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金角财经。
吉利汽车最近很忙,忙着抢即将到来的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入场门票。网友调侃说,“李书福最终活成了他最讨厌的那种人”。
3月2日,吉利宣布与百度成立全新的合资公司,命名为“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20亿元人民币。这家新公司的命名来源于“集百度AI能力之大成”,吉利希望借百度的技术能力发力智能电动车制造。
上个月底,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在保持各自独立公司架构的情况下,围绕汽车新四化(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技术,在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进行合并及协作。
等了一年,吉利和沃尔沃的最终合并方案还是只限于电动车技术层面,股权依旧独立。也就是说,吉利至今没有实现完全合并沃尔沃。
别看吉利这几年势头凶猛,连续几年占据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桂冠。但汽车行业百年不遇的变局已经到来,空降的智能电动车时代,让李书福和吉利猝不及防。
在燃油车与智能电动车的交汇处,自主品牌一哥吉利汽车,一直在混动汽车的研发上大步流星。混动汽车,介于燃油与电动车之间,也正是处于两者的过渡地带。当人们都等着它以经验的优势,往智能电动车大干快上时。吉利已经被围困在时代的分水岭上。
如果不加紧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吉利被抛下时代的列车,只是时间问题。
更遑论实现“汽车疯子”李书福那个“让吉利成为中国第一大跨国汽车集团”的梦想。
果然没有人能够逃过王境泽的“真香”定律。
李书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造车新势力。2016年,李书福说“有些企业”造车是“意在资本市场上圈钱”;2018年,当李斌喊出“蔚来才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公司”,李书福说,“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大家都姓李,相煎何太急。
“打脸”来得猝不及防。
2019年上海车展上,李书福破天荒地造访理想汽车的展台并且说“你们速度够快的呀。”
2020年,汽车的百年变局方向渐渐明晰。
原来用以描述这行业的“新能源车时代”、“纯电动车时代”,在这时候都变得不那么准确。而“新能源车”这个概念已经在上一轮“PPT造车”泡沫中轻微地被污名化了。所以,我们都更愿意称之为“智能电动车”时代。
汽车行业正在从传统的燃油车时代转向智能电动车时代,这不仅限于动力的转变,还有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方面的综合转向。
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轮汽车工业变革过程中,将有大量的车企被淘汰。等大浪淘沙、尘埃落定后,无论是现在混合动力、轻混、增程式电动车,最终都会成为纯电动车,街上跑的慢慢都会变成智能电动车;无论是正在崛起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他们都将成为智能电动车企。
2020年,是智能电动车的元年。
元年已过,弄潮儿中,我们能经常看到被“封神”的比亚迪,能看到广汽、上汽、首汽这些传统车企,最夺目的还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但我们就是很少看到吉利的身影。
这几年的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独树一帜,一年销量将近20万台,还有比亚迪汉EV这样的爆款车,特斯拉一年销量超过13万台,蔚来在2020年也有4.4万辆的销售量。
而吉利去年的新能源车销量仅为6.8万辆。还挺多?这可是帝豪、几何、领克、极星和沃尔沃五个品牌合力的结果。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虽然吉利这几年都是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榜首。但那也可能是其他传统车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转移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燃油车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的结果。
所以,虽然吉利汽车集团很大,但似乎并不强,特别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2020年下半年,五菱宏光发布首款四座新能源汽车,一款宏光MINI EV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最大“黑马”,五菱宏光上市仅50天销量破3万辆。
立志成为跨国汽车集团的吉利,落寞啊。
所以,吉利急了,着急到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态势。
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造车,吉利将会为百度代工;
1月13日,吉利宣布和富士康合作,将一起建立汽车代工工厂;
1月19日,吉利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不止“病急乱投医”,甚至有点“饥不择食”。
1月29日,吉利与FF官宣合作,并探讨由吉利与富士康的合资公司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没错,就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
百度、腾讯、富士康、FF......看似频繁缭乱的出击,都离不开“智能电动车”这个主题,可以看出,吉利在这方面不是一般的焦虑。
到了2月,吉利的活跃依然离不开智能电动车这个主题。
2月24日,沃尔沃汽车有限公司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最佳合并方案。保持独立公司架构的前提下,在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方面深化合作。
11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3月,吉利和沃尔沃签署并购协议,并且对外宣布“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这11年里面,吉利不仅充分放权给沃尔沃而且还帮它进入中国市场,扭亏为盈。
2020年2月10日,李书福等了10年,吉利和沃尔沃同时对外宣布正探讨合并重组。如果成功合并,吉利有可能超越上汽集团,成为年销量超200万、年营收破3000亿的中国第一大跨国汽车集团。
等了一年,我们看到的“合并”,恐怕只存在于电动车技术上。从今年2月24日的这份合作声明看出,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依然是仅限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总成、三电技术、高度自动驾驶等技术领域。
