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pexels
编者按:本文来自findyi,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是的,这个差生说的就是洋哥本洋,最近公众号增长异常迅猛,也来了很多大学生和刚工作没多久的读者。
很多新读者私聊洋哥,让我指导下程序员的职场怎么发展、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回答的多了,想着还不如写一篇自己整个职场的成长经历,或许对大家有一些价值。
全文较长,大约4000字,需要一点点耐心去阅读:
大学时期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学渣,大一大二都沉迷于游戏中,曾经住网吧17天,挂科无数,我也写了篇这一段的经历:游戏改变世界
大三的时候,因为挂科太多学校要开除我,这才惊醒了梦中人。这之后开始发奋图强。
本科毕业后,读了华科计算机硕士,读硕期间学习还算正常,但各种课程依然是最垫底的那几个。毕业的时候拿到了腾讯、国开行、AutoDesk三个offer。
毕业的选择非常关键,我在读硕士期间已经给自己定了人生目标,要在互联网行业做出一番事业。不过即便这样,我还是纠结了不少时间。
纠结的原因是父母的压力,国开行的薪资待遇远超腾讯,并且可以直接解决北京户口,也算是顶尖国企。父母觉得这种工作你不去,居然去一个民企。
那时候是08年,互联网还远没到今天的热度。并且学校还有拿到谷歌offer的同学,也放弃了加入国开行。
纠结2周后,我拒掉了国开行,选择加入腾讯。刚到深圳的时候,看着南山的繁华光芒,暗自对自己说:要努力要奋斗要实现自己的理想。然并卵,直到今天我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依然会奋斗前行如初。
今天回头看,如果你的家人亲戚是普通阶层,对于一些人生大事来说,他们的建议往往就是普通阶层的思维,是他们一生思维决策的结果,如果你的目标是跨越阶层,那最好只把他们的建议当作参考。
我在360工作了五年,伴随360从500人发展到1万人规模。刚加入360担任高级工程师,离开的时候管理整个部门的产品技术,几十人的团队承担了6个产品业务。
在工作中我不会给自己设置边界,刚进360我是一个码农,但会很积极的参与到产品的讨论中。
我们部门做的是远程人工修电脑业务。通过公司研发的远程控制平台,由我们的电脑专家给用户远程解决各种电脑问题。
我发现我们的支付流程有好几步,这个过程用户流失严重,于是我做了一个JS注入帮用户自动输入后续的步骤,用户输入一次之后就会看见一个支付流程动画,等待几秒后支付就完成了。
这个改动上线后的第二天副总裁发现公司销量涨了30%,一问才知道是我主动做的优化。
从这以后副总裁就特别认可我了,进入360半年后赶上发期权。副总裁直接给我争取了总监级别的期权,并且很快让我担任技术经理。
在360,我完成了从技术骨干到二级管理者的跨越。技术骨干其实相对单纯,比如3q大战的连续通宵编码,和腾讯打攻防。
从技术骨干跨越到一级管理者,有三点最重要的改变:
团队贡献者思维替代个人贡献者思维
深耕技术的同时,熟悉业务,了解产品和商业
从管理自己到管理他人的跨越,开始教练员工和提拔骨干员工
一级管理者跨越到二级管理者也说三点:
深刻理解商业、业务、产品,并开始用技术驱动业务
时间管理上,放更多时间在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
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的跨越,技术视野更开阔,对其他职能的了解更深入
在360还有个很重要的心得:「技术驱动生产力的进步」:
中国最快的远程控制软件
在360周鸿祎要求我们要把远程控制做到极致的快,于是我们开始自研远程控制软件,从各种角度出发去提升远控的速度,技术角度挖掘完了,我们就从产品流程角度去创新:
(360远控软件的优化方案)
这个方案,是产品和技术的深度结合。传统远控软件是传整个用户界面到云端,我们把用户界面等分成36块,每个小区域产生改变才上传
这个方案结合图片压缩传输优化,我们的远程控制软件的控制速度做到了行业第一,实现了单点突破,形成用户口碑,进而击败竞争对手。
AI替代人力提升10倍运营效率
我们在分析电脑专家给用户远程修电脑的工作场景得出一个重要结论:90%的远程控制工作可由自动化方案解决(AI远控操作)。随后,我们研发了一套和AI结合的远程修电脑的方案。
通过技术实现自动化方案,首先通过AI自动回复及分析,拦截50%无效用户问题。真正需要远程介入的用户问题分配给电脑专家后,先自动分析用户电脑情况,运行自动化AI程序。只有当用户感觉电脑没被处理好,按下求助键,这个时候才真正让电脑专家介入。
这样一套解决方案,直接让我们的电脑专家每天处理的用户量提升了10倍。也就意味着原本需要500人的团队,一下只需要50人。这套系统给公司节约了巨额的运营成本。
(我们研发的远控自动系统架构示意图)
技术和商业、产品、业务深度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是难以估量的。这也是技术人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点。
15年,我离开360出来创业,创业过程错过了巨大机遇,具体怎么错过的大家可以看看这篇尼玛,洋哥错失10个亿的教训!
