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9亿A轮融资还不到一年的时间,11月30日晚间,长城汽车(601633.SH)官微发布消息称,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未势能源”)正式完成5.55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家队”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领投,A轮领投方国投招商持续增资,氢能行业新秀立本能源跟投,瑞银证券继续担任B轮融资财务顾问。据悉,在过去6年里,长城汽车已针对氢燃料电池技术投入了20亿元,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再投30亿元,构建起“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并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
未势能源副总裁解超朋表示,未势能源作为长城控股集团新能源领域重要战略布局之一,是长城扩容品牌矩阵、领跑新能源赛道的关键力量。未势能源积极解决“卡脖子”难题、推动“国产替代”,持续深耕氢能及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及零部件的研发攻关与生产制造,自主攻关的多项产品均已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如: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电堆、膜电极,70MPa系统、储氢瓶、瓶阀与减压阀等,从新理念到新技术、新产品,再到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已然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力与市场效益。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未势能源、明天氢能、氢途科技、骥翀氢能、爱德曼氢能、东方氢能、新研氢能等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均完成过亿元融资。据氢云链统计显示,截至9月,已完成的氢能企业融资事件已超24
起,融资金额超34亿元。24家企业分布情况为:燃料电池环节16家,制氢环节1家,加氢储氢环节3家,其他环节4家。
截至目前,我国先后有重塑股份、东岳氢能、国富氢能、上海治臻、捷氢科技等氢能企业完成股改,并相继进入IPO辅导期。
今年6月,捷氢科技、国富氢能、治臻股份在短短3天内相继在上交所披露了科创版IPO招股说明书。三家公司合计拟募资42.81亿元。这三家拟上市公司全部都属于氢能源赛道的“领跑”选手。
据悉,国富氢能主要产品是储氢瓶、制氢设备和加氢站,目前处于高投入的研发阶段,技术门槛比较高,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进入盈利。
治臻股份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师生团队创办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属于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的商业模式,深耕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氢能金属极板领域10余年。
捷氢科技脱胎于上海汽车集团,相当于上海汽车分拆上市,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核心零部件。该公司是国有汽车集团中首家启动分拆上市的下属企业。
9月30日后,3家企业科创板IPO均处中止状态。公开信息显示,原因皆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11月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国富氢能正式撤回了科创板IPO申请。
通常来说,拟IPO企业若想在A股上市,股改后需经历至少3个月的券商辅导期,辅导验收后最快也还需数月时间的流程工作才会披露招股书。在流程快、门槛略低、投资人退出方便、国际化等出发点驱使下,也有企业正在考虑北交所或港股IPO。
香港投行界人士表示,多数创业公司去港交所上市会选择H股,它不需要做海外结构重组,在股改后提交证监会国际部,依次拿到受理函和批复文件后,便可以进入聆讯和挂牌流程,H股上市不涉及增发,从时间上权衡,比内地上市快捷很多。
3月22日,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更名为“广东国鸿氢能股份有限公司”。11月22日,国鸿氢能在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从时间进度上看,国鸿氢能似乎比在港二次上市的亿华通闯关之路要走得更快,距其11月1日披露拟港交所上市仅过了21天。这意味着,国鸿氢能有望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拟香港上市的氢能公司。
在H股IPO的氢能公司,由于省去了拆除特殊股权结构的一道程序,未来还可以通过“H+A”的方式回归,这也是一条灵活的上市途经。
华创证券认为,氢能应用场景广泛,分为交通、工业、发电和储能四个方向。目前由于氢能技术尚处在发展时期,其储运问题、应用稳定性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目前交通领域是氢能初期应用的主要突破口,也是商业化应用前景较为清晰的市场。
相关概念股:
亿华通(688339.SH):氢燃料电池系统龙一,2020年市占率为34.8%,已与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合作,2021年底,发布了额定功率达到240kW的燃料电池系统产品。
长盈精密(300115.SZ):公司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其在氢燃料电池金属极板领域正在为国家重大装备客户承接相关研发任务,已基本掌握了氢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的关键技术,且形成了研发和生产所需要的设备配置、工艺条件和相关技术开发的人才团队,得到部分氢燃料电堆企业的初步认可。
雄韬股份(002733.SZ):子公司雄韬氢瑞拥有华南地区首条氢燃料电池电堆全自动化生产线。
雪人股份(002639.SZ):在氢能源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上已布局两块业务,一是氢气制取与加氢站建设运营相关设备,二是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包括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空压机及氢气循环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