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 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

财经
2023
07/27
18:30
亚设网
分享

7月27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会上提到,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上市的融资效率。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活跃并购市场,在整个创投基金退出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里,与并购活动相关的并购贷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张青松还表示,在债券市场上,推动科创型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在股票市场上,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要特别提出,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也就是资金募集、资金投资、资金管理以及资金退出,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型企业的金融供给。我们还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融资,并且希望银行能够为并购融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文字实录如下: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关情况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政策例行吹风会的还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牟淑慧女士。

下面,我们首先请张青松先生作介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张青松: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有关情况。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科创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持续健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优化市场机制、丰富金融支持工具,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创新的专营组织架构、专门风控制度、专业产品体系、专项考核机制,推动信贷资源向科创领域倾斜。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较高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连续3年保持25%以上的较高增速;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连续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

三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明显增强。推出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等债券产品,拓宽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设立科创板、北交所,深化新三板改革。引导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四是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进一步深化。稳步推广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允许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汇管理试点,鼓励和引导外资通过私募股权基金参与投资境内科技型企业。优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的集中化便利政策,帮助科技型企业提高资金应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五是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稳步推进。迄今,已在北京、上海、济南等7地设立了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重点方面,通过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与各类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更相适应、业务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下面,请吴朝晖先生作介绍。

科技部副部长 吴朝晖: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科技部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通道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的重点内容。

主要工作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持续”:

一是主动加强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合作,科技金融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与人民银行研究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若干举措;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科技信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配合证监会创设科创板、建立北交所,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渠道更加通畅。

二是发挥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银行向科技型企业投放贷款的积极性持续增强。与人民银行实施4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

三是深化“一行一策”合作,差异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与国家开发银行实施100亿元专题债促进成果转化;与工商银行开展专项行动每年新支持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农业银行紧扣农业科技园区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中国银行设立目标规模300亿元的科创协同发展母基金;将建设银行纳入国家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优化科技信贷服务。

四是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作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导向持续凸显。转化基金目前已设立36支子基金,在项目层面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超过1000亿元,放大比例1:18。已投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已有36家企业科创板上市。

五是加强科技数据共享利用和信贷模型建设,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便利性持续提高。与金融机构共享40万家高新技术企业、5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在高新区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仅2022年积分企业获得银行授信1178.6亿元。

在各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截至今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企业542家,总市值达6.72万亿元;北交所上市企业204家,总市值超2668亿元。在金融的助推下,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正在蹄疾步稳地向建设科技强国迈进。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科技金融工作还面临围绕创新全链条的系统设计不足、专门的支持工具和产品不多等问题。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部署,与各部门密切合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措施更加精准、更加系统,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寿小丽:

谢谢。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和产业化水平。其中,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一个重要工具。请问,下一步科技部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的总体考虑是什么?谢谢。

吴朝晖: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很重要。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技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等部门一道共同推动科技金融系列举措扎实落地。

总的考虑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系统牵引,坚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坚持分类施策和精准施策有机结合,坚持支撑科技攻关和服务实体经济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具体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强化科技与金融部门工作的协同联动。针对部门间统筹推进的问题,科技部将与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加强科技、金融、产业等领域政策协同、资源对接、信息共享。同时,共同推动这些政策在地方落实。另外,科技部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提供科技政策信息,促进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企业融资对接。

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信贷服务能力建设。目前,针对部分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看不懂”“摸不准”等问题,科技部按照三条思路推进。第一条思路,引导银行建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的信贷产品。第二条思路,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服务于科技创新,尤其是服务于重大科技创新的能力。第三条思路,推动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规律,强化服务科技型企业信贷的精准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是进一步支持引导资本市场敢于投早投小。针对前沿研究、成果转化等创新环节中的风险投资介入不足等问题,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方面,加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关键技术领域和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支持科创板、北交所进一步优化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更加精准地增强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得性,提升资本市场“硬科技”底色。

四是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目前,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性工具和产品不够丰富,针对这个问题,科技部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支持工作:配合支持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模式;积极支持保险机构为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环节开发保险产品;继续支持地方稳妥有序地推动科技金融相关的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年来,虽然科技金融领域快速发展,但是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要仍然比较多,请问应该如何构建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谢谢。

张青松:

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感谢您的提问。您这个问题,我觉得吴部长刚才已经回答了。当时吴部长在回答科技金融的问题,我非常惊讶,他对我们金融领域所做的一些举措、成果以及不足有深入了解,也可以反映出我们部门之间互动和联动非常紧密。所以,我从我的角度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在整个科技创新活动中,无论从科创主体的角度,还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同周期的角度,对金融的需求、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作为资金的供给方,应该聚焦短板弱项,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科创型企业以及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金融需求。具体有五个方面:

一是推动科创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我们国家是银行信贷为主体的金融供给模式,大大小小的银行是我们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从人民银行角度来讲,我们要运用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货币环境。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从其管理机制、风险评估、产品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能力,把科技创新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

