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财经琦观,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人们都以为涨潮是浪,其实,退潮也是浪。”
过去一年里,与全球经济全面衰退相伴的,是各式各样的巨大造富机遇。
A股长牛、美股暴涨,比特币、黄金、期货,原油等各式各样的金融市场都在剧烈震荡,溅出了满地的财富自由。
同时,没有赚到钱的人,无论是空头还是多军,都有种“丢了几个亿”的错觉。
别急着遗憾。
周期还没有结束。
疫苗研制成功,经济亟待复苏,对岸建制派上台,大退潮后的重新回涨,又将带来新一波的巨浪。
更积极的经济趋势,更高的确定性,更多的流动资金。
2021年的财富机遇,相比去年很可能更大。
退潮是巨浪(2020),回涨是巨浪(2021),秩序重建后又一次涨潮,还是巨浪。
机遇蕴藏在变化里。
变化越大,机遇就越大。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宏观经济从未显得如此重要。
抱着这样的心态,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研读几位现代经济学者专家的理论思想。
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我个人比较认同的理论学者分别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煜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翟东升;
以及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启迪。
以下思路主要来自上述三位老师,我这边按照个人理解,向财经琦观的读者朋友们做一个简单的整理汇报。
01 通胀的必然性
第一个议题:
通胀。
事实上,去年所有的经济起飞,几乎都是建立在通胀基础上的。
美股熔断4次,凭什么拉起来?
——美联储灌水,托底。
比特币,凭什么又一次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到了匪夷所思的二十几万/枚?
——全球对通胀的预期共识,入金避险。
美联储作为全球“央妈”,把资产负债表规模从去年低点3.8万亿扩大到7.3万亿美元。
2021年,通胀继续。
拜登上台后,民主党一统两院江山,上演蓝色浪潮。
新政府为了解决这个烂摊子,唯有MMT。
第二轮刺激后,财政赤字很有可能就达到10万亿以上。
几乎所有学者都一致认为,全球通胀已避无可避。
重点是,接下来会怎么样?
课本思路演绎的话,新钱会流向全世界。
流向美股,流向美国债券,流向A股股市,流向全球债券市场。
此外,新钱还会购买各国的商品,需求上涨,价格上涨,人民币被动贬值,老百姓承受通胀。
如同水中涟漪,一圈一圈地在商品、服务、资产中依次扩散(坎蒂隆效应)。
再者,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成为了各国的储备金。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都是美元信用本位。
也就是说,大家都是把美元当黄金用的。
手里有多少美元,就印发多少钞票。
当全球各个对美贸易顺差的国家得到了更多的美元后,那就会进一步发行更多本国货币,进而在全球范围引发更大的通胀。
理论上一定是这样的。
但是,现实远比理论复杂。
02 反通胀的组合拳
第二个议题:
人民币汇率。
这是一个敏感问题。
几位学者暗示,6月份后,杨主任到夏威夷和蓬佩奥双方高层会晤,7个小时到底谈了什么,不知道。
但随后肉眼可见的是,人民币开启了迅猛升值。
而美国也停止了对我们“汇率操纵国”的指责。
关于汇率升值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刘煜辉教授提了一个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学习,这里不方便多做展开。
抛开汇率不提,美元作为全球储备金,我们手中有大量的美元储备及相应国债,那么在美元开始印的一瞬间,这个通胀的大部分就得我们吃下去,其实是既定的。
通胀风险面前,我们做了三点:
1、稳定宏观杠杆率;
杠杆越大,流动性越强,通胀风险就会增高。
2020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保持宏观杠杆率的基本稳定。
考虑到GDP的预期状况,分母的倍数基本上就可以倒推出分子的情况。
GDP方面,由于基数原因中国经济在2021年上半年有望出现高增长,但全年可能呈现“前高后低”边际走弱的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约为7.5%左右。
去年,债务的速度是13.8%。根据各方信息,今年最少要回到11以下。
结论:社融会掉,金融周期下行。
2、稳定基础物价,把控关键物资的供需关系;
