证。预计在今年年内积极配合下游客户着力解决“0到1”的问题,力争加快放量速度。目前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均在努力争取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此外,公司表示截止目前未曾直接向海外客户送样或销售。但不确定下游客户是否有向海外客户送样或销售。公司虽有接触海外客户,但截止目前没有批量供货。
沙文二期项目预计四季度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公司未受到限电影响
关于产能方面,公司称目前具备产能5万吨,沙文二期项目预计四季度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今年年底具备7.6万吨的产能;沙文一期技改项目等沙文二期投产后立即启动,预计明年一季度技改完成并投产,届时公司将具备8.2万吨的产能。义龙三期项目目前已土地摘牌,已在加速推进相关工作。而新增产能按计划正常推进中。此外,振华新材也表示公司的生产基地位于贵州,暂未受到限电影响。
大单晶技术体系应用于钠离子电池 海外整车厂对单晶逐步加强认可
公司2009年在全行业较早推出第一代大单晶NCM523产品,经过不断的升级迭代,目前已全面覆盖中镍、中高镍、高镍、超高镍全系列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公司的大单晶技术体系在此过程中也逐步丰富完善。公司的大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具备优异的安全性能及高温、高电压循环稳定性。公司运用大单晶技术体系生产的单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材料结构完整,加工性能良好,在循环过程中不会出现颗粒碎裂的情况,有效减少因颗粒碎裂而产生新的界面的情况。大单晶技术体系应用到钠离子电池中,有利于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改善钠离子电池的高温高电压循环性能,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因此,大单晶技术体系的积累及应用是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进程较快及产品性能得到客户认可的重要保障谈及公司对海外市场单晶的发展趋势的看法时,公司表示海外电芯厂主要采用日韩的多晶材料,国内电芯厂是单晶和多晶两种技术路线,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海外整车厂对单晶的认识也逐渐加强。基于谨慎风格,新事物的推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三元材料加工费下调空间有限 9系材料已在客户端完成多阶段技术验证
在出货结构上,公司上半年三元正极材料中镍5系占比49%,中高镍6系占比13%,高镍8系和9系合计34%左右。其中,公司的9系材料已在客户端完成多阶段的技术验证,上半年已完成吨级产出并销售。谈及公司对三元材料加工费的看法时,公司表示三元材料行业属于重资产、技术密集以及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因此固定资产投入大、生产环节难度高、需要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的加工费水平处于正常空间,下调空间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