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投中网,作者:曹玮钰。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你可能不常看见李录的名字。但凡看到,大概都在说“很厉害”。
此人有多厉害?先给几个坐标。
他站在传奇投资家的肩膀上,芒格、巴菲特都对李录投入了金钱的背书。巴菲特经由李录推荐买了比亚迪,大赚了几十倍;芒格则说自己活了95岁,这辈子把家族财产交给外人管理仅有李录一例,那话说得好,“比李录更出色的人寥寥无几”。
李录的知识也令人叹为观止。他是位学者式人物,身怀着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和洞见,诸位听过读过他采访和课程记录的应该有印象,讲起话来一片真诚。一位媒体前辈还告诉我,他认为,李录比某几位做学问的学者“看中国看得通透多了”。
甚至我看到有人写文章,说“李录比段永平厉害”。人家段永平什么人?国内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转行投资,出手就“不输巴菲特”。被认为比如此顶尖的投资人更厉害,是要有多出奇的本领?
当然啦,话说回来,拿投资人和投资人比高下,显得挺无礼的。但“比较”本身是有价值的,至少可以弄明白,李录和其他人的思维差异是啥,做了哪些不同的取舍,得到了哪些不同的结果和结论。
也才更能回答那个问题:为什么李录说很厉害?
要谈投资人,先谈事业。
李录执掌的喜马拉雅资本,特别特别。
官网的信息量就已经很大了。公司创办于1997年,秉承巴菲特、芒格的价值投资,专注亚洲和美国的长期投资机会,近年主要关注亚洲(尤其是中国)上市公司,AUM超过100亿美元。雅虎财经有个说法:“据多方信源,自1997年成立以来,喜马拉雅资本的年回报均保持在超过20%的水平”。
这个“20”,是个大写的“稳”字。
要知道,喜马拉雅资本的这二十几年,穿越了1997年的金融危机、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有2015年的股灾,每隔几年就赶上“百年不遇”的危机,二级投资凉了一批又一批。
危机背后的“稳”,一定藏着个“狠”。
近看喜马拉雅资本,又是个大写的“艺高人胆大”。
它身上有一些巴芒企业的影子。与伯克希尔哈撒韦类似,喜马拉雅资本团队精简。李录曾在访谈提及,伯克希尔市值5000至6000亿美元时,总部人员(包括巴芒)也不过20人。LinkedIn显示,喜马拉雅资本,这家百亿美元aum的投资机构,团队规模还不到10人。
更大胆的来了。李录的基金采取与“沃伦”、“查理”早期合伙人基金一样的管理费制度,把自己直接放到一个类似劣后级的位置——不收管理费,复利年收益的前6%全归LP,超过6%的部分提取25%。
这就是与巴菲特、芒格共事最高级别的bonus——见过他人意想不到的可能性。我敢打赌,如果在北京做人民币基金,大部分人可能连“不收管理费”这层问题都不会考量。
不收管理费这事,放到中国乃至全球都极为罕见。
通常来说,GP管理费率在2%上下,产生超额收益再拿分成。按正统的投资价值观,能力强的GP追求的肯定是Carry,但放眼最头部的基金们,也没见谁自信得连管理费都不要了啊!
管理费之于GP,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金流,甚至是“兜底”。喜马拉雅资本百亿美元aum,管理费按2%算,一年至少10亿人民币以上现金。那么,不收管理费,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不缺钱,二来是充分的回报自信。喜马拉雅资本团队够小,回报够好,没有庞大的资金压力。李录对投资的追求也很高,即使论下限,也超过了多数投资人,“保底”从来不在考虑范畴。
更深一层,不收管理费,也是对投资自由的追求。
价值投资的理念,要投看得懂且刚好价格便宜的东西。在这样的框架下,李录对项目的“待机时间”极其惊人。他曾提到两个案子,一个花5年研究透,再花2年等价格,入手之后居然又持有7年,另一个持了长达22年,中间经历过两、三次腰斩式暴跌,李录也“没想过放弃”。
若换作其他机构,这事几乎不可想象。且不说上哪找这么长周期的钱,光看这如此稀薄的营业频率,哪里经得起LP以年度为单位的业绩拷问?