双方还是股权相互独立的。但对于目前的吉利来说,也够了,电动车领域的技术合作就是吉利最迫切需要的。
吉利和沃尔沃将在在目前共享SEA浩瀚、SPA2电动车架构基础上,启动下一代纯电专属模块化架构的联合开发。研发成果面世后,沃尔沃、吉利以及旗下的领克、极星品牌都将共享该架构。
吉利 EA浩瀚电动车架构
很快,与百度的合作细节也出炉。吉利和百度的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的SEA纯电架构展开,并且两者均有可使用该架构的权利。但是,根据公告,集度品牌将于3年后才推出全新车型。
吉利与沃尔沃、百度的合作,都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吉利汽车的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实力,快速在新的汽车时代分一杯羹。
智能电动车,正是吉利正在加速战略转型的方向。
吉利在外部四处出击的同时,集团内部也正处于急速的战略转型期。
无论是四处出击的“急病乱投医”,还是急速进行的战略转型,都是吉利在面对行业冲击的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李书福很早就坚定认为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
2015年,蔚来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刚刚冒头,12月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书福说互联网造车是“没有身体的灵魂”。
可是,明明在上个月,也就是2015年的11月,吉利才宣布实行“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计划在2020年前,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其总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很快,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相继成立,吉利的新能源车型帝豪EV上市,而比亚迪混合动力的秦系列和唐系列年销量已经到了6万辆,巴菲特捂着比亚迪的股票已经捂了7年。
在起步时间上,相比其他自主品牌中的传统车企,比亚迪的起步并不算晚。
在技术上,传统车企刚开始转型做新能源车,大都是插电式混动或油电混动,都是在传统燃油车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进行改装而成。可以说,技术上的差距并不太大。
为什么吉利没有成为比亚迪?也许跟吉利延续了燃油车时代的打法有关。在刚开始切入新能源车领域的时候,吉利延续着传统燃油车的多车型、多品牌的打法,旗下帝豪、博瑞、缤越、嘉际、星越以及领克等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车型。
多品牌、多车型的打法在成熟的传统燃油车市场,或许是一个成功的策略。
但是,在新兴的新能源车市场,这会造成眼花缭乱,分散消费者关注度和销量的反作用。
所以,尽管多品牌发力,但还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2019年,吉利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的全年销量仅有11.31万辆,2020年,更是下滑到6.8万辆。
与此同时,2020年,吉利汽车的全年销量是132万辆,自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已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桂冠。
不过,2020年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仅仅占汽车总销量比的5.16%。
不知道是当初的战略不符合实际,还是吉利的执行力不足。总之,原计划的90%成了天方夜谭。
2020年,新能源车在全球各个资本市场大热,蔚来股价翻了十倍、比亚迪翻了四倍、长城翻了三倍、恒大也翻了近三倍,但吉利的涨幅仅为57%。
都说资本市场赌的是未来业绩,所以,尽管吉利在国内自主品牌第一,但吉利在港股的上市公司估值只处于中下位置。
未来业绩、中下位置......资本市场有时候也能暴露产业和企业很多表面看不到的问题。
所以,李书福急了。
2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守正出奇 实事求是”为主题在集团内部进行了分享交流。在长达万字的内部讲话中,李书福谈到了人类和平与世界稳定面临巨大挑战、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汽车产业的变革等六个主题。
李书福承认了2015年的“蓝色吉利计划”暂时失败,但他对汽车行业的趋势判断是没错的。所以,在这次的他提出了新版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90%是混合动力汽车,10%是节能小排量车;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全面参与竞争。
很明显,吉利正在两个拳头同时出击。
目前,智能电动车市场主要有两股势力,一股是比亚迪、上汽、广汽这样的传统车企,另外一股就是被李书福“怼”了个遍的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随着蔚来小鹏理想这些车企纷纷量产,这些新势力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已成掎角之势。
在“节能与新能源车”这个领域,吉利是要对抗的是传统车企,如广汽、上汽、比亚迪等,混动、小排量节能车是他们主要车型。这也是吉利未来真正的主要“战场”。
而发力“纯电动智能汽车”领域,是为了对抗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
“吉利要两个拳头出击,既要与传统车企竞争,又要与新势力竞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在内部演讲中,李书福还说对了另一件事:“汽车公司正朝着软件公司方向转型”。清华大学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认为,智能化和软件化是决定整车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
所以,吉利汽车也确实是“活成了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几个月,正是吉利战略急速调整期。所以,我们看到吉利类似“病急乱投医”般的出击,和百度一起造车、和腾讯合作、帮贾跃亭圆造车梦、比特币、飞行汽车、商业卫星等热门事件中,全都有吉利的身影。
很明显,不再是当初到哪里都买买买的吉利了,现在不管去到哪里,吉利都说合作,姿态不一样了。
有人说,这是“知耻而后勇”。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很多业内的人说,看不懂吉利眼花缭乱的战略和操作。李书福说“看不懂也不奇怪,有些战略具有多面性。”
又是“多”,其实,资本市场一听到吉利说这个字就害怕得头痛。
