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首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会召开,院士专家、行业精英以及来自科研机构、钠离子电池相关产业链企事业单位的嘉宾代表共同探讨钠离子电池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化发展趋势。会上,宁德时代表示,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光大证券表示,钠电行业进入0-1阶段,硬碳负极的研发攻关成为决速关键,在钠电硬碳负极产品研发和量产进度较快的厂商,最有望受益于钠电0-1带来的需求弹性。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称,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宁德时代则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优势互补,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这一续航车型会面向65%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同时,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科海钠董事长胡勇胜在会上称,今年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关键年,国内已率先实现材料和电芯的量产,正式开启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他提及,今年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要真正完善产业链,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政策层面,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
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阶段电池研发的重要技术路线。相较于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极丰富、成本低、充电快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落后于锂电池。两者的下游应用场景均涵盖电动汽车和储能。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钠离子电池发展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据EVTank预测,2026年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将达到369.5GWh。受益于政策推动以及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的加速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可期。
相关上市公司方面,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等电池技术布局。
维科技术拟变更募投项目涉足钠离子电池产业。公司10月27日晚发布公告,终止“年产6000万支聚合物锂电池智能化工厂扩产项目”的后续建设,拟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其中2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2GWh钠离子电池项目”,并由全资子公司南昌电池实施,该项目总投资额近7亿元。
雪天盐业11月2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控股股东轻盐集团、轻盐集团全资子公司轻盐晟富,拟通过“协议转让+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湖南有色研究院全资子公司美特公司,美特公司是公司向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延伸所需要的产业发展平台。
美联新材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一如既往努力做好产业布局,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建设工作,推动钠电池产业发展。
不过,雪天盐业也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当前钠电池行业正处于产业化前期,钠电池的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大规模产业化还需要时间,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泰君安认为,2022年底钠离子电池有望初步形成产业链,2023年钠离子电池将开启规模化应用,2025年国内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58GWh,对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需求17.4万吨。
光大证券表示,钠电行业进入0-1阶段,硬碳负极的研发攻关成为决速关键,在钠电硬碳负极产品研发和量产进度较快的厂商,最有望受益于钠电0-1带来的需求弹性,推荐:鹏辉能源、贝特瑞、杉杉股份。关注其他在钠电负极材料也有研发布局的厂商:华阳股份、璞泰来、翔丰华、元力股份。
相关概念股:
宁德时代(300750.SZ):公司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顺利,供应链布局上需要一些时间,已与部分乘用车客户协商,明年将会正式量产。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中伟股份(300919.SZ):公司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电池前驱体材料已经工业化量产。
华阳股份(600348.SH):公司钠离子电芯生产线已投产,正调试优化。在完成pack包装后,可运用于低速电动车、储能相关领域。钠离子电池产业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钠离子电芯项目也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工程。目前公司正加紧制定钠离子电池产业相关规划。
鹏辉能源(300438.SZ):公司目前有三个团队在做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工作,包括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体系等正极路线,公司钠电池产品性能优异。
传艺科技(002866.SZ):公司旗下传艺钠电举行中试线投产、研究院揭牌及新材料项目开工仪式。传艺科技披露,该钠离子电池项目中试线已经投产,中试线产能为200MWh/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