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ID: SIF-2015),作者付一夫,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江苏省迎来了历史性一刻!
1月26日,江苏省省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为10.27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这是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GDP突破10万亿元的省份,并大幅度领先于排名第三位的山东(7.3万亿元)。
10万亿是个什么概念?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富可敌国。
如果按照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2020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来计算,江苏省2020年的GDP约为1.49万亿美元。
这一数据放在全球是什么水平?
眼下,202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不过考虑到新冠疫情肆虐海外,其他国家普遍负增长已成为大概率事件。在此,我们不妨采用2019年与2020年的预测数据来加以对比。Wind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与中国高居世界各国经济排行榜前两位,日本、德国、印度、英国紧随其后;韩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分别位列全球第12~14名(见图1)。
可以清晰地看到,江苏2020年的GDP数值超过了2019年的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直追2020年的韩国。如果江苏省有资格参与排名的话,那么它应该处在全球第13位,凌驾于世界180多个国家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经济在2020年并非一路坦途,与其他地区一样,江苏也经历了新冠肺炎的冲击。不过,凭借着超强的社会动员力与执行力,江苏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本土确诊病例零增长,再用不到一个月实现了本土病例全部治愈清零,为复工复产的顺利推进与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回正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江苏2020年第二季度就实现了GDP增速的由负转正,全年更是创下了3.7%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全国整体水平(见图2),彰显出强大的经济韧性。
不仅如此,江苏还坚持全国“一盘棋”,始终积极参与全国和国际抗疫,在抗疫大局中展现出了名副其实的大省担当,并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在年中时期的雨季,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形势,江苏再次展现出众志成城和科学调度的精神风貌,夺取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将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
“苏大强”,果真名不虚传。
江苏的经济实力之所以如此雄厚,省内各城市的贡献不容忽视,而“万亿俱乐部”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视角。
所谓“万亿俱乐部”,是指全年GDP达到或者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城市。虽然“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渐渐远去,但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硬指标,GDP突破万亿仍然是令许多城市梦寐以求而又倍感荣耀的事情。
与此同时,当一个城市的经济体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仅在吸引人才、集聚资源以及辐射周边等方面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还将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公共服务、交通、环保等民生领域,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更高质量的发展,这也是“万亿俱乐部”的意义所在。
全国“万亿俱乐部”榜单上都有哪些城市?这里简单做个盘点:
上海、北京、广州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万亿;
2011年,深圳、重庆、天津、苏州跨进万亿行列;
2014年,成都、武汉突破万亿;
2015年,杭州突破万亿;
2016年,南京和青岛超过万亿;
2017年,无锡和长沙突破万亿;
2018年,宁波与郑州携手撞线;
2019年,佛山突破万亿;
2020年,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和济南6座城市成功迈过万亿门槛。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座城市的经济体量突破万亿,它们个个都是中国经济版图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这23座城市里,江苏占据4个,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和南通,数量在全国一马当先,比头号经济大省广东还要多。而这四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各自“身怀绝技”,很好地支撑了江苏全省经济的发展:
苏州,享有“地表最强地级市”的美誉,工业实力雄厚,GDP刚刚迈上2万亿元的新台阶,体量甚至盖过了贵州、山西、黑龙江等省份;
南京,省会城市,坐拥雄厚的科教实力、全面的产业布局与繁荣的消费市场,现已形成了地跨苏皖两省、覆盖8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的南京都市圈,影响力极大;
无锡和南通,都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前者乡镇企业充满活力,后者则背靠上海完成“逆袭”。
更令人称奇的是,除了以上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外,江苏省内还不乏多点开花的“潜力股”。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经济规模达到5000亿~10000亿元量级的城市有5个,分别是常州(7400.9亿元)、徐州(7151.4亿元)、扬州(5850.1亿元)、盐城(5702.3亿元)和泰州(5133.4亿元)。
相比之下,隔壁的浙江GDP过5000亿元的城市,除去“万亿俱乐部”的杭州和宁波,只有4个,而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吉林等诸多省份,更是有着极为明显的“一城独大”特征。
不仅如此,江苏还拥有实力雄厚且令其他省份艳羡不已的县域经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在全国百强县的排行榜单中,江苏占据其中的23个席位,全国十强县中更是独占6席,其中昆山、江阴、张家港和常熟牢牢霸占了榜单的前四位,足以佐证江苏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笑傲全国各省。
“多极驱动+县域支持”的经济发展格局,赋予了江苏经济强大的增长动力,也是江苏经济的可怕之处。
当然,江苏经济并非一点问题都没有。被讨论得最多的地方,莫过于省内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直以来,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2019年各城市数据来看,苏南五市(苏州、南京、无锡、常州、镇江)的经济总量占全省GDP的比重高达57%,而苏中和苏北的八个城市只占有43%;从城市来看,苏北的宿迁在全省经济排名中垫底,其2019年的GDP尚不及苏州的1/6;从人均GDP来看,2019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同样差距悬殊。此外,在人才吸引力、政策倾斜、企业活力、工业总产值、科教资源等诸多方面,苏南地区也明显占据优势。
以上种种无不反映出,江苏省经济实力的强大,更多是依靠苏南地区的引领,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相对要落后得多。
然而,若是换个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恰恰可以作为推动江苏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禀赋。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一般逻辑,伴随着发达城市经济增速的放缓与市场的逐渐饱和,反倒是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更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进入高速增长期,典型例证就是近些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省份的GDP增速要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这也意味着,今天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苏中与苏北,明天很有可能会成为推动江苏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动力引擎。
在接下来的“十四五”期间,苏中和苏北会强势崛起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