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涨500亿,小米造车胜算如何?

创业
2021
03/01
16:37
亚设网
分享

暴涨500亿,小米造车胜算如何?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消费界。

导读:

新能源造车近年大火。

无论是传统汽车行业还是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公司,都对新能源造车情有独钟。

新能源汽车代表特斯拉截至到2021年1月末,特斯拉市值超过8000亿美元,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股,而马斯克本人也凭借特斯拉股票的疯涨击败亚马逊的贝索斯问鼎世界首富。

国内造车势力也逐渐壮大,前有蔚来、理想,后小鹏都在美股表现不凡,问鼎前十,而新的入局者也在不断加入。

小米造车啦

2月19日,有消息传出,蛰伏了几年的小米要造车了,并且将造车项目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将会有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出马。

消息一出,小米股价大涨,曾经一度跌4%的小米集团快速攀升,一度涨超12%,公司市值达到7722亿港元。

小米真的要造车吗?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何热衷造车?新能源汽车好入场吗?

小米造车伏笔已久

提到新能源汽车,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带头品牌特斯拉,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是不少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偶像,雷军就是其中一员。

2012年,雷军多次前往美国硅谷只为试驾特斯拉。

一年后,雷军多次拜访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并在社交媒体长文记录,表达对马斯克的崇拜和尊敬。

要入局前要先了解,在小米决定造车前,雷军就已经是著名的国内造车新势力的投资人。

声名大噪的蔚来汽车的第一位投资人就是雷军,除了蔚来,备受关注的小鹏也得到了雷军的青睐。

他曾经到过小鹏汽车广州新基地,还试乘了小鹏汽车G3,小鹏创始人也在副驾驶位雷军积极讲解。

雷军名下的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都参加了小鹏汽车不同轮次的融资。

2020年底,市场传言称,小米即将发布和比亚迪联合出品的“年轻人的第一辆汽车”青悦S1,售价为84999元。

彼时小米回应称,”没有造车计划,希望不信谣不传谣“。

再往前翻,小米商城因一张智能遥控车的海报引起外界猜测,时任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曾在微博表示,“任何说小米要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有消息称雷军自己和名下的集团资本投资了汽车领域企业三十多家,雷军是爱车的,雷军也是看好新能源汽车的,不然也不会频频下注。

而在小米的发展战略上。雷军也早早布下了暗局,小米的多款产品都积极进入了汽车物联网。

小米手机可以成为小鹏汽车和比亚迪的车钥匙,消费者青睐的小米手表可以作为蔚来汽车车主的控制遥控器,小米还试图想要把支付体系延到车端。

雷军爱车且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小米集团有科技力量支撑,造车本来就有先天优势,何乐而不为呢?

市场内卷造车必然

当然仅有个人意愿和喜好不足以让小米决心造车,企业转变和开启新项目的背后一定有着适应市场的必须要求。

小米一直凭借良好的设计,极高的性价比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从手机、音响、手表到智能家电,小米做的都很好。

但是似乎这些已有的领域都到了某个瓶颈,毕竟市场有限,低利润大销量的打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小米的发展。

小米需要一个更有潜力的市场,避免在已有产品上无限制的内卷。

换句话说小米在寻求自家企业发展的第二企业,试图永远强大下去。

小米是以手机发家的,尽管小米手机销量一直不错,但是也遇到了瓶颈。

小米一直走的是低利润高销售的盈利路线,尽管2018年小米手机生产出货量排名世界第四,在2020还进入了第三名,但是盈利却不高。

根据小米公司2019年的财报数据,占据小米营收一半以上的手机业务,盈利却只占总盈利的5.7%,而占营收30.7%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却占了毛利润的45%。

也就是说小米是通过产品低利润大销量占据市场,获得高额的市场占有率。

然后通过设备上的互联网生态链来盈利,让用户为小米互联网系统付费。

硬件上不赚钱,软件上赚。

尽管相比其他手机品牌,小米已经在前头,但小米的看家业务智能手机已经到了瓶颈期。

并不是小米技术上的欠缺,而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和内卷。

初期智能手机还在普及阶段,小米赢在了增量市场,而如今全球手机市场需求趋向饱和,国内手机市场更是竞争激烈。

甚至发生恶性竞争,不少品牌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屡屡低价打击,手机市场早已不是曾经的蓝海。

在这片竞争的红海里,小米再继续僵持下去,也许只能舍弃更多的利润来换取用户数量。

雷军也意识到智能汽车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口。

根据IHS Markit发布的《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市场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的智能汽车渗透率仅为45%,预计2025年将提升到60%。

这也就说到2025年,中国市场的智能汽车将达到75%,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要想继续发挥已有的互联网流量红利,重新寻找企业的出口。

人人都看好的新能源造车市场就是不错的出口,与其在饱和市场争夺的你死我活,显然换个人少的新战场才是明智之举。

此刻是造车好时机吗

但尽管决心已有,小米公司针对造车新闻依旧在内部传出“ 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 的消息。