毕竟吉利2015年就开始的新能源战略,几乎就是败在“多”上的。
所以,尽管吉利这几个月不断刷存在感,陆续释放跟百度、腾讯、富士康合作的利好消息。但是,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赢得好感和更高估值,股价没能维持住上涨的趋势。
跟比亚迪相比,吉利在新能源车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优势。目前,吉利的市值只有比亚迪的总市值的一半左右,即使是“只差汽车”的恒大汽车,市值也比吉利高出近一倍。
吉利这位老大哥那么努力,其实就是为了一张门票,一张在智能电动车时代占据一席之地的门票。
从李书福的内部演讲中可以看出,吉利将“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4月举办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吉利将会推出自己的首款高端智能纯电量产车领克Zero,该款车型脱胎于前面提及的吉利全电动造车平台SEA(浩瀚),吉利的宣传资料称,领克Zero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并提供全场景全周期FOTA。
领克Zero概念车
宣传资料还称,领克Zero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3、Model Y、比亚迪汉、小鹏 P7以及蔚来 ES6 这些中高端新能源车型。
话虽如此,宣传资料总是记载最乐观的情况。
很多人不知道,吉利在2019年已经推出过一款纯电动车“几何”。很多人不知道,是因为这款车的销量真的不如人意。
这个产品,在当年也一度被视为吉利与造车新势力展开竞争的拳头产品。
但是,几何很快“败下阵来”。2019年,几何A全年销售1.27万辆,2020年,几何A累计销量4913辆。
一名吉利的经销商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9年纯电车型几何汽车发布之后,有别于吉利其他品牌的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一直都是独立运作。相比其他车企品牌,由于投入少,营销不足,几何汽车的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几何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遇冷,跟吉利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缺课太多有关。要在短时间内补足功课,吉利必须跟百度、腾讯这些科技企业合作。
目前,能够量产的智能纯电动车已经足够多,前有比亚迪,后有已经开始陆续量产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2021年智能电动车的竞争态势,跟2018年、2019年、2020年这三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从2020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苹果、华为、小米、中兴等大型科技公司进入智能电动车赛道。相比吉利,每一个科技公司都在智能化、电动化上有巨大优势。
进入2021年,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开始白热化,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和后来入局的科技企业,将在这一年揭开新一轮的“百车大战”的揭幕。
在2020年智能电动车元年之前,即便只有一个概念,即便智能电动车有各种不足,依然被市场和消费者包容。
但是,在元年过后,各家车企都到了真刀真枪拼产品的阶段,吉利的纯电动车产品要接受更严酷的市场考验。
可以预见,吉利即将发布的领克Zero将面临比几何A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前景不甚乐观。
如果领克Zero表现依然不乐观,依旧不能帮吉利打开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局面,吉利就要被智能电动车时代淘汰了吗?
吉利似乎已经想好了“退路”——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代工之王”。
做代工,也是传统车企抓住进入智能汽车时代门票的方法之一。例如,给蔚来代工的江淮汽车现在就活得挺好的。至少在2018、2019年的行业洗牌期中,江淮汽车没有什么大的危机。
从吉利最近的动态中,不难看出,虽然贵为自主品牌一哥,但是在富士康、百度、FF这些合作中,吉利都提到了代工合作。
短短一个月,吉利多次在合作中把“代工”这个词挂在嘴边。无论是为百度代工还是为法拉利未来代工,都剑指智能电动车。
难道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缺课太久的吉利没信心追上同行的步伐,要以帮别人造车的代工模式参与这一轮百年不遇的汽车产业变革吗?
现在连富士康也有一个“造车梦”,宣布未来5年将抢占10%的电动车市场。吉利却另辟蹊径给他们代工?
还记得吗?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刚冒头的时候,巴巴地找寻传统车企帮忙代工。现在,风水轮流转,传统车企巴不得智能电动车品牌来找自己代工。
吉利甘愿从事代工并且四处宣传“代工合作”,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过去吉利一直在“买买买”,摊子铺得越来越大。此前已经在国外收购了宝腾、路特斯这些车企,这两年又收购力帆、托管猎豹汽车。
吉利托管猎豹汽车
力帆和猎豹都是“国产四大神车”之流,对于吉利的品牌塑造没有任何正面作用。
这些车企资产,唯一的价值就是有现成的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成为智能电动车的生产线。所以,吉利才自降身价地推销自己“代工”的身份。
原本,吉利已经因为疯狂收购暗藏债务危机。如果手里这些生产线都不能快速创造价值,不能给吉利集团赚钱,那吉利花大价钱买回来这些重资产,很大可能就要砸在手里了。
这对吉利汽车集团而言,将是一场大灾难。
果然,这个世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莫欺少年穷。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吉利要和信誉碎了一地的贾跃亭合作。
传统车企都有自己的生产线,而国内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集体基本都被李书福“怼”了一遍,到了2021年,蔚来小鹏理想威马这几个最有希望跑出来的“黑马”都有了稳定的生产工厂。
吉利要想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卡位,可选的合作对象也没几个了。
其实,代工也没什么不好,都是产业链不可缺失的一环。
李书福对于这些质疑并不着急上火“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表面的张扬与热闹,而是厚积薄发与核心能力。”他说,好戏还在后头。
还是希望吉利像当初收购沃尔沃那样再争气一点,不然,就只能跟富士康去争做智能电动车时代的“代工之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