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校园贷”发家的趣店,如今似乎还在承受由“校园贷”引发的“果”。
12月11日,美股上市公司趣店(QD.US)披露了2023年三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为2960万元,同比下滑73.1%;归属于趣店股东的净亏损为1.81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6.48亿元,同比收窄72%。每股稀释美国存托股的净亏损为0.84元人民币(0.12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该公司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连续第15季度营收下滑。
环比2023年二季度来看,趣店三季度营收、净利均出现了大幅下滑。根据此前披露的数据,2023年二季度营收1108.80万元、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7686.50万元。由此计算,三季度趣店营收环比下滑62.54%,净亏损环比扩大近三成。
可以说,这是一份较为逊色的答卷。而这背后似乎也折射出了趣店当下的发展困境:营收、净亏损环比双双扩大,转型屡转屡败,手握72.26亿元现金却不知发力方向在何方……
不过,正如本文开头所提的那样,趣店走到如今的境地,似乎与自身发展战略不无关系。
转型转到没有“主业”
去年年中,乘着预制菜飞速发展的风口,趣店创始人罗敏也开始趁热打铁,进军预制菜。
彼时,罗敏利用直播宣传预制菜,拉着明星贾乃亮、傅首尔连续直播19个小时,用“1000万份酸菜鱼,1分钱卖1份”的玩法,当天便获得2.52亿元的销售额。而这一场直播也被外界视为趣店正式进军预制菜之举。
不久后,罗敏也趁着直播热度举办“进军预制菜”的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罗敏表示,“我们可以为创业伙伴提供一年期免息贷款”,并喊话宝妈加盟,“每天只需卖出50份菜,每月即可轻松赚大几千的收入。”
战略发布会当天,罗敏还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刷了十个“嘉年华”,次日就被董宇辉拉黑,话题登上当天的微博热搜榜。
随即,关于趣店“校园贷”那段尘封的记忆开始浮出互联网。
据了解,趣店创立于2014年,彼时公司的名字为“趣分期”。正如名字所言,趣分期经营的是金融信贷业务,主要通过面向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并收取利息牟利,简而言之就是“校园贷。”
“校园贷”以高昂的放贷利率及天价滞纳金坑害了无数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而在被挖出“校园贷”黑历史后,趣店这一预制菜加盟模式也被网友质疑是将“割韭菜”的对象从学生换成了“宝妈”。
于是,在战略发布会后趣店的股价涨幅虽然高达40.34%,但随着早年的业务不断被深挖,趣店股价也收获了“4连跌”。而2022年以来,趣店因为股价低于1美元,三次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示函。截至目前其股价不到2美元,已经跌得离股价最高值35.45美元零头不到,累计跌幅高达94%。
2023年一季度,趣店在一季度财报中披露,“公司会继续推动业务转型,将预制菜业务缩减至最后阶段,同时通过追求高效的现金管理来保持健康的资产负债表。”这也意味着,趣店正式关停预制菜业务。
可以说,有因必有果。趣店的预制菜业务遭遇消费者齐刷刷的反抗,主要源自公司当年种下的“校园贷”的因。
不仅如此,在停止“校园贷”业务之后,趣店的转型也屡屡以失败告终,从大白汽车、万里目电商、万里目少儿教育,到预制菜,无一例外不是转型失败。
现如今,趣店的仅存业务已然演变成了智慧最后一公里物流业务业务——在最新三季报中,趣店表示,由于贷款业务结束,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趣店来自融资收入、贷款便利收入和其他相关收入以及交易服务费和其他相关收入已减少至0。同时,趣店的核心业务也变成了智能最后一公里物流业务,该板块在三季度取得约2900万元的收入。
而仅2900万元的收入,也似乎意味着趣店转型智慧物流业务的效果也比较式微,能不能担上公司主营业务的“大任”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手握72.26亿元现金≠可以躺平
事实上,除了转型屡转屡败之外,趣店身上还存有不少“怪象”。
一是,主业不明朗,净利润全靠利息和衍生工具的收益所得。
财报数据披露,2023年三季度度净亏损为1.8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6.48亿元,同比收窄72%。据悉,在舍弃原本的“主业”金融业务后,利息和投资收益以及金融衍生工具收益成为了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在2023年三季度,趣店利息和投资损失净额从去年同期的7360万元下降90.4%至710万元,衍生工具损失从3.58亿元降至1.08亿元。
因为利息和衍生工具的收益属于投资收益而不是营收,财务统计时无法将此项收益计入营收之内,而要计入利润之中,而这也就经常造成了净利润与营收成长状况割裂的怪象。
比如说,2023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2190万元,主要来自于当时还未关停的预制菜收入;实现净利润为为4.1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1.428亿元,其中利润大增主要是源于2.41亿元的利息和投资收益净额以及2.87亿元的于金融衍生工具收益。
但事实上,利息和投资收益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收益是极具不稳定性的。就拿金融衍生工具的收益来说,实际上就是通过期权、期货这种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收益,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收益大,风险也大。
由此,主业不明朗,全靠利息和投资收益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收益模式,也被外界视为是企业非常不健康的发展模式。
二是,手握72.26亿元现金,却找不准发力方向。
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趣店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264亿元(约9.9亿美元),受限制性现金为6710万元。
其中,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5亿元,主要是由于购买经营资产、支付与劳动力相关的成本和费用,部分被公司短期投资利息收入中收到的现金抵消;用于投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2.5亿元,主要是由于赎回短期投资的净收益;用于融资活动的净现金为2.15亿元,主要是由于回购普通股。
而在2023年6月末,趣店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为50.13亿元。一个季度增长了22亿元,可以说趣店手中握有的现金流还是十分充裕的。
虽然说“手有余粮,心中不慌”,但对应到找不到发力方向的趣店身上还是有点“慌”的。
近几年来,趣店在不同领域不断跨界,为的就是找准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促使公司不至于面临业务萎缩而导致的退市风险。但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趣店跨界探索屡屡失败呢。就拿预制菜来说,这不是一门好生意吗?
答案显而易见的,预制菜作为近一年来的热门风口,不失为一门好生意。根据山西证券研究所的调查数据,2021年预制菜销量同比2020年增长16倍。另外,分析师预测,预制菜市场有望在2025年突破万亿,发展前景极有潜力。但趣店向预制菜的进军,还是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在趣店通过靠吸大学生的“血”发家的同时,其后续的转型成效也似乎被市场标好了“结果”。
这也意味着,趣店想要转型之路不那么曲折,恐怕还需重新塑造公司的品牌形象。
在三季度财报中,趣店创始人罗敏表示,“我们看好全球各地区电商市场的潜力,致力于扩大对该领域的投资。在追求增长的同时,还有可能‘我们可能会遭受额外的运营损失’。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坚定地致力于执行业务转型,同时保持审慎的现金管理,以保护我们的资产负债表。”
可以看到,趣店把下一个发展方向瞄准到了电商市场。但能否成功,我们还是静待时间的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