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大厦”崩塌,张近东还能“翻盘”吗?

创业
2021
03/01
12:40
亚设网
分享

苏宁“大厦”崩塌,张近东还能“翻盘”吗?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来源博望财经,作者老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兄弟。

在中国的商业江湖里,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和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是喝过交杯酒的“手足”。

张近东与许家印有诸多相似之处。

管理上,二人身上多少都有点古代江湖大哥的气质,果敢、专权、说一不二。

际遇上,他们都曾白手起家,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一个从200平的小门面做起,一度打造出线下零售的霸主;一个不甘心领3000元/月的工资,下海创办恒大,一度成为中国首富。最近几年,二人又都因摊子铺得太大,深陷债务危机。

是兄弟必然相知相惜,危难时刻,倾囊相助。

2017年恒大遇难,张近东立即向许家印伸出援助之手,向恒大战略投资200亿元,占扩大后股份的4.7%。在战略投资的文件中,双方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协议要求恒大必须在2021年1月31日前完成回归A股上市,否则战投将有权利要恒大以原有投资成本回购所持股权,或者无偿增加其所持股份50%的权益。

由于恒大没有履行对赌协议,苏宁本可以拿回200亿投资款,但张近东没有这么做,而是与恒大签订战投补充协议,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不着急还钱的恒大,凭借恒大汽车,在资本市场彻彻底底风光了一把,股价暴涨,喜提300亿融资。

但一心为兄弟着想的张近东却没有那么幸运,为了防止资金链断裂,苏宁只能向国资求助,转让苏宁易购股权。

2月25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张近东先生以及股东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其拟筹划本公司股份转让事宜。

2月28日,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持有的全资附属公司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及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受让方,与张近东、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及西藏信託有限公司作为出让方,就深国际(深圳)及鲲鹏资本分别可能收购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 8%及 15%已发行股份订立一份股份转让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深国际(深圳)及鲲鹏资本计划,分别拟按每股人民币6.92元(框架协议日期前60个交易日目标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收购目标公司的744,803,173股及1,396,505,948股股份,占目标公司于本公告日期总股本的8%及15%。交易分别作价51.54亿元及96.63亿元。

上一个因资金危机不得以向国资求助的是海航。

巅峰时资产超1.23万亿的海航走到今天的根本原因是利用高杠杆做规模,曾经家电零售行业老大苏宁,又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

01、自大且轻敌

2008年,京东商城开始销售平板、电视、空调、冰洗等3C、家电产品,由于销售产品品类与苏宁高度重合,引来了苏宁内部的关注。

但彼时苏宁已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并且苏宁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线上商城,自然没有把京东这个小弟放在眼里。

苏宁相信,凭借自己在零售行业积累的多年经验,以及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和资金实力,干掉京东不需要耗费吹灰之力。

苏宁低估了京东。

2009年3月,京东商城单月销售额突破2亿元,成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月销量突破2亿元大关的B2C电子商务公司。

互联网对苏宁的冲击超乎其想象。苏宁慌了,同年,上线了苏宁电器网上商城——苏宁云商,后将其更名为苏宁易购。

2012年,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还没有从线下消费完全转移到线上。为了增加京东的知名度,刚刚完成第六轮融资的京东,在微博上喊话:“京东未来三年内大家电产品零利润,同时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以上。”

苏宁不服,与京东打起了价格战。苏宁打价格战烧的是自己的钱,京东打价格战烧的是投资方的钱,价格战打到最后,苏宁越来越赔钱,而京东凭借庞大的流量和数据,吸引了更多投资机构的投资,有了资金,京东往京东物流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凭借京东物流,京东建立起了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

就这样,苏宁易购与京东的距离越来越远。

股东们对苏宁的表现颇有微词。2018年1月,张近东在股东大会上回应道:“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社会、媒体天天捧京东,一家从来没有盈利过的企业,只有资本追捧的企业,正常吗?卖掉阿里是财务投资,狼性就是狠狠地跟京东干一架。”

直到2018年,张近东仍然没有瞧得起京东。现实给了张近东狠狠一个巴掌。来自《2019年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的数据,2019年网络零售B2C市场,以GMV统计,排名前六位分别为:天猫50.1%、京东26.51%、拼多多12.8%、苏宁易购3.04%、唯品会1.88%、国美零售1.73%。