受疫情和多项事件影响,现在造车可不是一个好时机,更重要的是造车可没有做手机那么简单。

现今全球科技企业以及车企都面临的芯片短缺。

先是因为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让数百万家庭停电,政府不得不抽调企业用电,优先保证居民用电。因断电被影响的就包括了在德州的三星半导体工厂,损失芯片达到28% ,产能受阻。

再加上全球大环境下众多产芯工厂产能降低,新能源汽车中最关键的芯片一芯难求。

甚至连头部企业特斯拉都受到影响,大众、奥迪、福特、丰田也推迟了部分产品的生产。

无论是普通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汽车上的电控和车机系统,都必要需要芯片的支撑才能运营。

造车不是手机制作,需要更多的科技支撑,背后还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

要是缺失了某一环节,流水线就没法正常进行,而造车成本价本身就高,时间的停滞就是损失。

雷军屡次否决小米造车的原因,也在于造车惊人的资金量。

雷军说,1996年雷军在金山公司的时候企业陷入困境,曾一度差点发不出工资而关门。

从那次之后,雷军对现金流极其在意,非常保守,需要账面有足够多的现金。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非常烧钱,但光有钱,没有技术和人才都是徒劳的,整合好制作产业链本身也是一件耗时较长的事。

互联网企业为何爱造车

互联网企业为何热衷造车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了不可逆的发展方向。

2020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为的是降低新能源企业进入门槛,提高产品产能。

政府规范和鼓励市场,同时延长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

10月份,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为未来15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少地方政府以出台了政策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入场。

一项国家和地方政策都支持的产业有着它的必然性和上升性,从政策看来,预计未来五年内新能源汽车都能得分到政府支持。

从国内经济来看,中国对外石油依赖性过重,寻找可替代能源重要性与日俱增,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能够缓解石油紧张。

根据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突破70%,远超50%的国际警戒线。

发展新能源已经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和产能扩大可以降低资源使用,提高国家在能源市场的竞争。

自然资本也更加青睐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也是互联网公司纷纷造车的原因。

自2013年新能源概念被关注,与之相关的投资事件就在不断上涨,2017年更是达到顶峰。

2019年投资方们更青睐优质高成长企业。

新能源汽车基本面呈上扬态势,社会资本、国有资本和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展现了多方资本对新能源汽车的看好。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融资不断,让不少内卷化的互联网企业看到了出路和盼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飞速发展。

当前,由于科技和产业变革,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小米造车胜算在哪?

小米一直凭借出色的设计和极高的性价比圈粉无数。

小米造车优势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小米的新能源汽车受哪些用户青睐?走的是中端还是高端?

如果小米复制已有产品模式,也不是不无胜算,但汽车行业很难做到高性价比。

一方面已经成熟的大品牌特斯拉在占领高端市场后又推出了仅售16万元的低价电动车。

这并不是特斯拉在打价格战,而是利用自身企业科技实力在电池结构上降本。

国内技术很难达到这个性价比。

另一方面,小米造车肯定是选择代加工,毕竟小米不是纯汽车企业,自身制造本来就不切实际。

但国内已有的汽车产品线没法在成本上低于特斯拉,小米又从哪里提高性价比呢?

尽管小米有着自己的死粉,但从封闭的生态链来看,小米可以在代加工的基础上推出一部分含有小米元素的整车,如小米导航系统,小米设计。

但是想要实现盈利,吸引新客加入小米购物行列,还是面临不少难题。

前有特斯拉,后有国内众多领先者,蔚来、小鹏,甚至是软件物联网上更胜一筹的阿里百度。

这些企业不满足于自己只是一个品牌方和供应商,他们不仅想在汽车硬件上突出还想发挥好自身软件系统,如汽车的物联网,无人驾驶技术,毕竟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风口。

但另一方面相比较传统车企造车研发行列,小米又有着自身的优势。

传统车企有着标志性的固有商业理念,产品体系庞大,分工明确。有着高度垂直细分的分工系统,在研发和规模上有优势。

但因为发展惯性,拥抱产业变革速度较慢,并且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离不开数字化营销,小米作为新势力车企有着新兴力量。打破传统造车思路。

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核心反向定义汽车产品,使汽车的功能从交通工具向智能出行空间转变,给予用户良好的驾驶体验。

小米入局也许对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促进良性竞争,另一方面相比其他互联网造车公司,小米软件硬件上都有着自身的优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热度持续攀升,互联网公司蠢蠢欲动,相继加入这场造车运动。

马斯克给特斯拉汽车的定义就是“轮上电脑”,操控一辆车犹如操控一部电脑或者手机。

对于小米来说,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增长天花板在望,新能源汽车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红利高地。

崇尚“风口论”的雷军在此时考虑下场,入局造车,并非一个意外的选择。

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写道:“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

此刻也许不是小米造车的好时机,但小米造车却是必然的。

期待小米入局新表现。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