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民航局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据民航局介绍,1月份,民航运输生产总体呈现快速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9%;民航旅客运输规模迅速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从恢复程度看,1月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9.5%、74.5%和72.9%,恢复水平较2022年12月分别提高26.1、39.0和5.7个百分点。
自1月8日起民航局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本航季恢复航班申请和新航季的增班申请。从上周(2月6日-12日)实际执行的航班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恢复与58个国家间的客运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执行795班,比“乙类乙管”政策发布前一周(1月2日-8日,482班)增长65%。换季后,随着国际公商务人员往来和旅游、留学等市场的逐步恢复,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运力调整也将逐步到位,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文字实录:
民航局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 孙文生: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召开民航局2023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我们今年的第1场新闻发布会。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商可佳。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主要内容有:
一是介绍2023年1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二是介绍2023年民航春运整体情况;
三是介绍《民航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等文件内容。
首先,请吴世杰副主任介绍2023年1月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 吴世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通报今年1月份全国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
安全运行方面:1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航空飞行84.1万小时,环比增长75.2%,同比增长11.0%;累计飞行34.2万架次,环比增长78.2%,同比增长10.4%。通用航空飞行3.1万小时,环比下降56.3%,同比下降48.0%。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安全运行态势总体平稳。
生产运行方面:1月份,民航运输生产总体呈现快速恢复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9%;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快速回升,完成旅客运输量3977.5万人次,同比增长34.8%;民航货邮运输淡季特征明显,完成货邮运输量49.0万吨,同比下降25.1%。
从恢复程度看,1月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9.5%、74.5%和72.9%,恢复水平较2022年12月分别提高26.1、39.0和5.7个百分点。
运行保障方面:1月份,共保障各类飞行38.3万班,日均12360班,日均同比增长10.1%,日均环比增长63.3%。1月份全国航班正常率为96.6%。
通报完毕,谢谢!
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 商可佳: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介绍一下2023年民航春运整体情况。
今年春运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做好今年的春运保障工作意义重大。民航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18日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对春运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部署要求,及时监测研判、精心组织调度、守牢安全底线、落实防控要求,旅客运量大幅增长,重点物资运输畅通,航班运行平稳有序,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自1月7日至2月15日,春运40天,民航运输旅客552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38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运增长39%,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76%。保障航班53.6万班,日均1.3万班,同比增长15%,恢复比例超过八成。平均客座率74%,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航班正常率96%,与去年持平,比疫情前提高16个百分点。
从单日旅客运输量看,1月27日(正月初六)达到179万人,创下自2021年5月6日以来时隔631天后的行业单日新高。从机场方面看,旅客吞吐量恢复到2019年春运同期90%以上的有66个机场,其中54个机场恢复比例超过100%。从热门航线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三亚、成都等城市间航线需求旺盛,北京-三亚、广州-上海、深圳-成都等15个客运量排名靠前的航段客座率超过85%。
今年的春运,民航系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更加重视航空安全。民航局多次召开行业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研判安全形势、市场形势,制定安全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局领导带队赴全国各地督导检查安全工作,落实责任、排查隐患,确保实现两个“绝对安全”。
二是稳妥有序恢复运力。民航局制定《安全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的工作方案》,确保航班增速同保障能力相匹配。根据疫情形势和市场需求配置航线、机型、时刻等资源,加大热门航线运力投放,针对返乡客源集中的航线,推出“点对点”、定制化出行服务。充分发挥航空物流保通保畅机制作用,增加高峰期货运保障资源投入,确保重要物资运输畅通。
三是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全面落实“乙类乙管”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充分释放空勤和机场地服保障等人力资源。督促一线岗位人员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引导旅客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持续做好候机楼和客舱内的清洁通风消毒。
四是提升旅客出行服务。民航各单位践行真情服务,优化服务保障流程,推出爱心柜台、流动服务岗、差异化安检、行李“门到门”等便民服务措施,做好航班正常与服务保障工作。机场航站楼张灯结彩、热闹喜庆。航空公司推出共写新春祝福、抽取幸运旅客等具有节日特色的客舱活动。民航广大干部职工坚守一线岗位,用心用情用力为航空旅客出行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美好体验和平安旅程。
