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券商耀才证券持续向客户发送邮件通知,称将由2月16日起暂时关闭内地身份开户客户的账户,直至获得内地监管机构最新指引后,才可继续使用。2月13日上午,耀才证券金融(01428)一度暴跌13%,截至收盘,该股收跌12.34%。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李惟宏指出,个别在港券商已因应自身情况向部分客户暂停提供服务,但整体而言,暂时未见对业界有即时严重影响。
盘后,耀才证券公告称,为积极配合中国监管机构措施,集团在中国监管机构仍未发出清晰的开户指引下,将早前所有国内客户于国内开立的证券账户,并于2023年2月16日起全面暂停使用,直至待中国监管机构或证监会厘清相关的法规。
该公告称,为配合中国监管机构的法规,此前耀才证券已于2016年3月将内地的资讯中心结束营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内地营业地点;由开业至今,所有交易系统伺服器从未设于内地,全部设于中国香港。
此外,耀才证券还称,对遥距开户的程序,均一直依据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所定的遥距开户要求,均做足以下审查:所有非亲身到中国香港开户的人士,均需要持有香港银行帐户作为结算帐户,才可开户;开户的人士必须透过其所登记的香港银行账户存入不少于10000港元,以作身份认证。
就上述暂停账户的安排,耀才证券认为不会对集团业务及收益构成有任何影响。耀才证券表示,2022到2023年度前十个月主要收入来源是以中国香港客户为主,占集团收入约98%,足以证明进行上述措施对未来业务不会带来影响;而盈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香港整体经济气氛改善,及恒指上升所带动,加上集团有效的成本控制所致。
香港券商人士也表示,耀才作为老牌港资券商,以本地零售客户为主,即使损失该部分客户影响也不大。同时作为首家停止现有客户服务的券商,一定程度上能带来舆论作用。
根据网传的邮件截图显示,耀才证券表示,证券账户暂停买入功能,只可沽出;期货/期权/杠杆式外汇/贵金属账户不可开立新仓,只可平仓;于2023年2月23日或以前提取账户内的全部余款。若超期仍未提取余款,则会把余款自动存入客户事先登记的指定提款银行户口内。简而言之,内地投资人在耀才证券的开户账户现在只能卖不能买,并且在2月23日之前提取账户内资金。
据了解,耀才证券是一家香港本地券商,2010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23亿港元,舆论风波之下,2月13日股价大跌12%。除了舆论风波,耀才证券业绩处于持续下滑之中,公司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收入4.36亿港元,去年同期5.67亿,同比下滑23%,由于新股市场冷淡,公司孖展利息收入剧烈下滑99.4%,在2021年年度公司收入净利双双大幅下滑。
此前就有市场传言,16家国资券商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在2月16日之前清散港美股业务。同时,国内IP要下线港美股App。部分头部券商人士表示,并不了解情况。亦有券商表示不便回复。专注于港美股的华盛证券目前也仍能开户,但有内部人士称,“估计很快就开不了户了。”
事实上,对于互联网券商跨境业务,监管早就有动作。2022年12月30日,证监会公布针对富途控股、老虎证券的整改措施。增量上,依法取缔增量非法业务活动。禁止招揽境内投资者及发展境内新客户、开立新账户。预计未来富途将失去大陆市场拓展空间,更聚焦于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境外市场。存量上,妥善处理存量业务,允许存量境内投资者继续通过原境外机构开展交易,但禁止境外机构接受违反我国外汇管理规定的增量资金转入此类投资者账户。
2023年1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文件提到,要加强对非法跨境经纪业务的日常监管,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思路,稳步推进整改规范工作。
香港证券业协会主席李惟宏认为,相关监管新规暂未对整个业界有严重影响。李惟宏指出,个别在港券商已因应自身情况向部分客户暂停提供服务,但整体而言,暂时未见对业界有即时严重影响。他称,将会继续聆听业界意见,适时向财库局及相关监管机构作沟通。
公开资料显示,向境内投资者提供美股港股投资等跨境证券服务的,主要包括四类金融机构,一是富途控股、老虎证券、哈富证券、雪盈证券等民营互联网券商;二是港资券商,比如耀才证券等;三是外资券商,以欧美大型互联网券商与投行旗下券商机构为主,典型的比如盈透证券;四是中资银行/券商机构在境外设立的券商分支机构。
券商人士坦言,这将有助于中资券商在港开展业务。长期来看,香港与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正在不断增强。下一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继续深入推进,香港或将长期受益,承担更多连接境内外金融市场的责任,成为境内资本走出去和境外资本走进来的重要桥梁,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架构不断健全,跨境证券业务的发展不断规范,营商环境更加方便,未来中资券商或更受投资者青睐。
资深香港机构人士表示,这次受影响的可能是透过财经大V引流过来开户的,也可能是开户手续不太合规,但是对行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未来这类券商跨境业务的发展还是要看监管的进一步政策,但趋严应该是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