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RO概念股走高,截至1月5日当日收盘,和铂医药-B(02142)涨超16%,药明康德(02359)、昭衍新药(06127)均涨超4%,康龙化成(03759)、泰格医药(03347)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消息面上,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正式开始。浙商证券认为,简易续约有望打消市场对于创新药每年医保谈判/新增适应症续约都会大幅降价的担心,降价温和有望形成收入/利润可持续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药持续推进-商业化正反馈。
据悉,医药外包服务行业(CXO)是依附于药物研发、生产的外包产业链,形成了CRO(合同研究组织)、CMO(合同生产组织)、CDMO(合同定制生产组织)、CSO(合同销售组织)等细分子行业。CRO公司和CDMO/CMO公司分别在研发条线、生产条线上贯穿药品生命周期。
近些年,因为全球老龄化的问题,大量初创制药公司成立,医药公司的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新药研发成本也居高不下,叠加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等因素,海外巨头的订单快速向大陆转移,导致国内CRO行业的增速远高于药品销售额的增速,行业景气度高。
市场空间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CRO服务收入2020年增长至67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预期将于2024年达到960亿美元,2020年-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3%。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我国CRO行业规模已从2011年的136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78亿元,年均复合增速(CAGR)超过20%,并且接下来三年CAGR大概保持在20%到25%。另据业内预计,到2023年,中国的CRO市场规模预计或将会达到172亿美元。
从政策上看,纲领文件指引、注册审批改革和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推行,均对CRO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中,注册审批改革的推行,将创新药的审批时长缩短了近一半,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提升了各个阶段参与者的积极性,最终促进了CRO行业的发展。
中邮证券在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中指出,医药板块分化明显,CRO已到布局之时。CRO板块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COVID-19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2023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
海通证券认为,CRO未来长期成长性比较确定,是因为近年来我国临床试验发展迅猛新药研发需求骤增。近年来,为推进药品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我国持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药品创新,各药企也在政策利好下积极投入创新研发。
相关概念股:
药明康德(02359):12月1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相信医药创新将持续不断进步,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将致力于研发更多的更有效的药物以满足大量未能满足的临床需求。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客户超过1000家,活跃客户数量超过5900家,全球各地的客户对公司的服务需求保持强劲增长。得益于公司全球“长尾客户”战略持续发力以及其他客户渗透率继续提高,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人民币129.18亿元,同比增长175%;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人民币154.77亿元,同比增长31%。
昭衍新药(06127):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药药理毒理学评价的民营企,也是国内第四家A+H股上市的CRO企业。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药物非临床研究服务(即非临庆CRO业务)、药物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即临床业务)、实验模型供应三个板块。
康龙化成(03759):公司提供跨越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两个阶段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CRO+CMO解决方案。实验室服务为其最主要收入来源,收入占比61.34%,毛利率43.47%
药明生物(02269):公司为生物药CRO/CDMO全周期一体化外包服务平台。药明生物主营业务分为临床前研发(生物药CRO)、临床开发生产(生物药CDMO)两大部分。生物药CRO主要覆盖药物发现、细胞工程开发。生物药CRO向下延申至CDMO业务,提供技术转移和商业化生产服务。
维亚生物(01873):维亚生物已累计为全球1947家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药物研发及生产服务,共计投资孵化90家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核心业务CRO方面,今年上半年维亚生物CRO业务收入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