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喜生物这波“卖身”给港股Biotech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即有技术傍身的企业可以寻求MNC收购来缓解资金压力和商业化压力,也正因如此引发多家Biotech企业近日股价上涨。例如,阿斯利康收购亘喜生物的消息传出,推动港股加科思走出六连跌,股价开始反弹。12月28日,加科思(01167)股价最高涨幅达到7.31%;而在美股,康乃德生物在12月26至28日连续3天收涨,盘中最高涨幅达到18%。
实际上,盘点2023年国内Biotech出海成就亦或是被拒、权益退货等经历,投资者便不难理解开辟不同的发展出路对于Biotech们的重要性。
借船出海,走出“寒冬”的捷径
回顾2023年国内医药工业发展情况,不难看到,虽然随着医保政策整体进入优化阶段整体市场“回暖”信号持续增强,但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的医药行业寒冬犹在。
在此背景下,通过海外授权BD交易,国内创新药企能够快速回笼资金,走出资本寒冬。而正是在2023年,国内多项大分子重磅FDA获批与数十亿美元创新项目授权海外大BD纷纷落地,开启创新药出海突破元年。对于国内创新药企来说,借海外市场的“船”出海,已经是一条走出资本寒冬的捷径。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授权合作和BD交易方面,2023年至今,国内共发生了近60笔创新药license
out交易,已披露交易总金额超450亿美元,其中首付款累计收获约50亿美元。
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出海项目便达到17项,披露总金额达143亿美元,是上年同期的三倍多。从买方企业来看,百时美施贵宝(BMS)、葛兰素史克(GSK)、阿斯利康、BioNTech、德国默克、武田等MNC都达成了多笔交易。
其中BioNTech今年与国内创新药企达成授权合作次数最多,共计7次,包含8款创新药,披露的首付款共计4.95亿美元,披露总金额为37.25亿美元;而BMS则凭借两笔交易合计87.5亿美元,成为今年国内创新药的头号买家。
而在BD交易项目中,ADC赛道不愧今年一大热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ADC等抗体药物在license
out交易中的占比达到了56.3%,且交易热点多集中在早期研发管线,其中临床前和临床一期产品的交易量占比近一半。
仅今年Q4季度,我国就有超过15个出海授权项目,涉及恒瑞医药、复宏汉霖、传奇生物、百利天恒及翰森制药等企业。
其中最亮眼的当属百利天恒与BMS的合作。12月11日,百利天恒宣布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授权合作,将EGFR/HER3
ADC新药BL-B01D1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BMS,该药也成为我国首款成功出海的双抗ADC新药。而凭借8亿美元首付款及84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该项合作则打破了国产创新药单个项目出海的纪录。
今年除了ADC这个大热门外,在其他赛道也在多点开花。
例如最近的12月28日,科望医药宣布与安斯泰来就BiME®
(双抗巨噬细胞衔接器)平台及候选药物ES019达成合作开发及授权许可协议,科望将获得37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超过17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由此创下今年国产抗体类出海的最大交易额纪录。
而在CAR-T领域,今年11月传奇生物与诺华制药就传奇生物的DLL3靶点CAR-T疗法达成合作。传奇生物以此将获得1亿美元的预付款,另有里程碑付款10.1亿美元,总交易金额高达11.1亿美元。
但“借船出海”并不是唯一选择
虽然与MNC合作“借船出海”利好频传,但“翻船事件”如License-out项目被动“收回”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以2023年为例,仅上半年便有7款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遭遇退货/拟转让,而全年则达到10款,其中涉及诺诚健华、加科思、科伦博泰及凌科药业等多家生物技术公司。
今年2月15日,渤健发布公告终止与诺诚健华在BTK抑制剂奥布替尼项目的相关合作,并向诺诚健华退回该产品全球权利。受此利空消息影响,公告发布当日,诺诚健华A股和港股股价分别下跌18.37%和27.34%。此外,大摩还发布研报将诺诚健华2023-2025年收入预测下调14%至22%,同时下调其目标价。
今年7月,AbbVie终止与加科思的授权合作退回其SHP2抑制剂商业化权益外,此前的5月份,EQRX
公司宣布终止与2家中国药企合作,其中包括与翰森制药和凌科药业的合作,并放弃除 Lerociclib 之外的所有项目管线,裁员近60%。
前面提到,今年是ADC赛道的大热之年,所以一旦出现MNC退回权益事件,也会成为行业热榜话题。
今年10月默沙东宣布终止科伦博泰向其授权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一项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许可,并在退回一款临床前在研ADC产品的同时,放弃了另一款临床前ADC资产的独家选择权。这直接导致了科伦博泰在10月24日复盘后股价暴跌,盘中跌幅一度达到13.87%,最低62港元的股价也刷新了科伦博泰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尽管累积了超过双位数的国产创新药“退货”事件,但真正被证实因药物疗效、安全性不佳的原因被退回的占比较小。例如,EQRx与两家国内创新药企终止合作,原因在于EQRx被Revolution
Medicines通过全股票交易收购,公司原有合作全部终止。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来看,BD退货是很正常的事情。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去年全球生物医药行业有71起退货事件,其中60起是创新药项目。但这也从现实角度说明,出海对于Biotech来说并非稳赚不赔,而是一把明晃晃的双刃剑。
相较之下,亘喜生物被收购,上演一出MNC“牵手”国内Biotech的案例便为其他同行打开思路。
12月26日,亘喜生物在其官网发布公告,宣布与阿斯利康达成交易总金额高达12亿美元的收购协议。以亘喜生物12月22日收盘价计算,阿斯利康收购的溢价超过60%。亘喜生物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被跨国药企全盘收购的国内创新药企。
这一案例对于不少被“套牢”的Biotech投资方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一方面,MNC在资金实力、产品产业化和商业化的优势显现,可以弥补Biotech在这些领域的短板;另一方面,此次阿斯利康对亘喜生物的收购价将让亘喜生物背后的一级市场投资机构以及二级市场定增机构全都得以获利退出。这比之前要求企业按部就班研发产品上市或是“借船出海”来说,直接“卖身”的收益明显大于风险。
从MNC的角度来看,几乎所有的MNC未来数年都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新药试错成本也将越来越成为一个沉重负担,而这或许会让国内创新药企的出海走向两极分化道路。例如,一些顶不住市场压力的MNC或许会因自身问题更多地终止License
out交易,但一些站上风口的MNC为了推动产品尽快上市抢夺市场,有可能会加快收购有确定性产品的国内创新药企的步伐。而这些变量也将会丰富国内Biotech未来的出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