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受富士康工厂供应中断等因素影响,2022年4季度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两款机型的出货量将明显低于预期。郭明錤已经将这两款iPhone 14
Pro机型的出货量预期下调至7000-7500万台,比此前预期(8000-8500 万台)下调最高20%。
报告中,郭明錤指出郑州iPhone工厂在11月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仅为20%,预计12月份能改善至30-40%。他还表示,和硕(Pegatron)和立讯精密(002475.SZ)(Luxshare)分别从富士康获得了约10%的iPhone
14 Pro和14 Pro Max订单,但大规模最早也要等到12月下旬。
除了分单外,另一方面,11月初,郭明錤就表示,苹果正与和硕、立讯精密讨论将iPhone 14/14 Plus产线转换为iPhone 14
Pro/14 Pro Max。
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10月份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11%,而苹果是唯一一家在10月份实现销量环比增长的主要智能手机厂商。尤其是在中国取得了25%的最高市场份额,从而超越三星电子,坐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宝座。Counterpoint称,苹果iPhone
14系列发布后两个月销量达2609万部,而高端的Pro系列销量占比70%。
一边是“一机难求”,一边是“产能降低”,也难怪苹果(AAPL.US)急于产线转换和分单生产,以此缓解Pro系列的供货问题。郭明錤分析称,由于长时间的发货延迟和通货膨胀,本季度消费者对iPhone
14 Pro机型的大部分需求将直接“消失”,而不是推迟。
除了iPhone 14两种机型“截然相反”的供需情况外,“果链”上各个公司今年也尤为“奇特”。
首先是富士康。郭明錤在这份报告中提及的另一个重点是鸿海/富士康在今年第4季度面临营收低于预期的挑战,他指出,鉴于苹果将更多的订单分流给和硕和立讯精密,因此未来富士康很难再继续成为iPhone
15 Pro 高端机型的独家组装厂商。
不过,随着河南疫情得到控制,富士康郑州园区再度推出新一轮的员工招聘,11月29日,郑州富士康iDPBG事业群发布新的离职返聘政策。
其次,11月8日晚间,歌尔股份(002241.SZ)发布风险提示性公告表示,该公司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随后郭明錤发文称,经调查,此产品可能是Apple的AirPods
Pro2。
对于此次海外大客户“砍单”带来的影响,歌尔股份表示,本次业务变动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人民币33亿元,约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4.2%。对于客户调整订单的原因以及具体情况,歌尔股份并未在上述公告中做进一步说明。
与此同时,同属“果链”耳机供应商的立讯精密(002475.SZ)已经开始扩产并承接AirPods Pro 2的所有订单,成为AirPods
Pro2独家代工厂。郭明錤预计2022第四季度AirPods Pro 2的出货量约2000万台。目前京东平台AirPods
Pro2耳机供货充足,且还在现货降价促销中,此次事件应该对客户购买没有太大的影响。
11月13日,立讯精密发布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股票期权总量为1.72亿份,约占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的2.42%。此次激励计划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30.35元。
总的来说,天风证券近期研报表示,持续看好iPhone销量稳健&产品结构优化,以及Mac业务增长对于供应链厂商业绩的拉动。其表示,iPhone收入与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形成反差,再一次验证iPhone产品生命力、用户粘性以及目标用户群体在经济预期下滑背景下需求依旧坚挺,认为苹果依旧能够享受智能手机格局变动+5G渗透换机红利;本次新品Pro机型占比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西部证券也指出,国际智能终端A客户,在国内主要代工厂因故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由于目前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机型包括SE、12、13与14,而且都只是入门款,所以当下占苹果出货量最高的Pro类机型即使通过国内的调度,11月的影响也在所难免了;当然,富士康通过调度其他厂区产能、提高奖金等方式降低产业链影响,预计对以全年为轴度衡量的果链上市公司产品销售数据的影响相当有限,并不需要过于悲观,“长期而言,即使苹果想将手机组装产能从国内转到印度,也必须要印度先具备能够生产高端型号的技术、有额外的产线,产品及零组件还必须先经过印度标准局认证,这过程既复杂又费时,同样没有必要把这个问题的思考短期化和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