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将第57、5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行认为,我国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前景广阔,伴随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以及特种行业需求放量,上游核心元器件、终端设备制造、软件服务和应用等核心厂商业绩有望兑现。板块后续催化事件包括北斗备份卫星组网、北斗机型渗透率提升、车载高精度导航技术突破等。
华泰证券观点如下:
北斗三号备份卫星成功发射,系统服务性能进一步提升
2023年12月26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将第57、5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本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由航天科技五院研制,为北斗三号备份卫星,功能为在组网卫星故障失效时进行补位,降低北斗系统运行风险。北斗三号系统预计共发射3-5颗备份星。备份星同样具有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区域短报文和精密单点定位等5大功能,首颗备份星于5月17日发射。该行认为,备份星发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进一步完善,将提升北斗系统服务性能,对推广北斗特色服务、支撑系统规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北斗首颗在轨备份MEO卫星,成功探索卫星小型化技术
本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系统建成后首组在轨备份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并在卫星载荷上进行升级换代,在功能上增强了导航信号功率与信息速率,提高上行注入连续性和稳定性,提供更快、更精准、更稳定的定位服务。据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王平介绍,该组卫星突破了小型化技术,优化蓄电池组合使其更轻便、更稳定,并对精密授时的氢原子钟进行减重;王平指出,小型化的技术路径将是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方向,能够在有限的体积和质量下,增加每颗卫星的功能,从而提高发射效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成熟,下游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已形成从“核心元器件-模块-终端-应用-配套”链条,国产北斗芯片、天线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星基、地基增强系统大幅提升导航定位精度与可靠性。在成熟产业链技术的保障下,消费电子、智能汽车、特种行业等需求快速增长。23年北斗在国内导航地图领域实现主用地位,相关定位服务每天被使用超过3600亿次;截至1H23我国申请入网智能手机中超300款支持北斗定位,北斗手机出货量超1.2亿部。据《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截至1H23我国各类型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总量接近2300万台/套,同比增长46.93%,北斗应用渗透率超过50%。
支持政策不断出台,鼓励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应用
2023年国务院、工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等部门北斗政策继续加码。2月,国务院出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7月,民航局《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提出加快推进北斗和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基础设施建设。9月,工信部、财政部提出增强北斗产业供给能力,打造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应用示范场景,提高北斗应用普及率,推动北斗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从政策导向看,北斗产业将加快与移动通信、惯性导航、高精度视觉等技术融合,实现在北斗+5G、自动驾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发展。
技术、需求、政策共振,卫星导航产业链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该行认为,我国北斗导航应用产业前景广阔,伴随智能手机、消费电子以及特种行业需求放量,上游核心元器件、终端设备制造、软件服务和应用等核心厂商业绩有望兑现。板块后续催化事件包括北斗备份卫星组网、北斗机型渗透率提升、车载高精度导航技术突破等。
风险提示:北斗导航需求不及预期,北斗应用市场渗透增速不及预期,新技术开发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