在2019年,苏宁易购的GMV已经不到京东的8分之一。

张近东自大、轻敌不是毫无缘由。在苏宁成立至今的三十多年里,张近东带领苏宁打赢过很多次战役。

1993年,八大国有商场联合起来围剿以低价售卖空调的苏宁,苏宁没有怕,凭借低廉的价格和专业的配送安装团队,打破了竞争对手的围剿,年销售额破3亿。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空调经销商。

2006年,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向张近东抛出了“橄榄枝”,想要收购苏宁。张近东当即拒绝,对黄光裕说“苏宁你是买不起的”。两年后,苏宁整体营收反超国美,成为行业龙头。

过去的胜利给了张近东轻敌的资本,也为苏宁易购的失败埋下了隐患。或许,直到今日,苏宁不得以向国资伸手,而刘强东已经喜提三家上市公司,张近东才明白古人为什么总喜欢说“后生可畏”。

或许,张近东已经忘了,苏宁过去在线下与竞争对手博弈的时候,之所以能打赢胜仗的根本原因在于,彼时的苏宁重视用户体验,而在与京东斗争的这些年里,苏宁烧了很多钱,用了很多方法,想了许多模式,唯独忘记了提升用户体验才是一家企业留存住用户的根本。

“苏宁总是缺货。”

“苏宁的客服就是在应付人,售后服务太差了。”

“苏宁的快递太慢了。”

02、买买买的代价

与海航集团和恒大一样,苏宁热衷于买买买。

过去几年里,苏宁大肆夸张商业版图,坚定不移的惯性多元化战略,而苏宁扩张的方式就是买买买。

文体领域,苏宁买了江苏苏宁易购队、国际米兰队这两支足球队,并且用5.23亿英镑买下英超联赛的大陆转播权;

物流领域,苏宁收购了天天快递;

线下零售领域,苏宁先是从王健林手上收购了万达百货下属37家百货门店,后又与家乐福集团达成协议,耗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

通过不计代价的买买买,苏宁易购搭建起了易购、物流、金融、科技、置业、文创和体育八个板块。

巨头都喜欢买买买,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旗下都有众多收购或者投资控股的公司。但阿里、腾讯与苏宁买买买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主营业务夯实,有充裕的现金流,甚至很多买买买的钱是从银行免利息拿到的钱,但主营业务风雨飘摇的苏宁,买买买的代价则是高负债。

2020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苏宁易购(002024.SZ)2020年1-9月营收为1808.62亿元,同比下降10.02%;归母净利润5.47亿元,同比下降95.40%。

2021年1月30日,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苏宁易购归母净亏损34.53亿元——39.53亿元,扣非净亏损60.87亿元——65.87亿元。

负债方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苏宁易购流动负债总额达1099.6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达28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6.16亿元、长期借款62.48亿元、应付债券79.95亿元。

为了偿还贷款和债务,无奈之下,苏宁开始卖卖卖,并向阿里质押股权。

2014年、2015年,苏宁易购共计出售25家门店给华夏资本,获利约30亿元;2015年向表外转移PPTV股权,获利超13亿元。2017年、2018年,苏宁出售阿里巴巴股份,获得投资收益约154亿元;2019年,苏宁易购出售苏宁小店100%的股权,增资扩股苏宁金服17.857%新股,共获得收益134.27亿元。

2019年审计报告显示,苏宁出售资产名录包括苏宁便利超市、陕西苏宁易达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内江苏宁易达商贸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苏宁易达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宁波苏宁易达物流投资有限公司、湖南苏宁易达物流仓储有限公司等等。

2020年12月4日,张近东和张康阳将苏宁控股集团的全部股权质押给淘宝,此外张近东还将6.5万股苏宁置业集团股权也质押给淘宝,合计出质股权数额为10亿元。

显然,以上行为并没有堵上苏宁欠债的窟窿,不然苏宁也不会向国资求助,转让苏宁易购股份。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尽管苏宁遭遇危机,但并没有因此损害员工利益,据苏宁员工透露,苏宁加薪节奏和年终奖一切正常。

张近东在2月19日的开年致辞中表示——

“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要敢于做减法、收缩战线,对于一些亏损的业务单元要积极进行模式转变,对于严重亏损且偏离发展主线的业务要主动砍掉。”

2021年,苏宁开始准备开始做减法,摒弃之前错误的多元化扩张路线,为主营业务建造高墙。不知道在新的战略,以及国资资金的帮助下。苏宁能否从根本上摆脱危机,重新崛起?抑或是像恒大一样,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增长点。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