不收管理费,不在最开始就必须值这个钱,恰恰可以解决问题。用李录的话说,“不会因为短期利益患得患失,或是激进或是怯懦”。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的投资自由,让每次出手多几分无压力的质感,这大概也是李录的长期主义。
《底片》曾经写过两位出手颇具魄力的投资人。
一位是段永平,入手网易股票的架势是,“做足功课后,基本上把能动用的钱全部用了”。另一位是做早期投资的“狙击手”刘芹,不撒胡椒面,首期美元基金1.5亿的近半数都拿来押小米,早期项目快手直接放了2亿多美元。当然,他们也因此赚到了一般人赚不到的大钱。
相比之下,李录的出手更加大手笔,也更加集中。
2020年11月,美国SEC披露了2020年Q3喜马拉雅资本的美股组合,13.1亿美元的规模只持有4支股票:美光科技(Micron)、Facebook、美国银行和谷歌。其中,第一重仓美光科技占了足足41.9%仓位,持股市值5.4亿美元。
这还没完。2020年12月下旬,李录及喜马拉雅资本增持邮储银行H股,累计持股10.06亿股,持股占比5.06%。按照当时股价计算,这笔持仓价值超过40亿港元。一个月之后,邮储银行股价大涨超过20%。
这重仓的魄力,当真是个狠人。
或许有人认为,大手笔是因为弹药多,现在谁不把重仓挂嘴边?毕竟好标的可遇不可求,钱多的GP可多了去了。放李录这,恐怕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李录曾经表示,基金对新投资人一般是关闭的,除非机会比手头资金更多。这话大概率不是凡尔赛,毕竟头顶“中国巴菲特”的官方盖章,要做个超大基金盘子,想必也不是问题。
说到这,有必要听听李录对自己的评价:“不追求资产管理规模,只希望留下一份干净的投资记录”,“用最干净的方法,仅凭智慧赚应得之钱”——说通俗点,不求做大做强,就是想站着挣钱。
我猜,这大概就是李录主观上的价值投资的表现了,和其他投资不是同一种职业。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就是可以“以我为主”,而把客观能力保持在一个恰当的口径里。
这可以从巴菲特那则关于棒球的故事说起。李录说这套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他是这么转述的:
“泰德•威廉姆斯把击打区划分为七十七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只有当球落在他的‘最佳’格子时,他才会挥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为挥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会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
作为一个证券投资者,你可以一直观察各种企业的证券价格,把它们当成一些格子。在大多数时候,你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看着就好了。每隔一段时间,你将会发现一个速度很慢、线路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爱的格子中间的‘好球’。那么你就全力出击。如此,不管你的天分如何,你都能极大地提高你的上垒率。”
这里,李录把他对客观判断的部分描述为“七十七个棒球格子”,做出决策的标准,就简化为寻找你所熟知的那几个格子,全力出击。在此之外,不做任何动作。
这套方法听起来简单,但其实内含两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第一,构建“七十七个棒球格子”,第二,自律。
自律,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现代人爱讲“自律给我自由”,但反过来说,自律更是需要自由为提前。你要想办法“往里走,安顿自己”,就得有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
没有自由,就没有自律的权利。
所以李录在解决第二个难题之前,先解决的是“自由”的问题,这里就跟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段永平、龚虹嘉这些人有点像了。
价值投资如今成一门显学了,人人顶个帽子,得精髓的却没几个。
找巴菲特吃过饭的段永平算一个。200万美元投资网易赚了1个亿,“不输巴菲特”的投资水准,让他早早被冠上“段菲特”的名号。价值投资信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但段永平曾经放话,真正理解并相信这句话的人,在他认识的人里不超5个(包括巴菲特和芒格)。
李录肯定也算一个。要知道,李录是芒格亲口盖章“中国的巴菲特”,也是芒格家族基金的唯一管理者,俩人吃了十几年午餐。
中国人有个习惯,好比较,凡事必须分出个胜负。比如就有人认为,李录比段永平更强。
这二位的投资成绩似乎都不输巴菲特,但咱毕竟也没法把俩人的IRR拿出来做比较。非要比比看,那就不比强弱,只比差异。
《底片》曾经写道,极致的自由是段永平的投资绝招——不做职业投资人,没有基金框架的束缚,不会频繁现身,但凡出手就是绝招制胜。但究其动机,其实简单得很,“不希望把这个作为一个职业,职业意味着很多责任”。
段永平是个对身份没有诉求、欲念的人,把投资作为职业,对于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段永平而言,既无意愿,也没必要。
李录就太不一样,他是这份职业的“天选之子”。
