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创业
2021
04/06
08:38
亚设网
分享

编者按:本文来自财经小锄头,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百度、哔哩哔哩、微博、携程都吹响了香港二次上市的号角,在它们之前还有阿里、京东、网易、新东方,这些巨头纷纷从美国迁徙到香港,热闹之余,也让很多人一脸蒙圈。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1)

实际上,这些原本在美国上市的股票被统称为“中概股”,所谓二次上市,是指除了在美国上市之外,在另一个交易所再上市一次,两个地方都可以进行股票交易,增加融资通道,也防止意外发生。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2)

可能不少人会有疑问:这些股票当初为什么要去美国上市?二次上市为什么选择香港而不是咱们大A的科创板?相比于港股,科创板还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

我们一个一个说。

【一】

先来看看,这些公司为什么要去美股上市。

一个公司为什么要上市,原因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四个:募集资金、股东套现、规范公司治理、给公司定价。

咱们新中国第一部《证券法》是1998年才颁布的,很长一段内都极不成熟,而且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和维护金融稳定,不仅上市门槛超高,对盈利、现金流、营收等都有严格限制,而且还要求公司必须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3)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公司在成立初期那都是烧钱大王,往往等不到盈利就匆匆上市了,还不保证商业模式能持续稳定,所以在零几年,这些公司想在A股上市基本不可能。

与A股相反,美国的纳斯达克号称是互联网公司的摇篮,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美股能找到一一对应的母版,比如百度对标谷歌,阿里对标ebay,新浪和搜狐对比雅虎,京东对标亚马逊,有了参照,就能迅速获得美股投资者的认可,股价高,融资也非常迅速。

所以,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从成立开始就是奔着境外上市去的,主要目的地就是美国。

再加上,这些互联网公司是1999年前后成立的,恰好碰上世界互联网寒冬,而国内的人都不懂互联网,也不愿意投钱去听它们讲故事,所以它们只能去国外找创业资金。

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在国内求爹爹告奶奶拿不到一分钱,最后偶然结识了大佬孙正义,拿到了2000万美元救命钱。腾讯也是一样,马化腾几次想卖掉QQ,第一次就是李泽楷和IDG给了他220万美元续命。

大股东都是外国人,当然更希望它们境外上市,方便大家套现。

而且,去美国上市还涉及到一些法律条文。第一,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禁止或限制境外投资者投资电信、媒体、教育、科技等行业;第二,美股、港股也不接受在中国内地注册的公司;第三,中国公司要去美国上市需要中国证监会审批同意,而现实中通过率约等于零。

为了绕开这些限制,新浪想到了一个办法,在2000年开创了一种叫做“VIE架构”的全新模式——首先在海外成立一家空壳公司,然后将国内新浪所有债务和权益都转给国外的这家空壳公司,最后拿着空壳公司去境外“曲线上市”。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4)

这就相当于,把一个瓶子里的酒,装到另一个空瓶子里,巧妙地把公司带出国境。

就这样,新浪成功趟出了一条路,阿里、腾讯、百度、携程、搜狐、网易、腾讯等公司纷纷效仿,在香港或美国扎下了根。

【二】

现在咱们知道了互联网公司当初为什么选择去美国上市。

那么问题来了,2019年,A股推出了科创板,在制度上和估值上都很有吸引力,这些公司二次上市时,为什么仍然选择香港,而不是科创板呢?港股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三个:

第一,去香港上市的迁移成本更小。

前面说了,这些公司去美国上市采用了VIE架构,股份都已经转移到了境外,要想转回到A股那是相当麻烦,就拿360来说,为了重新在A股上市,它硬是花了三年时间才拆除掉VIE架构,理清股权关系。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5)

但去港股就没这么多麻烦,因为港股制度和美股相近,股份也可以互相转换,而且依靠港股通也能得到大陆的支持,是一个不错的中间选项。

第二个原因,港股更容易被国际投资人接受。

前面我们就说了,互联网公司有很多外资股东,如果互联网公司回到A股,那么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套现困难。

我们都知道,人民币是一种非自由汇兑货币,它还有汇率波动的风险。相比来看,港币随时可以与美元自由兑换,而且汇率恒定在7.75~7.8之间,既能保证让外资股东随时退出,也方便日后引入国际资本进行海外扩张。

第三个原因,股票波动较小。

香港是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港股的投资氛围与美股更接近,投资者也高度重合,美股和港股同步上市,并不会让股价产生太大的波动。

【三】

那么,中概股未来还回考虑A股吗?相比于港股,科创板还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吗?

其实我认为,与港股争夺科技公司,科创板至少还有三大优势。

第一,自己人对“自己家”的公司更了解。

港股的投资者来自世界各地,对内地公司的了解较少,唯一能依赖的就是过去“真金白银”的业绩,拿着后视镜看公司,既无法准确理解公司价值,也让很多公司疲于应付海外投资者,束手束脚。

但对于A股投资者而言,这些问题并不存在,实地调研、亲身体验、价值理解等,双方都更有“默契”。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6)

第二,科创板能给出的估值比港股更高。

毕竟,港股投资者来自世界各地,对公司具体经营不了解,所以更加厌恶风险,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它似乎更短视。

比如,上市公司一旦提出要开拓新业务,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开始1年~2年为净开支,没有盈利,新业务前景不明,是不是卖点股票,避避风险?

而在内地,公司拓展新业务,特别是“新经济”业务,公司的估值就从传统行业估值切换到“新经济”估值,股价一言不合就起飞。

目前,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在80倍左右,在已经上市的238只股票中,市盈率超过50倍的就有114只。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7)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同样一个科技公司,它在港股只值100亿,但是在科创板就可能值300亿。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8)

第三,在科创板上市成本也更低,后续维护方便。

香港与内地的法律和制度有很大区别,港股上市需要另外雇保荐人、法律顾问、审计机构,业绩发布会或股东大会经常要远赴香港召开,而且仅仅是上市的费用就要占募资额的5~30%,小公司甚至达到50%,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而且,港股市场上做空势力猖獗,上市公司对做空势力的反击能力很有限,比如恒大地产、瑞声科技、波司登、科通芯城就因为恶意做空,股价惨遭大跌,中概股到港股之后肯定也会面临类似问题,相比来看科创板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阿里、网易、京东、百度为什么不到A股上市?

(图9)

【四】

如果把时间线拉得更远,我们今天看到的热闹,其实早已经在历史中反复上演。

1998年之前,混乱的资本市场让中国内地的优质公司都不愿意上市,做电视机业务的四川长虹接连亏损却能成为股王,像三桶油、四大行、三大电信运营商,都纷纷跑去港股,接着在2003年之后科技公司又争先恐后往美股跑。

可见,人往高处走,优质公司也在往更成熟的金融市场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内地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制度完善,优质上市公司首选A股上市,是一个必然的事。

当然,港股也好,科创板也罢,那都是中国的资本市场。

港交所的高管也曾经多次强调,其战略定位是:帮助中国上市公司走向世界,帮助国际客户进入中国,是中国与国际资本市场联结的枢纽。

归根结底,港股与科创板是一个互补的关系,最终的目的都是进一步放大企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