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让工地监管摆脱人眼和纸笔

创业
2021
02/24
10:38
亚设网
分享

建筑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约为24.84万亿元,即使从2010年以来,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利润总额增速、总产值利润率总体呈下滑状态,但建筑行业的整体规模依然庞大。

建筑行业的特点在于,其行业成果不是一个单纯的地上/地下建筑,其更多的承载了交通、住宿、医疗、休闲等现代居民的生活需求,而这些需求又和城市规模、城市经济活力等发展要素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建筑行业的整体行业水平对城市乃至国家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现在的建筑行业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相较于其他行业,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较低,甚至有些落后,也没有产生垂直于建筑行业的科技型独角兽企业。

就智能化技术而言,建筑行业的智能化产品也多集中在人员管理、业务审批等通用环节,而少有针对具体项目实施过程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陕西华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筑科技)的CEO王平说:“单从软硬件结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来看,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几乎是零。”

智慧工地,让工地监管摆脱人眼和纸笔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人口红利还未消失,市场上的体力劳动者也相对充沛,这就造成了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粗放式管理,而粗放式管理无论对工程质量还是工地上的工人都有可能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

举例来说,一般的施工现场如果想判断塔吊是否超载,最常用也几乎是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一个管理员去现场查看。但问题的关键是施工方有时根本无法有效监管管理员的行为,其评估效果也十分主观,安全隐患依然无法及时准确地暴露出来。

基坑下沉等危大工程同样有这样的监测窘境。

通常施工单位会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利用水准仪对基坑进行测量,然后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不排除第三方机构出现点位遗漏、有意或无意的数据遗漏、数据错误等情况,这就意味着在施工环节的关键数据上,管理者要承担数据失真的风险,也意味着真实隐患重重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却缺少可信任的数据来有效支撑安全管理决策。

智慧工地,让工地监管摆脱人眼和纸笔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在建筑工地上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工人越来越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再有“新基建”发展理念的加持,很大程度上促使着建筑行业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那么,如此发展形势下,施工单位如何用更少的人更高效、更安全地完成工作?

王平表示,“所有的传统行业一定会依靠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这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我们在2015年成立了华筑科技,并一路探索建筑行业信息化大幅转型的破局之势。”

针对传统施工项目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华筑科技打造了“项管家”软硬结合数字施工生产管理SAAS云平台

这款云平台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管理和监测的目标,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机械管理、劳务管理、数据管理、施工进度管理等多个模块,通过链接相应的传感器和数据通路,华筑施工云平台可实现施工生产全周期的在线监测和可视化管理。

以文中提到的塔吊作业监控难的问题为例。华筑科技“项管家”的塔吊管理系统通过在塔吊驾驶室安装设备终端,并配备相应的可视化传感器、限位传感器等设备,可有效防止塔吊与塔吊之间、塔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碰撞,防止塔吊非法侵入限制区域,对塔吊超载和超力矩进行监测。

该系统可对所有影响塔吊正常作业的因素(包括塔吊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预警,对于作业装备而言,这是一种十分先进的安全防护管理措施。

智慧工地,让工地监管摆脱人眼和纸笔

当然,要想实现高质量的监控,并完成产品落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王平告诉创业邦:“在整套软硬件解决方案的研发过程中,数据采集、模型搭建都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不光要求研发人员具有相当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行业和业务经验。”

以基坑监测为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都要经过严格的计算,才能保证采集到有价值的数据,同时整套系统还要有好的计算模型和计算能力,才能输出准确的结果。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干扰条件较多,因此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同样需要解决方案提供商考量。

智慧工地,让工地监管摆脱人眼和纸笔

华筑科技产品模块化的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用施工单位的具体需求,其产品虽然以项目的方式提供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但其中的应用模块可由客户自主添加。

目前华筑科技参与过包括北京大兴机场、杭州奥体中心、萧山国际机场、斗门水库等在内的4000余个大型工程项目,并与多家国内知名工程建设企业进行过成功合作

人员方面,华筑科技目前拥有员工2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

融资方面,华筑科技于2021年1月18日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据介绍,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产品技术攻关、增强渠道建设等方面,并进一步打造华筑科技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文章图片来源于华筑科技,经授权使用。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