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微信:ilieyun
)北京】1月29日报道
为助力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提质增效,1月29日,国内首个集合用户大数据与专家学术意见,双论证创新性探索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问题的研究成果《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担任顾问。
周结表示,“网络文学IP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与日俱增,制作上越来越精良,不仅占据着热门网剧的半壁江山,而且也成为海外输出网络视听作品的重要组成。”来自《报告》的最新统计:2018年、2019年309个“热播”影视剧中来自网络文学改编的有65个,占比约21%。特别是在“热度”最高的100个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的共有42个,占比高达42%。
《报告》以“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为标准构建指标体系,在国内首次尝试基于用户评论大数据结果,量化研究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的关键因素,最终探索建立一套关于“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旨在为影视行业提供符合政策要求、同时经过市场用户检验的网络文学IP筛选指南,并为相关部门实施科学管理、影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 《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
《报告》从4100万条用户评论大数据入手,经逾20位行业专家学术研讨,最终从2590万本网络文学作品中,筛选出46个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相统一、用户评价高、具备高影视剧改编潜力的网络文学IP,并总结出相关的改编成功经验。
《报告》发布前,2020年12月,作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主单元环节,针对《报告》讨论稿,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的专家研讨会也在三亚专项举办。《报告》顾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开场视频致辞,现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网剧评论专家周蓉、著名编剧张巍等逾20位专家学者、资深编剧与导演,从政策、学术、实践等多个专业角度为《报告》指导建言,后经五轮修改审定形成正式报告。
《报告》发布两个榜单:
榜单一:2018-2019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用户评论满意度排名,上榜IP共12个,前三名为:《庆余年》《天盛长歌》《陈情令》。
2018-2019年度网络文学IP改编影视剧用户评论满意度排名
榜单二: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预测。共46个IP入榜,主要来自起点中文网、潇湘书院、晋江文学城、纵横中文网等。IP潜力评估分为三阶梯,其中《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天梯》位列第一阶梯,具有“人气高”、“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行业趋势”等特征,第一阶梯在现实题材、以及幻想类新类型题材上有突出特点和优势,具有较高市场潜力;《表小姐》《问丹朱》等21个IP为第二阶梯,可看到古代言情、历史、玄幻等市场传统优势题材表现依然突出;另有《嗨!我的消防员先生》《猎赝》等21个IP组成第三阶梯。值得注意的是,第三阶梯里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近六成,与影视剧改编市场需求趋势贴合。
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快速发展,已经从一种新兴文化形式转变为拥有海量用户的主流文化品类。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已达4.67亿,约占中国互联网总用户数量一半。
网络文学的成长,不仅重构了人们对于文学生产方式的认知和全球文学世界的图景,更使网络文学具备了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消费群体。加之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互联网原生特点和竞争力,使其演变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成为影视行业的主要创意和IP源头。
作为网络视听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汇聚了广泛的社会资源,关系数字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据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副院长、《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孟中介绍,一方面,在国内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大潮中,市场上既涌现了如《庆余年》《从前有座灵剑山》等获得市场与口碑双重认可的优质作品,但也出现了许多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现象。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互联网络文学化形态,网络文学天然成为孕育中国故事的新鲜土壤,并已经实现对外文化输出。
因此,用科学手段探索、评估海量网络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潜力,对于促进网络文学与影视产业进一步融合,推动优质IP的持续塑造与增值、打造具备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具有重要作用。
孟中表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指出,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本次《报告》就是希望通过用户评论大数据,探寻提升人民群众对于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满意程度、作品评价的关键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制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以“社会价值”、“艺术品质与体验”一级指标为基础,下设若干二级指标,进而构建网络文学、影视剧两大用户满意度评估体系。
其中,“社会价值”指标反映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包含对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真、善、美等社会基础性原则,以及史实史观、文化认知等要素;“艺术品质与体验”指标则反映文艺作品的创作质量,既考虑纳入一般艺术品质评价标准,同时也基于数字内容的特殊形态和特点,像与用户体验相关的“更新”、“编校”,影视剧创作中的“视觉呈现”如服道化等重要指标也被考虑在内。
网络文学用户评论评价体系指标说明
在指标得分计算上,《报告》引入用户评论大数据分析的评价方式:通过应用广泛的成熟NLP技术,对用户发言内容做基本的正/负情绪判断,并将这种情绪与其相关的内容相联系,最终得出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并采用等权制获得最终评分;在结果分析上,报告从“评分”与“评论量”两个维度综合解读,评分可以判断用户对于指标的认可度;评论量则反映作品在哪些指标上更吸引用户,与“评分”互补,解决指标是不是“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
最终,2018-2019年度47部优质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用户评论大数据显示:在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下,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使IP在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与体验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特别是社会价值提升显著。这说明网络文学IP的影视剧改编是一种提升IP价值的重要方式,有利于IP进行更长线的塑造。
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计算公式基于公式,《报告》同时综合其他考虑要素,包括:与主流文化、价值观、政策的贴合度,IP是否已多次以除影视外的其他形态进行开发等,最终计算得出2019-2020年度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潜力表,共三阶梯46个尚未影视改编上线的IP上榜(榜单附文末)。第一阶梯中,《诡秘之主》《第一序列》《大国重工》《天梯》等4个网络文学IP上榜,分别在幻想类新型题材以及现实题材上有突出特点和优势,在市场上具有稀缺性,具有较高的市场潜力。近年来,本土幻想类(西幻、科幻、玄幻)题材成为网络文学行业“新生力军”,现象级作品不断出现。比如,《第一序列》拥有7480万订阅量和250万总收藏量,成为首部原生评论破百万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是中国作家协会2020年度网络文学重点作品;《诡秘之主》拥有1.6亿订阅量和478万总收藏量,是打破国内外网络文学订阅记录的现象级IP。第二阶梯中,《表小姐》《问丹朱》等21个IP上榜,主要为古代言情、历史、玄幻等市场传统优势题材。比如,《表小姐》《问丹朱》《掌欢》《天芳》,都属于改编成功案例较多的古代言情题材。值得注意的是,《赘婿》《大奉打更人》《小阁老》虽属传统历史、玄幻题材,但表现出较强差异性和独特性。第三阶梯中,《嗨!我的消防员先生》《猎赝》等21个IP被纳入,其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比近六成,贴合影视剧改编市场需求趋势。比如,《嗨!我的消防员先生》《猎赝》等现实题材,专注于特殊行业(消防员)与独特主题(文物修复),既在人物、情节设置上具备一定差异性,又贴合主流价值;《樱花依旧开》《我的房分你一半》等现实题材,则贴合疫情、买房等当下社会热点。现实题材的广受欢迎、新类型题材的亮眼表现,可以看到网络文学的“新生力军”已经崛起。“现在网络文学所能提供的对现实的关照,在传统严肃文学中甚至不一定能提供”,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著名编剧张巍认为,未来实现网络文学IP的成功改编,一方面作者应与编剧建立更紧密沟通,另一方面网络文学题材应当更加百花齐放,让观众始终保持新鲜感。“编剧找到一个很好的题材突破点后,在和网络作者结合之余,运用丰富影视创作经验来帮助作者,创造新型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