前两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0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1省份12月CPI同比上涨,西藏为增幅最大省份涨1.2%。
9省份CPI连续两月同比负增长,海南降1.6%再度领跌全国。
最高涨幅在1.2%,十分稳定。
结论:老百姓受影响较小。
3、尽可能将流动性赶进实业里。
第一步,8月,央行、住建部召集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北京面谈,希望房地产企业能够降低负债,去杠杆。
力度是空前的。
“三条红线”划出后,多达56家房企涉嫌踩线,均失去从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
随后,恒大爆出债务危机。
房地产作为资产蓄水池,彻底成为历史。
第二步,2018年,行等机构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要求至2020年底的过渡期内打破刚性兑付。
2020年5月,10余名“吉信-松花江77号”投资人起诉吉林信托败诉,吉林信托不对该项目承担任何责任,投资人亏损自负。
打破刚性兑付,照进现实。
第三步,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行业发起限制。
在此之前,只差临门一脚的蚂蚁集团上市,被强制暂缓。
结论:
房住不炒,刚性兑付所对应的稳健理财项目被打破,互联网企业被敲打。
流动性资金只能流向两处:消费,股市。
二者合一,尽头是实业经济。
03 互联网永失主爱
第三个议题:
互联网经济。
作为老百姓,过去这么些年我们的理财途径无非就三种:
1房子,2刚性兑付的金融理财产品,3股票市场。
而房子和刚兑被堵死了。
股票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互联网经济,则同样受到了敲打和限制。
说得再明白点,今年往后的互联网相关股票,谨慎看待,或者干脆不要再看了。
国民经济有四个环节:生产、分配、流通、消费。
互联网垄断平台的大力发展,就是在中间这两个环节发力。
其结果,李佳琦一天可以卖一万根口红,中低品质的商品大规模化。
这样的背景下,B端提高产研质量是不理性的。
同时,中低端的产品品质,也将失去对渠道环节的议价权力。
其结果就是,分散且弱小的B端,被垄断平台摁着脑袋极尽压缩利润空间,形成经济租金的事实。
如今,国家希望通过系列手段,将国民经济的重点从“分配、流通”引导至“生产、消费”。
其中,“生产”对应的是制造业高端化,“消费”对应的是内循环。
而互联网科技企业这边,百花齐放的盛况,起码在资本市场上,是不会再出现了。
在未来,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是基建化。
谁能帮助生产,谁能促进内循环消费,谁留下来。
这种帮助和促进是给养式的,而不是吸血式的。
品牌,工业,产业链,是要沉淀出来的。
做不到的,边缘化,或直接淘汰。
04 一九行情
第四个议题:
买龙头。
最近有个词很好笑,叫“股灾式上涨,崩盘式牛市”。
意思是指这样一种极端情况:
明明所有宽基指数都是大涨,但大部分个股却是下跌的。
明明所有宽基指数都是红的,但绝大部分个股都是绿的。
前两次牛市中,07年或15年,有一个特征就是所有股票都鸡犬升天,闭眼进就是抢钱,甚至小盘股因为容易炒作,涨得比大白马更疯狂。
但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头部疯涨,但上千只小盘股一分钱不动甚至下跌的情况。
有一个概念大家可以琢磨:“确定性溢价”。
宏观通货膨胀,滞涨的条件下,确定性溢价是最大的稀缺性。
茅台真的值这个钱吗?
将近三万亿的人民币??
把巴菲特骨灰扬了我都不信。
但它实打实站在那了。
可能持股人自己也不信,但大家觉得别人都信,别人也知道大家会这么想,持续通胀下,信任链就可以绑很久。
如果通胀是持久战,那么茅台的泡沫也将持久下去。
当然,考虑到此类产业的国资背景,如果节奏出现变化或当局认为某处的流动性还不够,那么这部分资金,就很有可能基于政治而不是财务收益的目标,出现异动。
除了国内的流动性之外,外资也会在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急速复苏的大背景下拍马赶到。
表现形式,就是北上资金的强势登陆。
再次梳理本文逻辑:
我们的源头诉求,是将流动性赶入“实体经济”。
具体环节,是“生产、消费”。
投资倾向,是“确定性避险”。
具体到板块中,那就是新国货、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相关导向的龙头企业,基于政治和财务的双重收益,凭借着其龙头的确定性,吸纳到一大波新钱入场。
额外要说一句的是,由于中外对核心资产的认知不同,外资能够理解的领域,价格会强势上涨,而只有中国人能够理解的领域,资产价格就有可能出现停滞,甚至回落。
机遇在变化里。
变化越大,机遇越大。
这一次,是百年未见之大变局。
人这一辈子,能有几次赌国运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