刚出来创业踌躇满志,自诩天才、以为马上就能改变世界,殊不知只是处在了愚昧山峰:
扎进去真刀真枪开始干之后,我才发现CEO居然这么不好干!在360做产品技术管理者,有公司给团队发工资,自己只需要解决一个设定目标的局限性问题。
自己做CEO,完全成了一个开放问题,技术问题、商业模式、业务方向、人脉资源、财务等等问题扑面而来,而这些都是在创业之前完全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创业这一年多,我无数次默默落泪,无数次半夜惊醒。也深刻的理解了一句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去创业,如果你恨一个人,鼓励他去创业。
关于创业痛的感悟,也写了一篇文章:创业的N种死法。
当然创业的收获也很大,经过这一年的磨练,我想明白很多创业的道理:
创业是解决开放问题的过程,而打工是解决限定问题的过程
创业公司的管理更重要,比大公司的管理还要重要,这点后面写一篇详细说说
创业公司 CEO要真正懂得战略聚焦,对战略的重视要大于对战术的重视
创业公司必须寻找单点突破的机会,而不是追大求全
不过,有句话这么说来着:“为什么你懂得这么多,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很扎心对吧。
我也要说一句,知行合一,知易行难。懂的多是好事,但能做到才是本事,教训不去改变,那下次依然会入坑。
创业这件事,我还会继续。
第一次创业结束后,我加入了在线教育行业继续创业,17年和赶集网的coo刘洋一起做了一家在线少儿英语的公司。
彼时我们天使轮就融资1个亿,但因为各种问题,这次创业依然亿失败告终。
18年我加入哒哒少儿英语,担任技术VP和创新事业部总经理。在哒哒少儿英语,我完成了二级管理者到三四级管理者的跨越,第一次开始带接近100人的团队。
三、四级管理者需要注意:
重点关注商业、业务、财务,并培养制定长期战略的能力
跨部门资源整合能力
商业洞察、业务洞察、产品洞察的持续精进
战略聚焦和战术聚焦齐头并进
另一个关键字是裂变,在哒哒可以说实践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C端裂变方式。一年左右时间,0成本做到了100万用户量。
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对互联网运营有了深度了解。详细裂变方法和过程,大家可以看看这篇聊聊用户裂变的那些事
再说几点关于用户裂变教科书不会写的感悟:
用户裂变首先明确商业模式、商业价值、业务流程
用户裂变对应的管理形态,okr比kpi要更合适
头脑风暴和想法是增长的源动力,数据说话是增长的矫正器
产品的价值永远是第一位,脱离这个做裂变就是虚假繁荣,最终会鸡飞蛋打
生活中也有用户裂变的智慧,比如知识、认知、人脉等等
在哒哒,我才真正理解战略上的勤奋思考和聚焦要比战术上的勤奋重要太多。特别是业务决策者,必须具备真正的战略思维。
2020年,是我创业的第五个年头,这五年做过小公司CEO,再到A轮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属于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我开始焦虑、反思,并不是因为收入少了,而是反思能力是否能够支撑创业这件高难度的事情。
最后我不得不认清一个现实:创业成功是个极小概率的事情,比起期待成功,更重要的享受创业的过程。
那么,我还享受吗?答案是显然是否定的。想清楚这些,我决定回归大厂继续充电。
加入网易这半年,负责的业务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之一,依然压力山大,但这种压力跟创业真的不一样。
毕竟,我不再需要操心公司财务、员工工资、办公房租和水电费,对不对?
我只需要专注个人成长、团队成长、公司的业务成长,即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继续高速成长,对现阶段的我而言,尤其重要。
我一直是个埋头苦干的人,有一个大佬朋友曾经评价过我:“在术层面,你做的太多,在道的层面你做的太少”。
本来不太认同这句话,更多可能是没有听明白。直到18年在哒哒,思考了很多关于认知关于本质的事情,我才发现我的确需要开始提升自己的认知了。因此也写了一篇关于提升认知的文章:2020年,从提升认知开始
还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永远赚不到超过你认知的钱”。背后的含义是:如果不提升认知,即便靠运气赚的钱,也会凭实力亏掉。
认知方面可以讲很多,后面会继续写文章阐述。有一点最重要的感悟跟大家分享下:人生最重要的商业模式-利他:
这点近些年感受尤其明显,要想收获必须先付出。任何人都不会喜欢只索取不付出的人,而我们也要减少无效社交,聚焦于自己的能力圈去给公司或朋友创造价值,那就是给自己创造价值。
END:
时间残忍,时间珍贵,转眼之间少年不在,但那颗少年的心会一直在。这一生,能穷尽探索找到自己就很好,这也是findyi的寓意。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