二是不断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在债券市场上,我们推动科创型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在股票市场上,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发行上市。我要特别提出,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也就是资金募集、资金投资、资金管理以及资金退出,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型企业的金融供给。我们还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融资,并且希望银行能够为并购融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三是进一步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科创活动不确定性较强,融资担保和保险有风险分担的天然职责和职能。具体到首台首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政策。

四是不断优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鼓励科创型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加强银政企对接和科技共同信息的分享,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配套政策。

五是要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指导银行业等各类金融机构严守风险底线,重点督促他们落实好风险防范的主体责任,坚持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使得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形成一个逻辑整体,推动银行业自身高质量发展,以及金融创新持续健康发展。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我们知道,科技创新由于前期的投入高、不确定性强且都不具备可以抵押的资产,导致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之投入。今后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张青松:

我接着回答你这个问题。的确,科技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创造性的工作,投入不一定有产出,但是不投入肯定没产出。所以,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体系怎样支持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要满足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定位以股权投资为主,股权投资是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要采取“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我有这几个方面的情况跟大家分享:

一是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创投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

二是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刚才吴部长有所谈及,要建立健全创投基金的考评和容错免责机制,让他们放下包袱,综合算账,算长远账,更好地发挥投早投小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推动创投机构加强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设,对投资对象也就是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加强战略咨询、资源整合的综合化服务能力。我作个解释,我和著名的头部创投企业交流,他们说,管投的有100人,管辅导支持的有400人,是1:4、1:5的比例,创投基金有广泛的资源,可以把这种资源嫁接整合,推动被投资对象,也就是初创期科创企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我们要全方位完善跨境资金管理政策,坚持双向开放、对外开放。

三是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上市的融资效率。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活跃并购市场,在整个创投基金退出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里,与并购活动相关的并购贷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初创期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初创企业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调动投贷两方面积极性,在贷款过程中附加一些股权投资的条款,如果成功能够获得更高收益,这个高收益可以弥补贷款损失,实现银行信贷资金的可持续发展。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第一财经记者:

我们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了5批1.2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9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工信部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负责人 牟淑慧:

谢谢您的提问。现在专精特新是个热词,昨天我们在浙江杭州举办了2023全国专精特新发展大会,张国清副总理也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求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大政策支持,做好管理服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专精特新发展目标,培育一批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善于创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坚定不移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刚才记者也提到了,现在全国已经培育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了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20万家,在产业链强链稳链固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坚持部门联动、政策协同,引导金融资源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联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深化产融对接,鼓励金融机构打造“专精特新贷”等金融产品,提供专门服务。截至6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了9.1个百分点,联合证监会推动9个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上市。刚才张青松副行长已经提到了,目前累计已经有16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全部上市企业数量的30%以上。今年新上市企业中,60%都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是坚持夯实基础、前瞻布局,通过融资支持培育更多的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刚才提到了担保的增信作用,我部和财政部连续6年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积极支持创新型小微企业,提高融资可得性。刚才还提到了股权投资“投早投小投创新”的问题,我部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带动作用,目前已累计设立31支子基金,投资项目1100多个,其中200多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在投资后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金融部门、财政部门深化对接合作,强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对接,共同实施“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不断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等支持力度,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为做优做强实体经济贡献积极力量。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科技创新往往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征,请问金融管理部门对于统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金融风险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张青松:

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这个问题刚才已经提到,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管理和防范所面临的风险,承担相关损失,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金融部门的职责。迄今为止,我觉得这对矛盾解决得比较好。金融部门向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所产生的效果,既包括支持科技行业发展的效果,也包括金融部门形成资产的效果,两方面都是好的。应该说,我们找出了一条支持科技创新实现金融业自身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当然,还有很多短板弱项,这也是我们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工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讲,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首先要明确责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政府倡导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但要由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我们也将指导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更多利用大数据等模型带来的赋能作用,规范运作,加强内控,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

二是强化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约束。科技型企业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但科技型企业也要履行自身信息披露、接受市场监督的义务。要把自己的科技成果、科技投向向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分享,作为上市公司,更应该把全面的信息向市场披露,缓解或解决银企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担体系。刚才已经讲过,我不再赘述。

四是稳妥推进科技创新金融改革的试点工作。我已经提到过,有7个地区已经推开,正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不同层面得到更大应用,实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平衡。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刚刚吴朝晖副部长在开场白中介绍了“企业创新积分制”,对于解决科技信贷评价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能否详细介绍企业创新积分制的相关情况和成效?谢谢。

吴朝晖:

谢谢您的提问。正像您说的,企业创新积分制是一种有效尝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我想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包括企业创新积分制提出的背景、具体做法和特点、初步成效和下一阶段的探索。