绝顶聪明,天然好奇,遇到贵人,三个如此稀缺的特质,李录凑得齐齐整整。李录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学士、商管学硕士和法学博士,三个学位仅用了6年。25岁时听到巴菲特演讲,误打误撞进入投资领域,30几岁遇到芒格,拥有了终身的投资伙伴和人生导师。从业二十几年,依然有着相当高的投资兴趣和效率,“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他不排斥职业责任,也不像一些投资人感觉“痛苦”。他创办喜马拉雅资本,还帮芒格家族管钱。更难得的是,即便在基金的框架之下,依然通过制度设置实现了投资自由,这种自由的质感是更加难得罕见的。
再看看二人的打法,风格都很鲜明。
段永平是个顶级商业人才,天生拥有摸得准商业命脉的money sense。翻看段的投资语录,通篇行业、业务和数字,话里话外围绕的都是生意。
如果说段永平的投资基础是经验和sense,李录就是知识。而且,李录最成功的案子,居然源于不相干的知识。
“最成功的几个案例里面,知识的来源其实还真的不是年报,而是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让我对一些其他的问题做出比较不同于市场的判断,有一些真正的、独特的洞见”。
翻看李录的分享,总觉得不像个投资人,更像个学者或者经济学家。一位媒体前辈告诉我,李录看中国,比XXX、XXX、XXX这一波人看得通透多了。李录新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公开了一组书单,除了投资,还涵盖了科学、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投资这件事,也常被他放在非常宏观的视角当中——回答投资问题时,他惯于从更高一层维度来阐释。
张磊曾在《价值》一书中提到,最好的方式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李录显然身怀这种融会贯通的百科全书式本领。这种本事,也是他高于“生意人”的一个特质。
但更接近本质的东西,还是人生观。
段永平做人做事的理念叫做本分,极度清楚自身的能力边界,运用可行的模式,在恰当的时点后发制人,一遍一遍、稳稳当当把钱赚到,功成名就之后,退居二线深居简出。
李录呢?更接近一种“苦行僧”的状态。
他对人性的弱点十分敏感和警醒,认为市场的存在就是专门发现和考验人性的弱点。他崇尚巴芒二人的淡泊名利,强调对知识保持完全诚实。他追求智力、修养、精神上持续的自我超越,在他的眼中,价值投资已经不仅是思维方式和预测方法,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李录不光对外部世界下功夫,还花了很大的能量处理自己。
三省吾身,这是种职业素养,也可以认为是种人生观。巧的是,这是最适合投资这份职业的人生观。当然,这么讲有点幸存者偏差,但站在李录的角度去推论,就知道他在舍弃什么,选择什么,而这些取舍也是李录和其他投资人最根本性的差别。
大部分以投资为职业的人,要把时间花在外部世界,不信你问问,投资人在咖啡馆里的时间永远比在办公室多。假如你做一级市场,你得花费大量精力去识别他人的能力、缺陷,去研究他人创造的商业模式,付出更高的时间沉没成本,甚至要和竞争对手陷入缠斗;假设你做资管,求规模,你就要不停地去应付LP,不间断地出手,扩大团队,做管理。
李录爱说投资人的世界是一个熵减的世界。你想,外部世界的增减是无法控制的,要做到熵减,他也只能“往里走”。
回来再琢磨一下李录的职业追求,“不追求资产管理规模,只希望留下一份干净的投资记录”,“用最干净的方法,仅凭智慧赚应得之钱”。投资之于李录,表象是一份职业,实际上,则是主观世界的自我实现和价值追求。
李录、段永平二人的最大区别,大抵在这了。两人都是顶尖的商业人才、价值投资人,只不过,段永平是“商魂商才”,而李录更接近“士魂商才”。
这样的对比,也不是全然是无聊,或者博人眼球——某种程度上,这解释了芒格对李录异乎寻常的青睐。
已经活成传奇的芒格,对李录的评价有多高?
2008年,84岁的芒格在采访中提到,“人的一生不需要做很多投资,我的财富主要来源于三次投资:一是伯克希尔,二是好事多,三是李录的喜马拉雅基金”。
2019年,95岁芒格在股东大会再次表示,“李录不是常人,他是中国的巴菲特”。芒格说,李录在尚未过度捕捞的中国市场“捕鱼”,而且那里还有鱼,95年间,芒格家族的财产交给外人管理仅此一例,找到了李录不会再找别人,也不知道去哪再找一个李录。
这可是投资传奇人物芒格的公开评价。李录凭什么?
凭能力和聪明吗?巴芒二人身边,不可能没有比李录还要聪明能力强的人,翻翻这些年网传的一众伯克希尔接班人简历,一下就清楚。
凭李录既懂美国市场也懂中国市场吗?这样的人也绝不在少数。要知道,海归早就是投资人才的标配设置了。
凭李录拉着巴芒二人投资比亚迪赚了超高回报吗?这件事上,更多证明的是巴芒二人对李录真金白银的信任和背书吧,而不只是李录的投资眼光有多狠。
那李录他到底凭什么?
通常来说,前辈对后辈真情实感的欣赏和背书,肯定不止于聪明才干、经历背景这类过于显性的东西。这个事,必须且只能从内里来看。
通过与段永平的对比不难发现,李录是个离标准意义投资人很远,却离巴芒二人核心理念最近,行为模式上也最相像的职业投资人,他的职业理想乃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几乎完全匹配了价值投资的职业要求,几近“人剑合一”了。
《底片》栏目介绍:拆解最有价值的案例,记录最值得关注的人物,用“分析+素描”的写作方式,同时向GP、LP和读者提供阅读价值。换一种语境,透视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