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迎兔年开门红,军工股震荡走高,成飞概念股暴涨9.71%,立航科技(603261.SH)、成飞集成(002190.SZ)、中航产融(600705.SH)等涨停。
1月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乘势而上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更好发挥中央企业核心功能。
此后1月12日,中航电测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拟以向中航工业集团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其持有的成飞集团100%股权,中航电测于1月12日开市时起开始停牌,预计在2月2日前披露本次交易方案。
航空工业成飞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军品涵盖我国首款四代机、歼10、枭龙、歼7和歼5等系列军机;民品涵盖大型客机C919、ARJ21、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和民机零部件国际转包。
中泰证券认为,作为我国军机产业链的核心资产,成飞集团筹划整体上市,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速背景下集团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加快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又一重大典型案例。
随着新一轮国改向“攻坚区”挺进,2023年国改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2年5月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方案》到2022年12月上交所发布的《中央企业服综合务三年行动计划》,再到2023年1月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明确下一阶段国企改革核心要求,政策方面呈现连贯性和持续性,对国企高质量发展力度和决心不减,对军工央企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和优质资产注入有较大推动作用。
资产证券化方面,2021年,十大军工集团中资产证券化率(总资产口径)较高的分别是中航工业集团(71%)、电子信息产业集团(66%)和中国航发集团(61%),国企改革推进确定性较高;资产证券化率较低的依次是航天科工集团(18%)、航天科技集团(20%)和中国电科集团(32%),具备较大改革弹性,且近年在改革方面边际改善明显。
伴随国企改革向“攻坚区”挺进,2023年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有望提速,核心资产注入将为国有上市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
股权激励方面,作为国有企业提质增效的强力武器,国有军工上市企业的股权激励或将成为常态,国有军工企业的经营活力将进一步得以激发,板块业绩将持续充分释放。
展望2023年,从基本面来看,军工行业增速或将提速,理由有三:
①延迟交付订单存在跨周期确认。
到军工行业是“需求免疫”行业,但从供给的角度而言,产业链整体难以避免疫情冲击、外部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生产、交付和确认的节奏。军工下游与中上游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一般而言会提前备产备货,对短期的冲击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完成生产交付目标。对于中上游企业,2022年需求没有发生变化,但产能瓶颈以及外因影响的生产交付对供给侧的冲击仍是军工企业持续高增长的两个主要矛盾,这两个矛盾或对军工相关的配套企业业绩增速提速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企业回归正常生产节奏,延期交付订单或跨周期确认至2023年利润表中。
②产能有序释放,供不应求情况缓解。
自2021年以来,军工相关企业纷纷启动扩产,以迎接快速增长的下游需求。但军品以销定产,需求向供给传导存在滞后:下游需求传导至生产供给端出现滞后,产能缺口持续存在,这种状态预计于2023年得到缓解。
2023年,上一轮扩产预计逐步落地,如材料类、中游各环节等,产能落地将对业绩提速形成强有力支撑。
③大额订单逐步落地,需求景气持续。
2021年,中航沈飞、航发动力、洪都航空等大额合同负债落地;2022年,中航西飞合同负债落地,中直股份公告预计2023年将收到客户大额预付款。与之对应,2022年以来,军工配套企业有较多大额订单落地,如雷电微力收到24亿元订单合同,中简科技收到22亿元合同等等,新增订单逐步落地,需求景气持续。
中泰证券指出,2023年军工行业聚焦四大方向成长新动能,分别是航空发动机:三代提速四代接力,新建产能释放在即;航空制造:爆款型号需求接续释放,行业需求持续强劲;军工电子:下游客户产能瓶颈突破叠加补偿性需求,订单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导弹:“战备库存”+“演练消耗”双重需求,导弹放量正提速。
此外,聚焦国改深化“提质”加速: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推动军工国企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投资机会上,建议关注1)航空制造细分赛道,重点推荐:中航沈飞、中航重机、西部超导、广联航空、豪能股份和迈信林。
2)航空发动机赛道,重点推荐:航发控制、航发科技、航发动力、应流股份和派克新材。
3)无人机等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重点推荐:航天彩虹。
4)军工电子领域需求放量和国产化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国博电子、紫光国微。
5)国企改革受益标的:航天晨光、天奥电子、航天电器和中航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