第一,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提出的背景。刚才我也谈到过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科研实力、成长潜力、专利等方面评估比较难,这几年来,科技部与相关部门、银行合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基础,构建符合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

第二,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具体做法和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围绕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建立指标体系,一共18个核心指标,分两类,一类是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第二类是评估企业的发展潜力。18个指标具体包括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企业获得风投额度等。二是数据获取实现“零填报”,现在在高新区试点推进,支持高新区建立园区内企业创新数据平台,包括科技数据、税收数据、政务数据等,这些数据的获取不要企业填报。三是精准画像主动推,在这个平台上,对高新区所辖企业进行评估、精准画像、主动推送,让金融机构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评估、分类支持。

第三,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初步成效。截至目前,已经在25个省市、100多个国家高新区,以及30来个省级高新区全面推广,已经有超过10万家企业纳入到积分评估中,效果比较明显。一方面,一些金融机构根据推送来的信息对企业进行评估,开发了专门的信贷产品。据统计,2022年积分企业获得1200亿的授信。另外,一些高新区为这些创新积分比较高的企业提供配套财政支持,形成了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合力。

第四,关于企业创新积分制的下一步探索。科技部将继续支持这项工作,主要思路是八个字:完善规范、提质增效。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总结完善、推广应用。二是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更好地评估初创期企业,给这些企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三是扩大应用场景,引导更多的创新资源向积分较高的企业集聚。谢谢大家!

中宏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科创企业发展门槛高,债券市场支持科创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有限,请问在帮助科创企业降低发展门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方面有哪些考虑和相关措施?谢谢。

张青松:

好,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我跟大家分享了一些数据,回到科创企业发债领域,我还有另外的数据和大家分享。截至2023年6月末,科技型企业发行科创票据的余额达到了2264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余额达到了2258亿元;战略性产业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的融资余额达到6600亿元、在交易所发债余额达到4640亿元。刚才您提到门槛高,有困难,其实这个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增强债券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推动扩大科技型企业发债规模。我们会为科创型企业发债开辟绿色通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二是研究推进高收益债券市场建设。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建设高收益债券专属平台,设计符合高收益特征的交易机制与系统,同时加强专业投资者的培育。

三是进一步丰富科创类债券产品。鼓励发行混合型科创票据,就是债和股融合在一起的票据,募集资金可投资科创型企业股权,债券的票面收益可以和科技型未来的成长收益挂钩。支持非上市科技型企业发行含转股条件的创新公司债券,加强股债联动。

四是进一步优化科创型企业发债融资环境,包括评级机构、评级方法、评级覆盖面等。

总而言之,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得科创企业在债券市场上获得更多资源和关注。谢谢!

中新社记者:

我们关注到,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的投融资路演活动,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搭建股权融资平台,很多投资机构对此也表示了兴趣。请问,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工作考虑?谢谢。

牟淑慧:

谢谢您的提问。“一月一链”是我们新开展的一项活动,这个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精准对接,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的良好生态而开展的。基本设想是,每个月围绕一条重点产业链,聚焦链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搭建企业与投资机构双向交流对接平台。今年6月,在第十八届中博会期间,我们启动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并举办了全国首场路演。昨天是第二场,与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同期举办。两场活动累计吸引了线上线下近800家投资机构参与,服务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项目。

刚才也提到了,股权融资在扩大初创期中小企业资金来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部门协同、政策联动,持续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厚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土壤,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生机活力。

一是与间接融资、上市培育等融资促进工作有机结合,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股权投资基金等参与投融资路演活动,推动形成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多元化接力式投融资服务。

二是组织各地加强对企业股权融资需求的定期摸排,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分层次、分领域举办形式多样的投融资路演活动,促进供需信息对称,引导各类投资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力度。

三是加强对参加路演活动企业股权融资情况跟踪回访,加强活动成效总结和经验做法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研究建立常态化机制,更好地满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需求。谢谢!

金融时报记者: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多部门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请问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有哪些?谢谢。

张青松:

谢谢您的提问。谈到金融生态,我们就得界定或者理解构成金融生态的要素,或者是在金融生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主体。显而易见,至少有科创企业、各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三个重要的主体。在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中,这三个主体都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形成联动效应。刚才就金融机构如何服务科创活动,我们做了很多介绍,刚才提到的积分制、供应链、专精特新等,都是我们作为政府部门,为营造良好生态所做的努力,这都是我们的例子。迄今为止,我们在融资对接、信息共享、知识产权交易等方面,都提供了有效的配套支持。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评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地方征信平台搭建、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政府部门将会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构建。

一是加强政银企对接,强化信息贯通。加强科技型企业信息库建设,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支持重点科创领域,持续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产业政策和相关企业项目等融资需求信息库,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

二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配套政策。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组织开展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试点,指导银行进一步优化评估模型,不断增强专利价值的评估能力。同时,进一步拓宽知识产权处置变现渠道。

这是我简单的回答,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本文编选自“中国网”,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