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 孙文生:
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介绍《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等文件出台的有关情况。
所谓机场净空,通俗的讲就是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在机场周边划定的一个保障民航航班安全起降的空间区域,在这个空间区域内不能有超高建(构)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否则将直接影响民航飞行安全。机场净空保护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要求高。从专业角度上看,净空保护有着严格的标准。在整个航班飞行过程中,起飞爬升和进近着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阶段,没有超高障碍物的机场净空就是在这两个关键阶段为航班飞行保驾护航、确保起降安全的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二是范围广。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运输机场的净空保护区域是以机场基准点为圆心、水平半径55公里的空间区域。这个区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是跨区、跨市,甚至跨省的。比如北京大兴机场的净空保护区域就达到1409平方公里,覆盖京冀两地共七个区县。三是难度大。机场净空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大到国土空间规划、建设项目审批,小到一只风筝、一个气球的放飞,甚至一株树木的生长,都与机场净空保护息息相关。根据《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地方人民政府、民航管理部门和各机场管理机构都承担着相应的净空保护责任,其中地方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机场净空保护源头管控、系统管控、长效管控机制尚存在一定短板,净空超高事件时有发生,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民航管理部门同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依然不够顺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入做好机场净空源头管控,民航局会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审核办法》),并同步配套出台了《运输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和《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遮蔽原则应用指南》两部规范性文件,系统解决了机场净空保护过程中建设项目净空高度审核、净空保护区域日常巡查处置和遮蔽原则应用等方面的难点、痛点问题,构建完善了机场净空保护全链条管理体系。
其中,民航局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审核办法》,有效将民航安全监管需求同地方政府自然资源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有机融合,统一了全国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范围划设和审核要求,明确了民航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以及机场管理机构在净空保护及净空保护区域建设项目高度审核方面的职责分工和管理要求,建立了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机制,规范了机场总体规划中关于净空管控的内容,简化优化了净空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审核规则,提升了民航管理部门的审核效率和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审批效率。同时,针对障碍物限制面范围内未纳入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范围的通讯铁塔、广告牌等,要求机场也应当积极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净空管控机制,避免出现管理盲区。
配套出台的《运输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全国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巡查管理要求,针对净空保护区域各类区域风险度提出了差异化分级巡视检查要求,建立了对施工机械类临时障碍物的差异管控机制,增加了应用新技术开展巡查等内容;《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遮蔽原则应用指南》则是首部适用于全国民用机场的遮蔽原则应用标准,细化规定了遮蔽原则的应用情形和方法,并以示例形式阐述了具体操作步骤,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利于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土地空间资源。
上述三部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机场净空保护顶层政策体系已基本构建完善。下一步,民航局将会同自然资源部持续深入开展宣贯解读,并加快编制机场总体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技术规范,推动有关政策落实落地,实现机场净空保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赢”。
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新京报记者:
请问,“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市场恢复情况如何?其中国际客运恢复的整体情况。新航季,国际航线预计能恢复多少?
商可佳:
1月8日“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民航适逢春运生产旺季,市场迅速恢复,运行安全平稳,有关整体情况刚才我已经作了介绍。新航季,在国内客运市场方面,将持续保持较快恢复态势,航班量有望恢复并超过疫情前水平。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国际航线航班方面的情况。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民航局取消“五个一”和“一国一策”国际客运航班调控措施,回归在双边航空运输协定框架下实施管理,自1月8日起受理中外航空公司本航季恢复航班申请和新航季的增班申请。
从上周(2月6日-12日)实际执行的航班情况来看,我国已经恢复与58个国家间的客运定期航班,98家中外航空公司共执行795班,比“乙类乙管”政策发布前一周(1月2日-8日,482班)增长65%。中国与泰国、柬埔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6个亚太地区国家间的航班量共增加226班,超过增班总量的70%。通航城市对、通航国家和执飞航空公司数量分别恢复到疫情前25%、64%和80%。客运航班量总体恢复至疫情前的9%,中方航空公司执飞航班量占比为62%。中国与阿联酋、意大利、新西兰、荷兰、哈萨克斯坦等27个国家间的航班恢复比例超过20%,其中,埃及、比利时、沙特等6个国家的航班恢复比例超过5成。
换季后,随着国际公商务人员往来和旅游、留学等市场的逐步恢复,航空公司尤其是外航的航班运力调整也将逐步到位,国际航班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后续,民航局将继续统筹做好运行安全、疫情防控和国际航班恢复工作,与各国民航主管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批复中外航空公司复航和增班计划,更好满足国际旅客出行和经贸交往需要。
本文来源于“中国网”官网,智通财经编辑:杨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