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合作媒体:iFeng科技(ID:ifeng_tech),综合整理:良弼、杨倩,参考来源:Stuff。猎云网经授权发布。
据国外媒体报道,传闻已久的“苹果汽车”终将成为现实,而在这家科技巨头的汽车产品最终上市之前,业内人士最关心这款汽车的动力总成、命名、代工厂以及上市时间等8大问题。
早在2015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正在开发代号为“泰坦”的汽车项目,然而就在几年前该项目被曝出现问题,已被苹果叫停。如今,苹果汽车看起来又回到了正轨。据CNBC和《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苹果正在(与多家制造商)谈判,合作在美国生产汽车。现代汽车起初曾声明,表示自己正在与苹果进行谈判,但随后又撤回这项声明,并辟谣,宣布未曾与苹果联手造车。
对此,苹果拒绝置评。从以往经验看,该公司很少公开讨论未来的产品。
但是,考虑到苹果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其高达2.3万亿美元的市值往往令其他同行闻之色变。因此,该公司开发的任何新产品都值得业内严阵以待。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到电动汽车时曾强调,该机构认为苹果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进入该领域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肯定的。苹果基本上没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内燃机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苹果汽车预计将是一款电池驱动汽车。考虑到该公司在电池驱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方面拥有的专业优势,苹果有意把专业知识扩展至汽车领域也在情理之中。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曾表示,“苹果可能会在汽车中引入更高水平甚至颠覆性电池技术。”然而,汽车用电池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电池有很大不同。因此,苹果的电池技术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去验证。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苹果汽车在价格方面的消息。由于苹果的保密工作一贯做得好,业内甚至都不知道这款车究竟会是乘用车、SUV、皮卡还是货车,甚至其他类车型。但据汽车研究网站埃德蒙兹(Edmunds)的数据,如果苹果汽车的定价低于美国第四季度新车均价将非常不可思议。去年,美国新车的平均价格超过4万美元。
最初的报道表明,苹果正在与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起亚进行讨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可能会投资逾30亿美元,支持起亚在其位于乔治亚州的一家工厂组装该车,但现代已明确宣布退出谈判。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随后向苹果抛出橄榄枝,表示有兴趣与对方合作生产“苹果汽车”。
Evercore ISI分析师克里斯·麦克纳利(Chris McNally)则表示,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麦格纳(Magna International )将参与进来,该公司拥有为客户管理复杂汽车生产项目的经验。
这一点似乎也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和技术公司都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因此,业内分析师认为,如果苹果不这样做才会令人意外。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乔纳斯表示:“我们很难想象苹果汽车在进入市场时还需要司机参与驾驶任务,别指望苹果还会保有方向盘。带有方向盘的苹果汽车简直就像iPhone还需要实体按钮和网线一样不可思议。”
但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则表示,如果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上市,苹果汽车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其首席执政官蒂姆·库克在发布新产品时很谨慎的态度有关。实际上,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科技公司,迄今仍未解决与自动驾驶有关的最棘手的挑战。
业内普遍认为这款车还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问世。艾夫斯表示,该公司最早或于2024年推出苹果汽车。
汽车行业的模式通常是提前公布准备上市的车辆,但距离真正上市往往还需要数年的时间,譬如特斯拉就习惯在产品上市的前两年就发布新车。因此,如果苹果一发布这款车就开始接受预定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艾夫斯强调,从头开始设计和生产一款新车通常需要3到5年的时间,因此苹果汽车想要在2024年问世可能需要“非同寻常的汽车生产能力”,并解决电池生产问题,克服监管障碍。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在技术和环境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苹果选择在当下推出汽车产品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首先,电池技术已经得到改进,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最终可以制造非常规汽车的程度。其次,换届后的美国政府带来的环保友好环境氛围。艾夫斯指出,“我们认为这一切都表明电动汽车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拜登政府领导下的美国有望掀起环保其次浪潮,中国的消费需求也将全面飙升。”
业内预测,拜登政府预计将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电动汽车生产和普及,因为电动汽车不会像内燃机车那样排放引起气候变化的废气。
这也是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毕竟据报道,苹果此前的汽车项目曾因进展不佳而被叫停。也许最大的风险在于苹果会认为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成本太高。众所周知,汽车制造需要大量的现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此前曾公开承认,2018年Model 3陷入生产地狱时,特斯拉在几周内就耗尽了资金。
虽然苹果短期内不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但是在其他产品更有利可图时,股东可能不会对亏损的风险投资做出友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