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银基金郑宁在一次深度访谈中表示,在下一次医药行业的上涨中,院内产品端公司尤其是创新药有望作为领头的引擎。今年虽然医药指数是下跌的,但体验比去年好很多。去年医药是普跌,没有什么产业逻辑驱动的机会;而今年不一样,可能存在结构性的机会。比如,以创新药为代表的院内标的,今年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郑宁指出,医药行业能走出来,最重要的还是基本面支撑。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到今年三季度,医药企业的业绩都处于低基数的状态,未来许多公司会出现连续多个季度的业绩环比改善。做全行业比较的话,医药业绩有比较优势,尤其是一些院内产品端的公司,基本面比较优势会更强,而且它们现在的估值也比较低。
现在的医药板块,基本面郑宁认为可能是向上的,估值变得很便宜了,机构持仓的拥挤度也大幅下降,政策面或已经转向正面。行业贝塔的四个打分因素都在变好,所以现在需要保持乐观。
郑宁表示,投资创新药的逻辑就八个字:三端共振,报表兑现。首先,创新药和前几年主题投资的阶段已经不同,体现在财务报表正在发生真实的改善。今天的创新药,已经不再是用PPT讲故事的阶段,而是在财务报表上有了显著的变化。
其次,需求端、供给端和支付端出现了三端共振。需求端,创新药的市场规模一直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创新药供给端的内外部因素,都在发生变化。内部因素上,供给端或已经有所出清,不再像几年前那么内卷。外部因素上,新药审批不像前几年那么宽松了,限制了新增供给。更重要的是,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周期,创新药的龙头企业到底是哪几家,也看得很清楚了,行业格局有显著改善。如今这一批创新药龙头公司的成长确定性相对较强,隐含回报率也相对较高,可能是近几年来投资创新药相对较好的时机。
此外,支付端也在改善。一方面,医保谈判规则从去年就开始持续优化,降价幅度收窄,今年继续宽松。另一方面,现在政策也在鼓励多元化支付体系,未来在支付端有更多鼓励政策值得期待。
上述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带来的是财务报表的改善。从我们观察到的创新药公司基本面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的收入在高速增长,毛利率在提升,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都在下降,导致净利率的提升。未来几年,随着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一批创新药公司有望开始盈利。
除了创新药之外,郑宁还比较看好创新器械和自主可控设备,这两个方向更多是进口替代的逻辑。比如,电生理手术的国产份额很低,而且国内手术渗透率也很低,处于一个双低的位置,同时这个行业的壁垒又很高,那么这些国产企业未来几年可能有非常高的收入扩张空间。
再看自主可控设备中的内窥镜,国产份额也很低,但这个行业渗透率没电生理那么低,所以行业增速没那么快,但未来国产公司通过替代进口也有不错的收入提升空间,甚至未来还有出海的逻辑。
郑宁坦言,他的投资框架是比较逆向的,在行业的底部和顶部,组合的特征会和别人明显不同。行业处在底部的时候,他会关注高风险资产,等到行业到了顶部的时候,他的组合又会聚焦低风险资产,看似组合形式变化很大,其实本质不变,它们的风险收益比都是同类最优的。
这是因为在行业底部的时候,成长股的风险收益比会相对较好,组合的锐度就会很强。等到了顶部,成长股的风险收益比下来了,可能就选择价值股,这个组合又会钝化。底部去找没有风险的资产,意义不大。即便现在很火的高分红资产,也是有风险的。我们做投资,最重要的是比较风险收益比。郑宁说,他们是追求长期投资的,希望组合能持续带来超额收益,穿越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的周期,时间越长我们的超额收益也能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