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会上提到,2021年7月,商务部发布了我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张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明确清单之外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平等准入,实现了我国服务贸易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谈及外资企业圆桌会,何亚东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发挥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作用,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为广大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营造可预期、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文字实录如下: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3年11月9日)
何亚东: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没有需要向大家通报的信息。下面我愿意回答记者朋友提出的问题。
下面请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第六届进博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请问商务部目前这两项工作进展如何?
何亚东:中方先后于2021年9月和11月正式申请加入CPTPP和DEPA,并积极推进相关进程。
关于CPTPP,中方已对协定全部条款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评估,梳理了可能需要采取的改革举措和修改的法律法规,并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贸港主动对照先行先试。目前,中方正按照加入程序,与各成员进行沟通和磋商。
关于DEPA,2022年8月18日,成员方成立了中国加入工作组,全面启动谈判。目前,中方正与成员方就协定相关议题深入交流,已举行2次部级会议,3次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和3次技术磋商,总体进展积极。同时,中国国内多个地方都在主动对接DEPA,与成员方一道探索相关领域务实合作。
中国真诚希望与各国一道,在开放的大舞台上相向而行、相互成就。中方期待早日加入CPTPP和DEPA,愿与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指出,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尽快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您能否介绍一下有关进展情况?
何亚东: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瘦下来”,让市场准入门槛“降下来”。
关于你提到的第一张清单——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13年9月,商务部会同上海市和有关部门,对标高水平投资协定,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我国首张外资准入负面清单。10年来,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历经7次修订,条目由190条缩减至27条,实现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开放度高于全国。下一步,商务部将在充分听取和梳理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意见建议基础上,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就进一步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行评估论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于你提到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021年7月,商务部发布了我国在跨境服务贸易领域的首张负面清单——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明确清单之外对境内外服务提供者一视同仁、平等准入,实现了我国服务贸易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制定出台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了解到,由商务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5届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正在筹备,可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何亚东:2018年以来,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可以说,论坛已成为中国对话欧洲产业、贸易、资本的重要窗口,也是跨国公司深耕中国、拓展中部地区大市场的重要平台。
由商务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5届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将于2023年11月13—1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打造新质生产力
谱写对欧新篇章”,分为主题展、主体论坛、专题对接会和考察四大版块共举行13场活动。与往届相比,今年的论坛将更加突出“含新量、含绿量”。论坛将围绕中部地区发展战略,重点就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和九大新兴特色产业进行专题推介。与此同时,聚焦欧洲国家产业特点,设置中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合作发展论坛、北欧进口食品保健品品鉴推介会、北欧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并围绕北欧绿色生产、生活和生态策展布展。
目前,北欧国家驻华使节,瑞典贸易与投资委员会、挪威电商协会等商协会代表,以及一批欧洲企业负责人已确定出席活动。论坛将充分借鉴国际论坛活动常规做法,设置会前对接环节,深入务实洽谈,推动中欧企业项目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我们注意到,11月7日上午,商务部在第六届进博会期间举办了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提到要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昨天又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能否介绍下有关情况?
何亚东: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既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已成为老百姓生活“日用而不觉”的重要组成。商务部于2006年、2011年先后认定两批共1128个中华老字号品牌,联合相关部门持续出政策、办活动、搭平台。正如你刚才提到的,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我们举办了第三届中华老字号创新发展大会,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相关领域专业机构、老字号企业家代表分享交流经验,组织老字号技艺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发布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情况。2022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现营业收入超1.2万亿元,近7成企业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发展势头良好。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因为经营不善等原因,已经退出了市场。
为推动中华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今年4月,商务部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坚持“优中选优”的工作原则,建立实施“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有中华老字号进行全面复核。近期,经企业自查、地方初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商务部联合相关部门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对经营不佳、业绩下滑的73个品牌,要求6个月予以整改;继续保留1000个经营规范、发展良好的品牌。
后续,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字号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老字号深挖文化底蕴,对标先进理念,守正创新发展,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商务部在上海召开多场专场外资企业圆桌会。请问从外资企业反馈来看,外资企业圆桌会制度在稳外资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
何亚东:按照国务院部署,今年7月商务部依托外贸外资协调服务机制,升级建立了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
一是畅通表达渠道。圆桌会议不设条条框框,鼓励外资企业畅所欲言。聚焦不同主题,坚持重点国别与重点产业相结合,境内会议与境外会议相结合。参会企业既有世界500强和重点行业龙头,也有中小科创企业和孵化平台企业等,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外国商协会、外资企业对通过圆桌会加强交流意愿强烈。
二是协调解决问题。邀请相关部门现场回应企业问题,建立圆桌会议问题清单台账,认真研究、妥善解决、限期回复。对反应集中、突出的共性问题,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相信大家也都关注到了,近期我们已经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小而美”的利企举措,包括外资研发中心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外籍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津补贴免税优惠政策延期等。对于外资企业普遍关注的数据跨境流动问题,国家网信办公布了《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很多外资企业表示,随着相关举措落地实施,将有效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
三是加强政策宣介。我们既主动发声,就数据跨境流动、出口管制、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便利化等外资企业的热点关注进行政策解读,也问计于企业,听取企业对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增强政企互信,凝聚共识。外资企业纷纷表示,通过圆桌会议的务实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政策,澄清了疑惑,感受到了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深耕中国的信心。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发挥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作用,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为广大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营造可预期、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谢谢。
东南卫视记者: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于11月4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阿尔巴尼斯表示:“这是七年来首次访问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这是非常积极的一步。”请问,今后中澳在经贸上会有什么新举措吗?
何亚东:近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式访华并出席了第六届进博会。习近平主席会见阿尔巴尼斯总理,表示中澳两国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从两国共同利益出发,共同构建平等相待、求同存异、互利合作的中澳关系,推动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李强总理和阿尔巴尼斯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发表了《中澳总理年度会晤联合成果声明》,同意恢复包括中澳部长级经济联委会在内的政府间对话机制,在双边贸易领域,重申中澳自贸协定的重要性,同意促进经贸关系等。
中澳经济高度互补,共同利益广泛,双方在经贸领域开展互利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近期,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在一系列经贸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只要双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能妥善解决好各自经贸关切,发展好双边经贸关系。我们愿与澳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澳自贸协定潜能,拓展气候变化、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并为两国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良好营商环境。谢谢。
路透社记者:商务部周二宣布将包括铁矿石、稀土在内的几种大宗商品分别纳入《实行进出口报告的能源资源产品目录》,我们想知道此举的目的是什么,会不会因此导致更多的文书工作,影响通关流程,会不会影响到买卖双方的自由贸易?您可以就此做解读吗?
何亚东:对部分大宗产品建立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通过统计货物进出口相关信息,有助于及时掌握大宗产品进出口状况,研判趋势。
2008年起,我国对部分大宗农产品实行了进口报告制度。10多年来,运行情况良好,企业贸易流程和通关时效不受影响。近期,商务部发布新修订的《大宗产品进出口报告统计调查制度》,本次修订仅对统计商品范围进行了调整,并未改变现行报告制度。相关商品现行管理措施不变,企业贸易流程不变,通关条件不变。同时,在接受统计调查和申领相关许可证过程中,企业无需重复填报相同信息。
近期,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将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指导企业做好在线填报工作。谢谢。
本文编选自“商务部”官网,智通财经编辑:刘家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