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IPO,一个文青的十年选择

创业
2021
03/16
12:39
亚设网
分享

从事媒体行业这几年笔者学会了个道理,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前景绝对不能主观臆断,而是要做调研看数据、看结果。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割裂的,人与人本来就是不同的,哪怕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对一个事物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也不会全然相同,甚至大相径庭。

大概是2016年的时候,我采访过一个项目,是一个真人手工绘画软件,汇聚了许多画师,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师,绘制自己的专属图像,我看了一下平台上的成品,其实和美图秀秀依据照片生成的漫画图像类似,当时我的判断是,这个项目很难做大,用图片工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估计只有极少数人会去平台上花钱找画师定制画像。

可能大家也想到了,我判断错了,这个项目在去年拿了近亿元融资。

对于泡泡玛特这个项目,我曾经也质疑过,没有动漫、影视IP做支撑塑料潮玩,怎么可能做成大生意?但结果,泡泡玛特招股说明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泡泡玛特半年卖了8亿多元,2020年12月11日上市当天,泡泡玛特股价涨超100%,最新市值855.18亿港元,是刚刚买了比特币、以太坊的美图公司市值的7倍多。

这两个项目给我内心带来的冲击,不亚于年后基金给年轻人的伤害。

所以今天谈知乎上市后靠什么支撑股价的问题,我们也尽量抛弃主观臆断的部分,用事实用数据来说话。

01、质疑与求变

去年12月份《博望财经》曾报道过知乎准备上市的消息,靴子终于落地。美东时间3月5日,知乎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上市申请文件。知乎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ZH”,募资金额约10亿美元,承销商为瑞士信贷、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

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知乎上市表示质疑,他们大多认为知乎是昨日黄花,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变革中,既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又没找到好的方向,无前景可言。

有人说“知乎从高质量的问答社区,正在沦为第二个微博。”

网友对知乎的质疑根本上源于知乎的求变或者破圈。

十年前,当李开复特别信任的两个朋友把知乎创始人周源介绍给他的时候,李开复对周源的第一印象是——一位有理想且有很浓书生气的文艺青年。

创投圈从来都不偏爱文艺男青年,为什么李开复愿意投资知乎?

李开复这样解释——当时的互联网市场环境百家争鸣,各种游戏的娱乐的社区的特别火,而且打法特别野蛮生长,评估一个相对想做沉淀优质内容的平台,其实我们心里觉得是有风险的,也有点担心他们太过文人作风。不过汪华和我觉得他们真的很有心来做这个事情,也很符合我们的气质,我们就决定投资天使轮。

想要沉淀优质内容,就必须要有优质的用户,为了保证知乎第一批用户的质量,在冷启动阶段,知乎采用了邀请制的方式获取用户。

很快第一批用户把知乎社区的学术氛围带动起来,彼时,在许多人眼里,知乎是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里唯一的小众精英圈子,里面的一问一答充满了智慧和专业性。知乎打造出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但理想不能脱离现实。社区类产品终究难以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知乎开始求变,从社区发展成平台,再发展出自己的生态。

2014年,周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希望知乎成为基础设施级的产品,像搜索一样满足了人的普遍基础需求,最终形态会是一个知识中枢,把各种需求和各种人在一个问题上连接了起来,形式上非常高效。

老用户们对知乎的转变非常不满。

“知乎越来越差,既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特性,又挑战不了抖快B站这些视频平台,玩了5年的知乎之后,现在越来越少使用知乎,用户的黏性没有,你上市也是苟延残喘,骗投资人可以,用户给你买单吗?”

对于用户的质疑,周源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他曾在采访中表示,一个很小的圈子,你把它扩展到1000倍和一万倍的时候,它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用户不买账,但资本对知乎的求变给予了肯定。

2014年,知乎拿到了赛富投资与启明创投联合注资的B轮融资,金额2200万美元,2015年,知乎又获得了由腾讯领投,搜狗、赛富、启明创投、创新工场跟投的5500万美元C轮融资。从2011年到2021年,知乎共完成了8轮融资。

知乎求变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吗?

我们暂时抛开主观臆断,用户数据说话。官方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共积累了4310万内容创作者,3.153亿个问答。

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MAU是7570万,月均观看人数为4.69亿,月均互动次数为6.757亿次,同比分别增长33.0%、28.2%和4.8%。YanPlus用户2019年的平均12个月留存率为72%。

营收方面,知乎2020年营收为14亿元(约合2.072亿美元),远高于2019年的6.705亿元。知乎2020年的净亏损为5.176亿元(约合7930万美元),远低于2019年的净亏损为1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9.578亿元人民币(约合1.468亿美元)。

通俗来讲,知乎的活跃度仍然在提升,赚的正越来越多,亏损正大幅收窄。

精英群体的体量是有限的,如果知乎过去十年不求变,它不会积累这么庞大的用户,为了维持社区氛围,变现途径也只能以广告为主。

02、撬动股价的杠杆

最近几年知乎做了许多尝试。值乎、知乎Live、专栏打赏、品牌任务、好物推荐、会员付费,这两年还开始大力发展网文。

从数据上看,知乎的确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去年双十一期间,知乎“好物推荐”带货内容阅读量突破8亿,相比于去年618,双十一大促期间GMV实现翻倍,订单量提升了113%。11月11日当天“好物推荐”订单量达到618的3.2倍,GMV实现113%的增长。

但这些成绩不足以让知乎惊艳。

从知乎最近的动作和知乎投资人对外透露的消息看,知乎接下来,将押注中长视频,踏上富媒介化的道路。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汪华表示:“知乎接下来除了破圈,富媒介化是必经之路。目前市场主流是高刺激的娱乐性短视频,还非常缺乏打开型的视频内容社区。知乎把图文向升级加入中视频形态,形成富媒介。

知乎的中视频仍能继承原有的内容社区特点,在视频领域形成独一无二的打开型产品。中国未来的主流视频形态可能是以娱乐为主、全需求都覆盖的视频,但也会有针对四五亿人群和更深入的富媒介形态内容。

打开知乎APP,你会发现“视频”已经排在第二的位置。

事实上,早在去年5月,知乎就开始往视频的方向发力,知乎曾发布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面向全网招募科普人文、电竞游戏、科技数码、生活娱乐等领域的视频创作者,入选者可享受流量曝光、现金激励、创作权益与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2021年,知乎计划投入总价值数十亿元的现金和流量,继续加大对创作者的支持。

为了提升视频创作者的体验,知乎上线了视频创作工具。这款工具可通过用户提供的文字材料,自动配以与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和动图,形成视频。同时,该工具具备一键配音功能,可根据文字内容进行配音,并自动校准。

除了靠现金和流量扶持吸引视频创作者创造内容外,知乎还通过自制视频&影视作品以及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方式加速自身视频业务的发展。

2019年年末,快手联合知乎发布了“快知计划”,快知计划的作者加入知乎后,其分享的内容会根据质量、互动数据等维度进行评估,使优质内容享有知乎“致知计划”之内的流量、现金、知识等权益。

2020年11月,知乎推出了全新知识分享类自制内容IP“新知青年说”,为创作者提供展示自我,分享知识、经验与见解的全新场景和平台。

今年1月31日,知乎宣布正式启动首部科幻剧《寒梅工程2021》,并曝光由知名演员李光洁主演的概念片。这也是知乎首次尝试科幻IP的影视化开发。

如果知乎真能够如愿建立起打开型的视频内容社区,并将体量做到与抖音、快手接近,知乎就拥有了撬动股价的杠杆。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